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 作品数:22 被引量:160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内镜粘膜下层剥离术治疗胃底巨大间质瘤1例
- 2010年
- 1病例资料
患者男,68岁,"黑便2天伴呕吐咖啡样物1次"入院。查体:T36.1℃,P112次/分,BP166/70mmHg,口唇红润,心肺未闻及异常,腹软,无压痛。辅助检查:血常规:WBC20.6×109/L,PLT167×109/L,RBC2.54×1012/L,HGB69.6g/L;胃镜提示胃底肿瘤(间质瘤可能性大)并溃疡出血。腹部CT提示胃底占位性病变,考虑间质瘤可能性大(大小约4.8×3.8×3.2cm)。
- 杨小乔梁彪王芳王翠华
- 关键词:间质瘤粘膜下层剥离术占位性病变
- 护理人性化管理在内镜中心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究护理人性化管理在内镜中心的应用价值,并准确掌握内镜中心人性化且科学合理的护理方式,减轻患者在接受诊断与治疗时需承受的痛苦。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内镜中心患者6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两组,每组各300例。其中常规组给予一般性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接受诊断与治疗中的各项基本情况。结果经过一系列护理后统计得出,观察组患者的配合率为80.0%,对照组的为58.0%;观察组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为85.0%,对照组的满意度为62.0%,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内镜中心患者给予人性化的护理方式,可以有效减轻患者承受的痛苦,相比一般性的常规护理方式效果更优,具有积极的实用价值。
- 谭文惠王芳王翠华吕芳康倩何玲
- 关键词:护理内镜中心人性化
- 大肠镜下治疗粪石梗阻性阑尾炎的护理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总结内镜下治疗粪石梗阻性阑尾炎的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术前详细询问病史、准备好用物、做好病人心理护理,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及肠道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医生使用组织钳挖取、冲洗粪石,密切观察病情,术后做好饮食护理及宣教。结果 31例患者阑尾内粪石均顺利取出,临床症状消失,并无并发症,成功率为100%。结论内镜下治疗粪石梗阻性阑尾炎安全、有效,为保留器官完整性治疗阑尾炎提供了良好的治疗途径,并且恢复快,时间短,费用低,病人痛苦少。做好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及娴熟的内镜配合是内镜下治疗粪石梗阻性阑尾炎成功的关键。
- 王翠华王芳梁彪杨小乔吕芳康倩
- 关键词:护理
- 无痛胃镜诊疗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异丙酚麻醉胃镜诊疗的药物副反应和诊疗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应用异丙酚麻醉胃镜诊疗4316例患者,总结异丙酚麻醉下胃镜的诊疗效果、应用药物副反应、异丙酚胃镜诊疗的并发症和和采取的防治措施。结果:所有诊疗均顺利完成,无不适记忆。所有患者血氧饱和度、血压及心率有不同程度下降,以老年组较为明显,所有低血氧症、低血压症均为轻度和一过性.除2例因操作失误,导致较严重低氧血症,给予面罩给氧外,其余患者均无需处理。有注药部位疼痛165例(3.8%),呛咳31例(0.7%),呃逆15(0.3%),眩晕、四肢乏力、走路不稳279(6.5%)。结论:应用异丙酚麻醉胃镜诊疗,药物性副反应为轻度和一过性的,诊疗并发症可通过技巧性操作减少,甚至避免。异丙酚麻醉胃镜诊疗的安全有效的。
- 梁彪胡琳俐王芳王翠华李子旭
- 关键词:胃镜异丙酚并发症
- 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上消化道Dieulafoy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内镜下金属钛夹(EHP)治疗上消化道Dieulafoy病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共32例上消化道Dieulafoy病患者接受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其中病灶位于贲门8例,胃底部10例,胃体上部5例,胃窦部3例,十二指肠球部4例,十二指肠降部1例,吻合口1例。结果早期止血率:为100%;再出血率:为3.13%。未出现并发症。无1例需转外科手术治疗。结论本研究显示,EHP治疗上消化道Dieulafoy病能迅速止血,止血成功率高,安全性好,无并发症。
- 许鸣梁彪郭婉薇王翠华王芳
- 关键词:DIEULAFOY病出血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
- 镇静等级对胃镜下止血治疗的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研究不同镇静等级对上消化道出血内镜下治疗的影响。方法7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完全随机分为A、B组,2组均进行异丙酚静脉后实施内镜下止血治疗,其中A组镇静Ramsayscale为3~4分,B组镇静Ramsayscale为5~6分。结果2组病例均成功完成内镜下诊疗,操作成功率为100%。术中患者均有一过性血氧饱和度,血压下降,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无严重并发症发生。B组胃、食管蠕动间隔时间明显少于A组(P>0.05)。B组治疗操作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B组内镜下治疗使用止血夹子数及止血夹子失误数均少于A组;两组间的初始止血率、再出血率、急诊手术率、死亡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应用适当预防措施的情况下,应用异丙酚镇静胃镜下诊疗无疑是安全的,同时应用异丙酚镇静达到Ramsayscale为5~6分时,实施胃镜下诊疗,其效果较佳。
- 梁彪胡琳俐王翠华王芳冼文勇李子旭
- 关键词:胃镜内镜下止血异丙酚
- 霉菌性胃溃疡3例的胃镜和病理表现被引量:2
- 2015年
- 病例1,男,63岁,因反复腹痛、腹泻3个月,加重1周于2013年8月26日入院。既往史:8年前因食管下段癌行食管癌根治术。胃镜结果:胃窦前壁见一约3.5cm×3.0cm大小溃疡,底深,披污秽苔,边缘欠规则,呈虫咬状(图1-A),活检质稍脆;Hp(-);病理活检:慢性活动性胃溃疡,
- 郑会聪梁彪杨小乔叶丽芳许鸣王翠华王芳吕芳
- 关键词:霉菌性胃溃疡病理表现胃镜活动性胃溃疡食管下段癌反复腹痛
- 内镜黏膜下层挖除术治疗消化道黏膜下层病变的护理配合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层挖除术(ESE)治疗消化道黏膜下层病变的护理配合。方法对46例确诊黏膜下层病变并行ESE治疗的患者进行规范的术前准备、术中病情观察、手术配合及术后护理。结果46例黏膜下隆起病变均成功切除,所有剥离病变术后经病理切片确诊。1例术后6h出现切口出血,经内镜下止血夹治疗后血止;6例术中出现穿孔,将大网膜吸入填塞穿孔处并予止血夹缝合,术后予内科保守治疗成功;1例因为肿物巨大(3-5cm)转外科手术治疗。结论规范的术前准备,术中病情观察、与医生娴熟的配合及术后护理,是提高ESE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 王翠华吕芳杨小乔王芳
- 关键词:内镜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护理配合
- 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胆道微生物的特征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观察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胆道微生物的特征,分析胆道微生物对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了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术后1年随访的40例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复发型组)的临床资料,以同期接受同术式术后1年随访的40例非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非复发型组)为对照。观察并比较2组胆道微生物的特征,分析胆道微生物对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影响。结果复发型组和非复发型组的胆道微生物病原菌分别为37株和33株,复发型组的革兰阴性菌株数与非复发型组相同;复发型组的革兰阳性菌和真菌多于非复发型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3,P=0.449);复发型组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痤疮丙酸杆菌占比高于非复发型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痤疮丙酸杆菌增殖是复发型胆总管结石的影响因子(OR均>1,P均<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发现,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痤疮丙酸杆菌检测用于预测复发型胆总管结石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3、0.809、0.807、0.806,均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胆道微生物存在明显异常,检出的病原微生物较非复发型患者显著,如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痤疮丙酸杆菌等,这些病原微生物的增殖可能与胆总管结石的发生及复发有关,建议密切关注初次接受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治疗后的胆道微生物变化情况,针对检出上述病原微生物的患者及时采取措施,这可能对减少胆总管结石复发有积极意义。
- 谭文惠陈睿妍吴嘉钏李滢王芳梁彪
- 关键词:复发肠球菌痤疮丙酸杆菌
- 内镜下粘膜下层剥离术的配合护理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熟练掌握内镜下粘膜下层剥离术的护理和配合。方法:本院实施消化道病变内镜下粘膜下层剥离术切出37例。结果:实施内镜下粘膜下层剥离术(ESD)治疗37例消化道病变,病变累及未出现在全部的ESD切除的标本边缘及基底。随后1至3个月,进行了ESD术后随访,发现无肿瘤残留及复发现象,且创面的愈合效果良好。
- 王芳王翠华梁彪张水秀何玲
- 关键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