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鑫

作品数:7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异位症
  • 2篇内膜
  • 2篇化疗
  • 2篇宫内
  • 2篇宫内膜
  • 2篇DNA损伤
  • 1篇丹那唑
  • 1篇氮化合物
  • 1篇底物
  • 1篇叠氮
  • 1篇叠氮化合物
  • 1篇动情期
  • 1篇动物
  • 1篇抑制作用及机...
  • 1篇预后
  • 1篇预后相关
  • 1篇原代培养
  • 1篇原代细胞
  • 1篇原代细胞培养

机构

  • 6篇四川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北京大学肿瘤...
  • 1篇北京肿瘤医院

作者

  • 7篇王鑫
  • 2篇张曦
  • 2篇郭莲娣
  • 2篇杨娟
  • 2篇王思
  • 2篇王红静
  • 2篇刘聪
  • 1篇王鑫
  • 1篇白桦
  • 1篇安同彤
  • 1篇郄明容
  • 1篇林芸竹
  • 1篇楼江燕
  • 1篇王洁
  • 1篇吴梅娜
  • 1篇曾鸣
  • 1篇杨琴
  • 1篇石钢
  • 1篇贾月改
  • 1篇刘砚韬

传媒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国科学:生...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一种非血红素铁酶BsQueD或其突变体,以及在合成邻位三氟甲基取代叠氮化合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血红素铁酶BsQueD,它是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血红素铁酶BsQueD突变体,以及在合成邻位三氟甲基取代叠氮化合物中的应用。本...
贾知军何花王鑫陈慧
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建立方法的探索被引量:17
2007年
目的:探索一种简便有效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动物模型建立方法以代替动情期造模。方法:成熟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于动情期造模(动情周期组)和非动情期造模(术后给雌激素组、术前+术后给雌激素组),观察三组大鼠的成模情况、异位囊肿生长情况、组织学形态的差异。结果:三组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成模率和异位囊肿体积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非动情期造模(术前或术前术后加用雌激素的方法)可代替动情期造模,方法简便、实用。
张曦王鑫王红静郭明川杨开选石钢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SD大鼠动情期雌激素
槲皮素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抑制作用及机理探讨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的异位内膜是否具有抑制作用,以及其抑制作用与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手术方法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4周后测量异位内膜体积,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4组,分别每日灌喂槲皮素、丹那唑、槲皮素+丹那唑以及安慰剂,持续治疗3周后热休克并处死大鼠,测量异位内膜体积并取出异位内膜,检测组织学结构,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异位内膜组织中HSP70和VEGF的表达。结果与安慰剂相比,槲皮素〔100 mg/(kg.d)〕、丹那唑〔36 mg/(kg.d)〕和槲皮素+丹那唑联合治疗显著减小了异位内膜的体积,但槲皮素、丹那唑及联合治疗后的异位内膜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安慰剂和丹那唑相比,槲皮素和联合治疗明显抑制了异位内膜组织中HSP70和VEGF的表达,且在后两个治疗组中HSP70及VEGF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槲皮素可抑制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中异位内膜的生长,并且其抑制效应可能与HSP70和VEGF的表达下降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张曦王鑫王红静杨琴郄明容
关键词:槲皮素丹那唑热休克蛋白
肺癌化疗和靶向治疗疗效和预后相关的分子标志物研究
王洁白桦赵军安同彤吴梅娜王鑫
该成果从各个层面对TKIs的预测分子进行了系统研究利用DHPLC技术,建立了成熟的组织和外周血分子检测平台,明确外周血游离DNAEGFR突变能预测TKIs疗效及无疾病进展时间;通过大样本分析,首次确立中国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关键词:
关键词:肺癌化学治疗
上皮性卵巢癌细胞原代培养及放化疗相关的DNA损伤应答机制的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通过上皮性卵巢癌组织细胞原代培养,检测DNA损伤应答过程中相关蛋白细胞定位的动态变化。方法选取临床新鲜卵巢上皮性肿瘤标本28例(交界性浆液囊腺瘤6例,高分化浆液腺癌5例,中分化浆液腺癌6例,低分化浆液腺癌11例),组织块经胶原酶A消化后培养,比较不同培养基(MCDB/M199培养基、原代细胞专用培养基、DMEM培养基)对原代肿瘤细胞正常形态维持、增殖潜力及纤维化的影响。离子射线(X光)、喜树碱(CPT)处理诱导细胞DNA损伤,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TM蛋白激酶依赖性信号转导通路中DNA损伤(双链断裂)应答相关蛋白〔p53结合蛋白1(53BP1),磷酸化组蛋白H2AX(γ-H2AX)〕的应答特征。结果 MCDB/M199培养基有利于卵巢上皮性肿瘤细胞维持正常形态并减缓纤维化。未经处理前各级别卵巢肿瘤原代细胞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内源性损伤(53BP1、γ-H2AX灶点),且随着肿瘤细胞恶性程度的增加,53BP1、γ-H2AX灶点逐渐增多(P<0.05)。X光、CPT可以在卵巢癌原代细胞中诱导大量DNA损伤,提示原代培养的细胞有经典的DNA损伤应答反应。结论成功建立了卵巢上皮性肿瘤直接分离培养方法,在卵巢上皮性肿瘤发展过程中,ATM转导通路检验点信号可被内源性损伤激活,CPT、X线处理会造成上皮性卵巢癌原代细胞中ATM通路的进一步激活来抑制肿瘤增殖,阻止肿瘤进展。
王思郭莲娣贾月改杨娟王鑫刘聪楼江燕
关键词:卵巢肿瘤原代细胞培养DNA损伤
DNA拓扑异构酶Ⅱβ结合蛋白1(TopBP1)磷酸化功能位点推测及功能分析
2022年
为阐明DNA拓扑异构酶Ⅱβ结合蛋白1(TopBP1)参与DNA损伤修复应答的分子机制,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多个潜在的TopBP1磷酸化位点T860,S887,T1104及T1167,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从人cDNA文库中扩增并获得TopBP1克隆质粒,将上述磷酸化位点突变为丙氨酸,观察突变质粒转染细胞对DNA损伤修复的应答反应.结果显示,在粒子射线照射或化疗药物处理细胞后,第1104丙氨酸突变(T1104A)的TopBP1蛋白导致pRPA32-S33的磷酸化水平大幅降低,同时细胞周期检验点失活,严重阻滞了DNA应激反应,证实T1104是TopBP1参与DNA损伤修复的关键活性位点.
王鑫王鑫张伶俐林芸竹
组蛋白H2B单泛素化参与DNA损伤修复的调控机制被引量:3
2014年
作为一种重要的组蛋白修饰形式,H2B的单泛素化(uH2B)广泛地参与DNA复制、基因的表达与转录、DNA损伤修复及异染色质维持等生物学事件.在裂殖酵母中,H2B的单泛素化发生在其羧基端的119位赖氨酸(K119),并依赖于Rhp6/Bre1泛素连接酶复合体.研究表明,uH2B通过破坏H2A/H2B二聚体的结构促进mRNA在转录过程中的延伸,同时促进H3K4的三甲基化激活基因的表达及参与DNA损伤修复.本研究发现,Rhp6能够对核糖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基因(Spd1)位点进行活跃的染色质修饰,促进H2B的单泛素化并抑制基因表达,从而促进dNTP的合成并调控DNA复制及损伤修复.重要的是,本研究发现,该过程不依赖于H3K4而决定于H3K9的三甲基化.同时uH2B直接在DNA双链断裂位点富集,通过改变染色质的结构参与DNA损伤修复,该过程中可能存在其他更为复杂的分子机制.
曾鸣郭莲娣王鑫杨娟王思汪小波翁育丁刘聪
关键词:DNA修复DNA双链断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