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炳钧

作品数:29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文学
  • 6篇文化科学
  • 6篇语言文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6篇文学
  • 6篇翻译
  • 5篇实战
  • 4篇德语
  • 4篇文化
  • 3篇交往
  • 2篇短篇
  • 2篇短篇小说
  • 2篇原文
  • 2篇人类学
  • 2篇文化技术
  • 2篇文字
  • 2篇小说
  • 2篇媒介
  • 2篇模仿
  • 2篇交往模式
  • 2篇猴子
  • 2篇翻译实践
  • 1篇道德
  • 1篇德国人

机构

  • 22篇北京外国语大...
  • 2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四川外语学院
  • 1篇柏林自由大学
  • 1篇四川外国语大...

作者

  • 29篇王炳钧
  • 1篇连志斌
  • 1篇李健民

传媒

  • 20篇外国文学
  • 5篇德语学习
  • 2篇德语人文研究
  • 1篇四川外语学院...
  • 1篇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08
  • 2篇2007
  • 7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2篇1996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意志与躯体的抗衡游戏——论阿尔弗雷德·德布林的《舞者与躯体》被引量:2
2006年
本文尝试从当今文化学的视角出发探讨德国表现主义时期重要作家阿尔弗雷德·德布林的短篇小说《舞者与躯体》中的身体问题。“身体存在”与“身体拥有”构成了人的存在的基本结构。与之相关联的主体的构成依赖于他者的意志的介入。作品的主人公“舞者”在主体建构过程中内化了外来的秩序“语法”,开始了理性意志对身体的驯化。而疾病挫败了她的以动物为参照的身体观,使她不得不面对把身体视为机器的工具理性身体观。而这两种身体观的绝对化、片面化最终导致了她的毁灭。以此,这篇短文可以视为对现代身体方案的反思。
王炳钧
关键词:文学评论短篇小说身体观
传统无意识考古──论弗兰茨·卡夫卡的《在流放地》被引量:5
1996年
传统无意识考古──论弗兰茨·卡夫卡的《在流放地》王炳钧从前有一个任性的小孩,他总是不听母亲的话。因此,上帝也不喜欢他,他生了病,医生无法为他医治。他死后,被葬入坟墓,上面埋了土,但他的一只小胳膊总是不断地伸出来。这是由格林兄弟收入童话集的,当然早已流...
王炳钧
关键词:指挥官军官强迫性
文化学
2014年
本文尝试对已经成为研究范式的文化学作扼要论述。文化学产生的国际历史语境可以概括为对文化和历史的建构性特点的认识与对差异与多元化的承认。从学科内部来看,要求研究视角革新的动因也对这一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结合这一背景,本文侧重文化学在文学研究中的运用对其主要研究范围作了描述。
王炳钧
关键词:文化学文化人类学
现代德语文学中的声音展演--以塞壬变体为例被引量:1
2021年
本文尝试从荷马史诗中的塞壬神话传说入手,结合声音理论,以三组塞壬变体文本(歌德、席勒,克莱斯特、霍夫曼,里尔克、卡夫卡)为例,考察18世纪末期以来声音问题在德语文学中的展演;在历史语境中讨论:一、自然之声与人的构想的关联;二、神性、病态与艺术定位的关系;三、声音的消遁与主体幻象游戏。
王炳钧
关键词:声音动物性
游戏话语的历史转换被引量:5
2018年
如同很多文化现象一样,游戏在历史进程中,被不同的观察视角理解、界定、阐释。游戏或被看作是严肃的对立面,或被理解为有别于劳作的消遣或教育的手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游戏或因迎合社会秩序的运作机制而被推崇,或因其非生产性所具有的颠覆性而遭到排斥。在文学领域,它不仅限于文字游戏,同时也被视为生成自由空间、获得审美经验的可能。随着生存的符号化、数码化的不断加剧,游戏波及、占据生活领域的范围更加扩大,对人的生存、感知与交往方式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王炳钧
关键词:游戏严肃偶然性审美
文学研究中的历史人类学视角被引量:3
2005年
本文尝试对德国80年代中期后出现的“历史人类学”视角进行论述,并试图从这一视角出发对两个文学文本进行观察。历史人类学的基本出发点是对历史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进行探讨。由于身体确定了人的生命的界限,他必须在这一具体的时空内调节自己与他者及周围世界的关系,并通过模仿习得社会实践知识,接受外在世界,通过演示行为模式感知自己与周围环境。同时幻想也以身体界限为基础,并为其表达寻找表达媒体,以此超越身体界限。因此,不同历史时期对待身体的态度、方案都记载于身体之中,如此,身体是个人与集体的历史文化记忆,对人的观察必须从处于历史文化体系中的身体入手。在对莱辛的市民悲剧《爱米丽雅·伽洛蒂》的分析中,着重观察了具有述行特点的编导提示,以及以身体、器官为基础的感知与幻想及媒体图像的关系。在对克莱斯特的短篇《智利地震》的探讨中观察了身体记忆、器官感知与社会秩序结构及暴力的关系。
王炳钧
关键词:历史人类学模仿暴力克莱斯特
威廉·豪夫的《作为人的猴子》中的空间秩序逻辑被引量:3
2013年
本文尝试将豪夫的作品置于19世纪初期进化论发展、现代民族主义兴起的语境中,着重探讨的问题是:通过对空间问题的文学演示,特别是异托邦与秩序的关系的表现,文本如何展现人对待动物的态度与人类学话语和教育理念的关系。
王炳钧
关键词:异托邦规训豪夫
作为人的猴子被引量:1
2013年
老爷!我本是德国人,在贵国呆的时间还太短,所以还讲不了波斯童话,或者关于国王和大臣的有趣故事。因此,您得允许我讲点我的祖国的故事,没准它能给您带来些许乐趣。可惜我们的故事不会总像您这里的那么高贵。也就是说,它们讲的不是苏丹或我们的国王,也不是高官显贵,这些人在我们那里被称作司法部长、财政部长或枢密官员之类的,除了谈论士兵外,这些故事通常都平淡无奇,发生在平民之间。
威廉·豪夫王炳钧
关键词:猴子司法部长财政部长故事德国人国王
《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媒介问题被引量:1
2020年
德国18世纪的文本化进程与文学发展的关联构成了歌德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基本历史语境。文本化进程不仅为远程交流提供了可能,同时也削弱了身体在场的交往;媒介发展不仅服务于情感交流的需求,同时也生成了新的交往模式。小说在把印刷文化促进的“编者”、“前言”等辅助文本运用于虚构叙事的同时,将被虔诚主义与感伤主义推向发展高潮的交往媒介——书信推向极致,小说中收信人的缺席留下的空位,由匿名的读者填补。真实与虚构的交互杂糅,导致读者接受的困惑,提出了审美反思的挑战。印刷文化的进程不仅生成了新的表述方式,促进了文化技术的发展,同时也限制了面对面的交往。而体验要求的直接性与媒介需要的距离似乎总是处在一种紧张关系之中。
王炳钧
关键词:《少年维特之烦恼》媒介书信编者文本化
1900年前后德语诗歌中的城市与感知被引量:1
2011年
本文尝试从观察人在理解自身的过程中所依赖的上帝、动物、机器等参照体系入手,探讨1900年前后工业化进程中德语诗歌话语中人与城市、身体、机器的关系,并重点考察城市化进程给人的身体、感知、交往方式造成的困惑。同时,也讨论了文学话语中城市经验模式与感知模式的转换。
王炳钧
关键词:城市感知身体交往方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