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瑞昌

作品数:10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哲学宗教
  • 3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刘蕺山
  • 2篇儒家
  • 2篇儒学
  • 2篇主义
  • 2篇民主
  • 1篇新外王
  • 1篇心学
  • 1篇虚无
  • 1篇虚无思想
  • 1篇驯服
  • 1篇以人为本
  • 1篇意识形态
  • 1篇义理
  • 1篇致知
  • 1篇人类中心论
  • 1篇人民
  • 1篇人为本
  • 1篇儒教
  • 1篇社会
  • 1篇社会主义

机构

  • 8篇首都经济贸易...
  • 1篇首都经济研究...

作者

  • 10篇王瑞昌

传媒

  • 2篇首都经济贸易...
  • 2篇中国哲学史
  • 2篇北京行政学院...
  • 2篇马克思主义学...
  • 1篇孔子研究
  • 1篇天府新论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2
  • 3篇200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尤根·赫曼森民意“驯服”思想述评被引量:2
2009年
在当今人民主权思想为基本政治理念的背景下,瑞典政治学家尤根·赫曼森提出了"驯服"人民的观点,认为在民主制度下,民意必须受到某种"驯服",进而对"驯服"的种种机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其思想富有启发性,对完善现代政治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王瑞昌
关键词:民意驯服民主儒家
儒家构建和谐社会的义理纲维
2010年
从本体论、方法论、制度论和意识形态论四个方面来分析儒家社会和谐思想的基本原理,可知儒家在和谐社会建设问题上,有着丰富的思想智慧,值得认真研究。
王瑞昌
关键词:儒家和谐社会意识形态
论刘蕺山的无善无恶思想被引量:3
2000年
在宋明儒学中 ,“无善无恶”之说有两义 :一是对本体“至善”之遮诠 ,一是指境界上的“虚而无执”。以此两义来衡量蕺山的思想 ,可发现蕺山具有丰富的“无善无恶”思想。虽然他有不少言论是批评此说的 ,但均未能切中“无善无恶”说的本义 ,而是在王学末流之弊的当下刺激下有为而发的 ,非称理而谈。因而 。
王瑞昌
关键词:刘蕺山
儒教宪政:牟宗三“新外王”说新解
2016年
论者一直普遍认为,牟宗三在其"新外王"说中的政治主张是"民主"。本文在广泛而深入地研究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新外王"说提出了新的解读:牟宗三真正的政治主张实际上是"儒教宪政"。"民主"与"宪政"有原则性区别,牟宗三本人和许多旁观者所意谓的"民主",如果细加推究,实际上主要是"宪政"。而且他推扬宗教之价值,并主张儒教为一"宗教",且认为应当立之为国教以指导政治。与西方自由主义者之政治主张不同,其"新外王"说实际上是某种"政教合一"说。
王瑞昌
关键词:牟宗三新外王民主宪政儒教
关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几点思考
2015年
本文对如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解放思想,恰当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价值观、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关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和培育具有关键意义。
王瑞昌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
“自由教育”:理会、尝试与突围
2013年
本文探讨了'自由教育'的内涵、意义及实现途径,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对经典教育的方法和意义作了较为详细的探讨。
王瑞昌
关键词:经典教育
陈乾初思想的心学定位被引量:5
2002年
关于陈乾初,多年以来研究者似乎都认为其思想已脱离宋明儒学传统。对此,本文提出了不同看法,并认定乾初思想属心学系统。
王瑞昌
关键词:心学宋明儒学
刘蕺山“虚无”思想论略
2000年
“虚无”既可从本体论上讲,也可从价值论上讲,还可以从修养境界上讲。儒家哲学在本体论和价值论上反对“虚无”之说,但在境界上则是肯定此说的。境界上的“虚无”是儒释道三家所共有的。但是,就儒家所言“虚无”仅仅是“境界上的”而论,它的虚无之说是与其他两家相区别的另一形态。刘蕺山的哲学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是为矫正王学末流的虚荡之弊而形成的,但是,其思想中不乏自境界而言的虚无思想。
王瑞昌
关键词:刘蕺山儒学虚无境界
刘蕺山格物致知说析论被引量:5
2000年
虽然蕺山对格物致知有充分的论述,但仍显不够明晰。原来他的格物致知说是由 文本解释和实质解释扭拧而成的。与许多前辈儒者一样,蕺山对《大学》“格物致知”传的下落极为 关切。他认为,格物致知的传文就在古本之内,只是文句有错简。于是他调整了《大学》文本,并对 格物致知作了一番解释。由于这番解释的初衷是为了弥缝《大学》的文本,致使不能与其思想内在 地联系起来,只具文本价值。为把自己的独创性的思想融入《大学》,他又对格物致知作了实质性 解释。他没有认识到他的文本解释与其实质解释是不可兼顾的,将其牵合在一起,强为之说,产生 了许多纠结。将蕺山的格物致知说分解为文本解释和实质解释,有利于理清其思想脉络。
王瑞昌
关键词:格物致知
论“以人为本”的六种解释方案
2008年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根据中西思想史上的不同思想谱系,可对之作互不相同的各种解释。本文探讨了六种可能的解释方案,最后认为"以仁为本"这一解释方案优于其他各种解释方案。
王瑞昌
关键词:人类中心论人民个人主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