王鑫
- 作品数:14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洛阳轴承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常用高温轴承钢的高温硬度实测值与计算值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通过对常用的、具有二次硬化特性的高温轴承钢的高温硬度的实测值和使用公式的计算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300℃高温之内,两者基本一致,其误差在1HRC以内;在400℃时,两者相差在2HRC之内。因此,使用公式计算高温硬度,比较准确,也方便快捷。
- 王鑫刘传铭叶健熠薛文方俞峰
- 关键词:高温硬度
- 8Cr4Mo4V钢球压碎载荷不合格的原因及返修
- 2020年
- 对直径为φ12.7mm的8Cr4Mo4V(Cr4Mo4V)钢球压碎载荷不合格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与返修。结果表明,严重的混晶组织、原材料缩孔残余是造成钢球压碎载荷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混晶组织经返修后,钢球的压碎载荷等热处理性能指标符合标准要求。
- 单琼飞叶健熠高元安高元安
- 关键词:返修
- Cr4Mo4V钢球淬火产生混晶组织的原因与消除措施被引量:11
- 2013年
- 分析了Cr4Mo4V钢球淬火产生混晶组织的原因及其影响,通过试验探讨了其消除方法。结果表明,Cr4Mo4V钢球中超标的混晶组织经过预处理后再重新进行淬、回火,可有效消除混晶组织,提高钢球的压碎载荷值。
- 高元安叶健熠王智勇王鑫
- 关键词:滚动轴承钢球
- G115Cr14Mo4V和8Cr4Mo4V淬回火工艺及性能研究
- 2023年
- 采用不同淬回火工艺对高温不锈轴承钢G115Cr14Mo4V和高温轴承钢8Cr4Mo4V进行热处理,观察两者的显微组织,检测淬火、回火后的硬度和残余奥氏体含量,并对高温硬度、冲击功和滚动接触疲劳寿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淬回火后G115Cr14Mo4V钢的室温硬度稍高于8Cr4Mo4V钢,两者的残余奥氏体含量都可控制在3%以内;在高温硬度和滚动接触疲劳额定寿命L10方面,G115Cr14Mo4V钢优于8Cr4Mo4V钢;在冲击功方面,8Cr4Mo4V钢优于G115Cr14Mo4V钢。
- 王鑫单琼飞叶健熠叶健熠
- 关键词:显微组织
- 渗氮预处理对GCr15轴承钢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16年
- 研究了渗氮预处理对GCr15轴承套圈淬火组织、表面硬度、渗氮硬化层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渗氮预处理后,套圈表面形成0.5 mm左右的硬化层,淬火后在不同回火温度下,套圈硬化层硬度均高于未渗氮套圈,渗氮预处理工艺可有效提高轴承钢套圈的表面硬度和回火稳定性。
- 王浩叶健熠薛文方王鑫冯江
- 关键词:GCR15硬度梯度回火稳定性
- 高氮不锈轴承钢G30Cr15Mo1SiN淬火及常规回火工艺与性能
- 2020年
- 本文对高氮不锈轴承钢G30Cr15Mo1SiN(简称G30)的淬火温度、冷处理温度、常规回火温度与硬度和残余奥氏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钢淬火及常规回火的最佳热处理工艺为1020℃淬火+-78℃冷处理+150℃±20℃回火×1次~2次,其硬度达到58HRC以上,组织为细小针状马氏体+未溶的碳化物颗粒+残余奥氏体组成,残余奥氏体含量为12%左右。
- 王鑫叶健熠叶健熠薛文方刘传铭
- 关键词:显微组织残余奥氏体
- 薄壁不锈轴承钢套圈变形控制工艺改进被引量:4
- 2013年
- 薄壁不锈轴承钢套圈在原热处理工艺后存在变形,套圈直径变动量和端面翘曲达不到技术要求。采取高纯氮气进行淬火冷却,减少装炉量等措施,有效控制了薄壁套圈的热处理变形,合格率由40%提高到80%以上。
- 王智勇王鑫刘传铭
- 关键词:滚动轴承不锈轴承钢淬火
- G95Cr18钢不同回火温度下的冲击韧度与断口形貌被引量:1
- 2014年
- 通过试验分析了G95Cr18钢在不同回火温度下的冲击韧度,并对冲击断口进行了宏观观察分析。结果表明,该钢的第一类回火脆性温度在350℃左右;纤维区(含裂纹源区)+放射区在断口上所占面积比与相应回火温度下的冲击韧度值基本一致。
- 李红涛叶健熠曾献智王鑫
- 关键词:滚动轴承回火冲击韧度断口形貌
- GCr15钢碳氮共渗与马氏体淬火组织及性能试验对比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对碳氮共渗及常规马氏体淬回火的轴承零件及寿命试样进行了组织、硬度、晶粒度、变形量、回火稳定性及接触疲劳寿命试验的对比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晶粒度及变形量控制两者基本一致,但碳氮共渗的表层硬度、回火稳定性及疲劳寿命均明显优于马氏体淬火。
- 单琼飞王鑫薛文方祝道明叶健熠
- 关键词:碳氮共渗晶粒度回火稳定性接触疲劳寿命
- 热处理工艺对G30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18年
- 对G30高氮轴承钢进行不同工艺的退火、淬火、回火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组织演变进行研究,分析不同工艺处理后硬度、耐磨性能以及碳氮化物尺寸的变化。结果表明:G30钢在850℃退火后组织为粒状珠光体,有助于提供较好的预备组织;不同淬火及回火工艺后,G30钢的硬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较高的回火温度有利于降低钢中奥氏体的含量、促进碳氮化物的长大,其中,经过1020℃淬火+475℃回火处理,G30钢的硬度达到59.0 HRC,组织为回火屈氏体+未溶第二相+残留奥氏体,碳氮化物的尺寸主要集中在0.6~0.8μm之间。
- 王智勇王智勇张毅王秉楠王鑫
- 关键词:碳氮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