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玉玞

作品数:11 被引量:56H指数:5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脊髓
  • 6篇脊髓损伤
  • 3篇颈椎
  • 2篇韧带
  • 2篇韧带骨化
  • 2篇肿瘤
  • 2篇纵韧带
  • 2篇细胞
  • 2篇后纵韧带
  • 2篇后纵韧带骨化
  • 2篇后纵韧带骨化...
  • 2篇脊柱
  • 2篇骨化
  • 2篇骨化症
  • 1篇压伤
  • 1篇压缩性
  • 1篇压缩性骨折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损伤
  • 1篇运动学

机构

  • 10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11篇王玉玞
  • 11篇闫景龙
  • 4篇奚春阳
  • 4篇姬烨
  • 3篇祖佳宁
  • 2篇徐公平
  • 2篇由长城
  • 1篇庄金鹏
  • 1篇王新涛
  • 1篇梁华平
  • 1篇夏景君
  • 1篇张志鹏
  • 1篇刘晓奇
  • 1篇周磊
  • 1篇赵伟
  • 1篇赵松
  • 1篇刘超

传媒

  • 3篇中国脊柱脊髓...
  • 3篇脊柱外科杂志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 1篇中华骨与关节...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棘突悬吊式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K线后移程度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棘突悬吊式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K线阳性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患者K线后移程度与手术疗效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骨科收治的62例K线(+)OPLL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颈椎后路棘突悬吊式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将椎管最狭窄处骨化块与K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定义为KM值,用以量化K线的位置,并用手术前后KM的差值(ΔKM)表示K线的移动程度。比较患者ΔKM值、手术前后C_(2~7) Cobb角的差异。根据患者ΔKM平均值将患者分为A组(ΔKM高于平均值)和B组(ΔKM低于平均值),比较2组患者年龄、手术时间、随访时间、手术前后C_(2~7) Cobb角、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及JOA改善率。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所有患者ΔKM值与JOA评分改善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患者术后KM值均较术前增加,即K线后移;手术前后C_(2~7) Cobb角无明显变化。2组手术前后C_(2~7) Cobb角、手术时间及随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年龄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年龄影响后,A组患者术后JOA评分、JOA评分改善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ΔKM值与JOA评分改善率之间呈正相关。结论颈椎后路棘突悬吊式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可有效改善OPLL患者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是C_2、T_1处潜行减压后K线后移。
蒋安龙姬烨孔鹏宇陈光华由长城奚春阳祖佳宁王玉玞闫景龙
关键词:颈椎
T细胞及树突状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5年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包括原发性损伤及继发性损伤,原发性损伤是由直接暴力引起的血管损害,轴突变性崩解,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死亡等;继发性损伤由一系列生化、免疫机制引起,是脊髓原发性损伤之后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脊髓再损伤级联反应,
赵松王玉玞闫景龙
关键词:脊髓损伤细胞治疗树突状T细胞原发性损伤继发性损伤损伤级联反应
脊髓损伤后胃肠功能障碍的机制被引量:11
2017年
脊髓损伤(SCI)后的患者常出现肠梗阻、便秘、大便失禁、腹胀等胃肠功能障碍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相比而言,人们大多数关注患者的运动功能,对于脊髓损伤后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研究报道并不多见,笔者就目前国内外有关脊髓损伤急性期后胃肠功能障碍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宋成超王玉玞闫景龙
关键词:脊髓损伤胃肠功能障碍病理生理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肥胖相关基因的筛选及鉴定
2024年
目的:探索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肥胖相关基因及其功能特征。方法:从高通量基因表达(GEO)数据库中下载颈椎OPLL相关的转录组数据集GSE69787,与Gene数据库中肥胖相关基因进行筛选,获得颈椎OPLL肥胖相关差异表达基因(DEGs)。使用DAVID软件和R软件对肥胖相关DEGs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应用Cytoscape软件将数据可视化,并通过cytoHubba工具包计算得到中心基因。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中心基因在颈椎后纵韧带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通过GSE69787数据集与肥胖相关基因筛选得到24个颈椎OPLL肥胖相关DEGs,构建并计算这24个肥胖相关DEGs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最终筛选出10个中心基因。GO/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这10个肥胖相关DEGs主要富集于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及其调控、骨化、炎症反应调控、骨矿化及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生物学过程和生物信号通路。最后通过qRT-PCR验证发现LEP、IGF2、IL18、BMP2和LOX在颈椎OPLL组韧带组织中高表达(P均<0.05),MMP9、PTGS2在颈椎OPLL组韧带组织中低表达。结论:LEP、IGF2、IL18、BMP2、LOX、MMP9、PTGS2是颈椎OPLL患者与肥胖相关的基因,其异常表达可能与颈椎OPLL的发生、发展相关,并可能为合并肥胖的颈椎OPLL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蒋安龙费希状董放王玉玞闫景龙陈光华姬烨
关键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肥胖基因
建立BALB/c小鼠脊髓钳夹伤后的运动学评价方法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建立BALB/c小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后肢运动功能恢复的评价方法。方法以38只雄性BALB/c小鼠为动物模型并随机分成3组:钳夹伤组(14只),完全横断组(13只)和假手术组(11只)。在手术后70天内不同时间点进行后肢运动功能评分(Basso mouse scale,BMS)和足迹分析测试。在足迹分析测试中要测量配合指数,后足掌距离和前后肢步幅并观察后足的旋转情况。结果 SCI组小鼠术后24 h内均表现为弛缓性瘫痪,随后表现为逐步的恢复。在整个实验过程中,SCI小鼠BMS逐渐增高而假手术组小鼠则维持在正常水平。前后肢配合指数,后足掌距离和前后肢步幅也随着后肢功能的恢复而改变。结论 BMS和足迹分析测试的联合使用是评价BALB/c小鼠SCI后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的良好方法。
王玉玞梁华平刘晓奇闫景龙
关键词:小鼠脊髓损伤足迹分析
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7年
绝大多数椎体压缩性骨折由骨质疏松或椎体肿瘤引起,其导致骨折部位的疼痛以及椎间高度丢失。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是近二十年来兴起用于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微创手术方法,能够迅速缓解病人的疼痛、恢复伤椎畸形。经皮椎体成形术通过小切口将骨水泥注入骨折部位,而椎体后凸成形术将球囊注入骨折部位,通过球囊扩张和收缩形成空腔,并在腔中注入填充材料,接着取出球囊,注入骨水泥。本文从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发展、两种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骨水泥的研究现状和两种技术的临床应用结果、当前和未来的研究方向等进行综述。
李治鑫闫景龙奚春阳徐公平王玉玞
关键词: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型术椎体后凸成型术骨水泥
周细胞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21年
脊髓损伤(SCI)会导致患者自主神经功能、运动和感觉功能丧失,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极大影响^([1])。SCI的病理变化包括损伤部位缺血、缺氧、神经元受损、瘢痕组织形成和炎性反应等^([2])。近年来,SCI的病理变化机制研究日趋深入,周细胞作为脊髓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位,在SCI的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王思凯王玉玞闫景龙
关键词:脊髓损伤周细胞
脊髓损伤后的免疫抑制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0年
脊髓损伤(SCI)致死率高、预后差,常导致患者终身瘫痪,可引起系统性神经源性免疫抑制综合征(SCI-IDS)[1]。SCI后的免疫抑制会增加机体对病原体感染的易感性,导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增高。近年,国内外SCI的临床及动物模型研究证实,SCI可导致机体免疫细胞功能受损,免疫因子也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从而引起免疫功能障碍[2-3],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由于免疫系统可由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交感神经系统(SNS)和副交感神经系统(PNS)进行调节,所以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可引起免疫相关的神经功能受损,进而引起免疫抑制,同时亦可造成内分泌功能障碍,间接引起免疫功能障碍[4-5]。明确SCI导致机体防御系统受损的相关机制及脊髓平面、损伤程度等相关因素对发生SCI后免疫功能的影响,对治疗SCI、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就HPA、SNS与SCI后的免疫抑制的可能关联、产生的适应性免疫抑制的相关机制及与其相关方向的治疗前景作如下综述。
刘超闫景龙孔鹏羽赵曼魏荣志王玉玞
关键词:脊髓损伤免疫耐受
肿瘤切除颈前路钛板辅助脊柱重建术治疗上颈椎肿瘤被引量:6
2015年
上颈椎肿瘤因其所处部位周围重要脏器多、解剖结构复杂、手术并发症及风险高、病变不易彻底切除、脊柱稳定性重建困难而成为脊柱外科医生所面临的一个难题。该部位肿瘤单纯采用前路或后路的手术方式常难以彻底切除病变组织并获得稳定重建,通常的手术策略为前后路联合手术。
姬烨夏景君徐公平王新涛周磊祖佳宁奚春阳庄金鹏赵伟王玉玞张志鹏闫景龙
关键词:上颈椎肿瘤脊柱重建术肿瘤切除前后路联合手术脊柱稳定性重建病变组织
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研究进展概述被引量:10
2020年
脊髓损伤(SCI)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及致残率,SCI动物模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SCI的机制,并评估治疗效果。目前尚无治愈SCI的方法,为进一步研究损伤机制及治疗方案,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动物模型。在实验性治疗中,大鼠SCI模型被广泛使用。使用不同的大鼠SCI模型来探讨不同疾病SCI时相应的损伤机制,主要分为挫伤、挤压伤、牵张脱位、横断以及化学损伤模型等。这篇综述旨在探讨不同大鼠SCI模型的特点。
魏荣志王玉玞闫景龙
关键词:脊髓损伤大鼠模型挫伤挤压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