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海涛

作品数:25 被引量:192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理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社会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9篇压裂
  • 17篇页岩
  • 12篇页岩气
  • 5篇水平井
  • 5篇平井
  • 5篇储层
  • 4篇页岩气井
  • 4篇气井
  • 3篇压裂技术
  • 3篇陆相
  • 3篇层压
  • 3篇储层压裂
  • 2篇氧化碳
  • 2篇页岩气水平井
  • 2篇应力
  • 2篇优化设计
  • 2篇暂堵
  • 2篇水力
  • 2篇水力压裂
  • 2篇酸处理

机构

  • 25篇中国石化
  • 3篇中石化重庆涪...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
  • 1篇捷贝通石油技...
  • 1篇重庆市涪陵页...
  • 1篇东方宝麟科技...

作者

  • 25篇王海涛
  • 10篇蒋廷学
  • 8篇左罗
  • 6篇李双明
  • 5篇卞晓冰
  • 4篇张旭东
  • 3篇刘建坤
  • 3篇贾长贵
  • 2篇赵金洲
  • 2篇任岚
  • 2篇王宝峰
  • 2篇李娟
  • 2篇徐学军
  • 1篇林然
  • 1篇吴建发
  • 1篇李勇明
  • 1篇孙海成
  • 1篇杨劲
  • 1篇胡东风
  • 1篇张登峰

传媒

  • 3篇断块油气田
  • 3篇石油钻探技术
  • 2篇天然气工业
  • 2篇中国科技论文
  • 1篇石油炼制与化...
  • 1篇钻采工艺
  • 1篇化工进展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中国石油企业
  • 1篇岩性油气藏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油气论坛...
  • 1篇第二届石油工...
  • 1篇第十八届全国...
  • 1篇非常规油气资...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1
  • 1篇2009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页岩气储层压裂网络裂缝形成机制探讨
单一水力裂缝不能满足页岩压裂改造需要,为了提高页岩气储层改造体积(SRV)和增加气体泄流面积,需要根据页岩性质采取相应的技术对策以尽可能地为形成具有一定复杂性和流动稳定性的网络裂缝系统创造条件。在开展页岩压裂网络裂缝调研...
王海涛贾长贵蒋延学张保平张广清
关键词:油气勘探压裂改造
文献传递
水热处理对体相加氢催化剂物化性质和活性的影响
在体相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对其进行了水热处理,采用BET、XRD、SEM、TEM、强度测定、堆积密度测定等分析手段对催化剂物化性质进行表征,考察了水热处理对体相催化剂物化性质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水热处理1~5h,体相催化剂...
徐学军李娟王海涛刘东香
关键词:孔结构水热处理劣质柴油
中国页岩气压裂十年:回顾与展望被引量:63
2021年
我国于2010年实施第一口页岩气井压裂,历经1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第二个掌握页岩气开发核心技术的国家,实现了页岩气压裂技术从无到有、从跟跑到部分领跑的发展跨越,创建形成了适合于我国中浅层海相页岩气开发的压裂理论与技术体系。为了助推我国页岩气产量实现新的跃升,在梳理中美两国页岩气压裂技术发展进程的基础上,全面回顾了我国在页岩气压裂基础理论与优化设计方法、液体体系、压裂工具及工艺技术方面的发展历程与进展现状,总结了压裂甜点识别、缝网扩展模拟与调控、岩体水化与返排控制、缝网体积评价表征等基础理论与优化方法的研究成果;论述了滑溜水压裂液体系、少水或无水新型压裂液的研制与应用;评价了可钻复合桥塞、可溶性桥塞、大通径桥塞和套管固井滑套等分段压裂工具的发展与自主研发水平;阐述了现场工艺技术的实施状况,包括早期实施的常规分段分簇压裂到目前的“密簇”压裂、暂堵压裂等。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目前我国页岩气压裂技术面临的挑战,展望了相关技术的发展方向。结论认为,我国需要持续开展适合于国内深层—超深层海相页岩气、陆相—海陆过渡相页岩气的压裂理论与技术方法攻关研究,以支撑和助推未来我国页岩气高效开发。
赵金洲任岚蒋廷学胡东风吴雷泽吴建发尹丛彬李勇明胡永全林然李小刚彭瑀沈骋陈曦宇尹庆贾长贵宋毅王海涛李远照吴建军曾斌杜林麟
关键词:页岩气压裂技术
页岩气井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起裂压力预测被引量:11
2020年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在页岩气井少水及无水压裂方面的应用潜力巨大。为分析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的起裂机制及受控因素,首先考虑井筒内温度、压力变化对二氧化碳物性的影响规律,构建了页岩气井憋压过程中井筒内温度场及压力场的数值计算方法;其次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条件下套管-水泥环-地层的热流固耦合力学模型,结合岩石破坏准则,提出了起裂压力的计算方法,并以某页岩气井为例进行了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起裂压力显著低于常规滑溜水压裂,但是受增压速率的影响,破裂时间大幅度提高;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条件下,起裂压力随着排量和注入温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开井压力的降低而增大;破裂时间随着排量、开井压力的增加而降低。
仲冠宇左罗蒋廷学王海涛李双明宋维强
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水力压裂起裂压力页岩气井
深层页岩气水力裂缝起裂与扩展试验及压裂优化设计被引量:21
2020年
受地质构造、成岩作用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深层页岩的层理发育程度、脆性指数、岩石力学特性、最小水平主应力梯度及水平应力差都与中深层页岩有明显差异,使人工裂缝起裂压力更高,裂缝复杂程度更低,从而极大地影响了深层页岩气地层的体积压裂设计和安全施工。为此,利用大尺寸岩样,模拟研究了深层页岩气地层的水平应力差、压裂流体黏度、施工排量等地层和工艺参数及缝内暂堵措施对人工裂缝的起裂与扩展特征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裂缝起裂与扩展特性受层理胶结强弱、水平应力差及前置液黏度等因素影响较大,压裂裂缝容易沿层理起裂导致早期憋压超压,从而使施工失败,高应力差条件下裂缝扩展形态相对简单,前置中黏压裂液、缝内暂堵等措施有利于裂缝多次破裂、产生次生裂缝使裂缝复杂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密切割分段、短簇距射孔、组合液体及变排量施工等压裂优化设计方案,现场应用后深层页岩气产量获得了重要突破。
陈作李双明陈赞王海涛
关键词:裂缝起裂压裂设计
涪陵页岩气井“套中固套”机械封隔重复压裂技术被引量:6
2022年
针对涪陵页岩气田采用暂堵转向重复压裂工艺时施工难度大、增产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在调研国外页岩气井重复压裂工艺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暂堵转向重复压裂与机械封隔重复压裂技术的原理与特点,明确了机械封隔可完全封堵初次压裂射孔炮眼,精准控制重复压裂水力裂缝起裂,形成了“套中固套”机械封隔重复压裂技术。在涪陵页岩气田JYAHF井进行了“套中固套”机械封隔重复压裂技术试验,在内径为115.0 mm的井筒中下入?88.9 mm套管固井,建立全新封闭井筒,并针对不同剩余储量分布采用不同的重复压裂工艺。原井筒改造程度较高的井段,以挖潜老缝间剩余资源为目标;初次改造效果差的井段,需要恢复老缝导流能力。JYAHF井试验该技术后,可采储量增加0.36×10^(8)m^(3),采收率提高4.8%。研究结果表明,“套中固套”机械封隔重复压裂技术增产效果明显,可为国内页岩气田长期高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刘尧文明月张旭东卞晓冰张驰王海涛
关键词:页岩气井重复压裂
超高应力储层压裂前酸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超高应力储层一般指最小水平主应力在90 MPa以上的储层,储层具有埋藏深、高温、物性差、渗流条件差、岩性致密、高地应力和高孔隙压力的特点,大部分井必须经过压裂酸化改造措施后才有工业开采价值。超高应力储层的特点决定了在压裂...
王宝峰张旭东刘建坤王海涛李双明
关键词:酸化预处理现场施工
文献传递
低断裂韧性页岩压裂工艺
2020年
针对低断裂韧性深层页岩气压裂工艺针对性不强的问题,以深层低断裂韧性页岩气井CD-1HF井为例分析了压裂难点,提出了相应的压裂改造对策并进行了模拟论证,最后建立了压裂优化模型,对该井压裂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和应用。结果表明:低密度粉陶-缝端脱砂、不同黏度液体配合造缝及交替注酸技术有利于增大改造体积,提升裂缝复杂度;采用大孔径射孔,黏度为100 mPa·s内的不同黏度压裂液组合,滑溜水在9~12 mPa·s时为主加砂阶段的压裂液,中后期注入胶液可有效提高改造体积;在注完胶液以后泵注液量分别为总设计液量的62%和73%时是中后期胶液注入的最佳时机。采用上述工艺措施该井增产效果显著。
刘璞左罗卞晓冰王海涛
关键词:页岩压裂断裂韧性
水力喷射径向水平钻井水力参数设计被引量:4
2018年
基于流体力学理论分析,建立了水力喷射径向水平钻井循环系统沿程压耗的计算模型。结合现场工艺过程,以最大水力钻头压降为优化目标,建立了水力喷射径向水平钻井水力参数的优化模型,提出了径向水平钻井水力参数的设计方法。结合具体工程实例,验证了计算模型及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分析了各参数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最优排量及最大钻头压降随着连续油管、高压软管的内径和最大泵压允值的增加而增大,而随着钻井液黏度的增大而减小。该方法为径向水平钻井的水力参数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仲冠宇左罗蒋廷学王海涛孔令军
关键词:径向水平井
深层页岩气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
深层页岩气储层地应力高、水平两向应力差异大、层理和天然裂隙分布复杂、岩石塑性特征强,导致水力裂缝破裂延伸困难、裂缝复杂性程度及改造体积低、导流能力低且递减快,极大制约了深层页岩气的经济有效开发.研究提出了针对性、先进性及...
蒋廷学卞晓冰王海涛李双明贾长贵刘红磊孙海成
关键词:储层特征体积压裂工艺参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