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滢
- 作品数:19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郑州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文学政治法律更多>>
-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思考
- 2022年
- 探析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契合点、重难点、切入点,是新时代思政课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关键。明确两者在现实根基、具体内容、价值引领上的契合点,从知、情、意、信、行角度把握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从提升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能力、回应学生思想关切、注重价值引导、坚持方法创新的维度找准伟大建党精神有机融入教学实践的切入点。
- 王滢
- 贵州民族原生态蜡染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被引量:14
- 2016年
- 产业化是发展和保护贵州少数民族原生态蜡染文化的主要方式,但是由于产业管理和经营意识等原因,贵州蜡染文化的产业化出现了产品质量、市场无序等各种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蜡染文化产业的正常发展。根据当前蜡染文化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认为贵州民族原生态蜡染文化产业可以从坚持原生态、创新产品、多样化市场方式、加强产业管理等方面来改善和调整。
- 王滢
- 关键词:原生态蜡染
- “陌生化”理论在创意设计素描教学中的运用
- 2013年
- “陌生化”是通过对传统的解构和翻新,使欣赏者和作品之间产生距离美的一种创作方式。艺术中实现“陌生化”的一个关键问题在于不断创新,不断地翻新出奇,出奇制胜。结合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学的实例,可以具体分析“陌生化”理论在创意设计素描教学中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方面的具体运用。
- 王滢
- 关键词:设计素描教学艺术设计教学出奇制胜教学思路
- 接受理论对增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启示被引量:9
- 2019年
- 接受理论中关于"读者中心""期待视野""召唤结构""第二文本"的学说,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具有重要的启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己任,只有发挥大学生主体性,整体把握"接受、需要、参与、践行"的四维导向,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革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反馈教学效果,才能切实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
- 王滢
- 关键词:大学生
- 石涛山水画的艺术风格被引量:1
- 2014年
- 石涛是明末清初的著名画家,其在山水画方面的艺术成就对后世的影响十分重要。他的山水画风格着重体现为一个"变"字。本文从石涛的审美思想和创作理念出发,结合其在不同时期的绘画作品来解读其艺术风格中的"变"。
- 王滢
- 关键词:石涛山水画艺术风格
- 当代审美教育的运行机制问题探析
- 既往的审美教育理论大多着眼于审美活动的外在变量及形式演化,缺乏对其内在运行机制系统性、动态性、可操作性的研究,这只能致使审美教育理论仅仅停留在教育的外在认知层面,难以准确地把握当代美育的特性与规律,更难以充分发挥其独特的...
- 王滢
- 关键词:美育动力机制激励机制
- 水墨淡彩见君心——张大千的艺术人生及美育启示被引量:1
- 2013年
- 被徐悲鸿推崇为中国画坛"五百年来第一人"的张大千,以其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和深厚的文化修养成为享誉世界的文化名人。他的作品不仅极大地开拓了中国画的审美意境、风格与技巧,同时也为书画创作注入了新鲜活力。他被誉为"引导中国画进入未来世界的桥梁"以及"中国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代宗师"。他的一生经历丰富,视野广阔。文章从其书画人生的脉络入手,分析了张大千的花鸟、人物及山水等题材的代表作品的艺术魅力,旨在通过对其创作理论和艺术特色的分析,进一步梳理、发掘他善师前人、勤师造化的书画人生给予后人的巨大启示。
- 王滢
- 关键词:美学思想创作手法
- 高校美育对实现“立德树人”的价值探析被引量:13
- 2015年
- 高校美育对于实现大学生"立德树人"的任务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价值。文章以"立德树人"这一德育的根本任务为切入点,论述了美育对大学生"立德树人"的内在价值、外在价值及价值实现,提出其价值的实现需要美育教师、高校、政府主管部门、文艺工作者和社会媒体共同参与。
- 王滢
- 关键词:美育大学生立德树人以美育德
- 凡·高油画作品的色彩艺术赏读
- 2014年
- 荷兰杰出的后印象主义画家、表现主义先锋画家凡·高以明快的色彩表达情绪和情感,不仅展示了色彩本身所具有的精神表现力和感染力,对后世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绘画史上其对色彩的运用还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 王滢
- 关键词:色彩艺术油画作品赏读表现主义绘画史
- 美在道情--构筑新时代中华民族的“诗与远方”被引量:3
- 2020年
- 焕新华夏传统的"生生之美",探索中国美学新时代精神特质是中国美学研究的时代任务和使命。中国美学的新时代精神特质在于道情之美。美是道的动静情态,道的动静变化集中展现了美、真、善相连的情态特征。"道情"之美主要表现在"意境""人生境界""化境"三个层面。"道情之美"不仅是情与理的交融、美与善的和谐,而且是情与道的互通。美在道情,主要包括"悟道兴情""合情合理""循道传情"。新时代中国美学的落脚点是人民的"美好生活",即通过奔小康、求健康追求生命之美,求温饱、重环保--遵循生态之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生大同之美,实现万物和谐、美美与共的人类审美化生存,这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学指向。
- 李庚香王滢
- 关键词:中国美学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