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柳艳

作品数:5 被引量:112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3篇流域
  • 3篇河网
  • 2篇城市
  • 2篇城市化
  • 1篇东南沿海
  • 1篇以太
  • 1篇水流
  • 1篇水流阻力
  • 1篇水文
  • 1篇水文特征
  • 1篇水系
  • 1篇太湖
  • 1篇太湖流域
  • 1篇图论
  • 1篇中小流域
  • 1篇连通性
  • 1篇湖流
  • 1篇功能分析
  • 1篇河流
  • 1篇河流流域

机构

  • 5篇南京大学
  • 2篇安徽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王柳艳
  • 4篇许有鹏
  • 2篇徐光来
  • 2篇余铭婧

传媒

  • 1篇地理学报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年份

  • 3篇2013
  • 2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太湖流域腹部地区水系结构、河湖连通及功能分析
太湖流域腹部地区属平原河网,河道众多,纵横交错,水系发达。区域涉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及上海市部分地区,为我国经济发达、城市发展迅速的地区。然而近年来强烈的人类活动对河流水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使得河流、湖泊的长度、面积、等...
王柳艳
关键词:河流流域功能分析
城镇化对太湖平原河网的影响——以太湖流域武澄锡虞区为例被引量:32
2012年
为探讨近年来城镇化快速发展等对太湖流域腹部地区平原河网水系的影响,选取城镇化快速发展且城镇化程度很高的武澄锡虞区为例开展了研究。以1960年代、1980年代和2003年水系为基础,依据河道宽度对水系分级,并从河流地貌学角度定量分析了河网密度、水面率、河网复杂度、河网结构稳定度、分维数等结构特征及长时间序列的水位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水系要素基本上都在减小;不同等级的河流长度和河湖面积除一级河流面积增加外,均呈减少趋势。河网密度、水面率、分维数均变小,河网复杂度、河网结构稳定度下降,河网演化趋于主干化、单一化,河湖连通性下降。城镇化前后变化显著,且1980年代以来变化加快。同时城镇化背景下的水系衰减对河网蓄泄功能也产生了较大影响,使得年平均水位和汛期水位呈现上升趋势,导致洪灾风险增大。故在城镇化过程中应遵循河网演变规律,促进水系的保护。
王柳艳许有鹏余铭婧
关键词:城镇化河网水系水文特征
基于水流阻力与图论的河网连通性评价被引量:53
2012年
河网连通是区域防洪、供水和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基于图论将河网概化为图模型,考虑不同类型河道输水能力差异,以河道水流阻力倒数表征水流通畅度,并以河道水流通畅度为权值,借助ArcGIS平台建立河网图模型加权邻接矩阵,再利用MATLAB工具进行顶点水流通畅度计算和河网连通度分析,从而实现对河网连通性的定量化分析。以太湖流域嘉兴平原河网为例,进行河道疏浚前后的河网连通程度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河道疏浚后河网连通度明显增加。
徐光来许有鹏王柳艳
关键词:水流阻力防洪图论
城市化影响下东南沿海中小流域洪灾风险分析——以甬曹浦地区为例被引量:3
2013年
在快速城市化发展影响下,中国东部中小流域洪灾风险不断加大,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较大威胁,并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为此以甬曹浦地区为典型,基于遥感与GIS技术与层次分析法,从时、空变化两方面,分析了城市化对甬曹浦地区洪涝灾害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从空间上来看,城市化发展最快速的的区域,如宁波市辖区、杭州市萧山区,洪灾风险也最大;从时间上看,研究区2001-2006间的洪灾风险明显比1991-2001年间增长得要快。因此,像甬曹浦地区那样的经济快速发展的平原河网地区,经济发展应与环境相适应,并且在城市化过程中应加强水利设施的管理建设,增强城市防洪泄洪能力。
余铭婧许有鹏王柳艳
关键词:城市化
近50年杭—嘉—湖平原水系时空变化被引量:23
2013年
基于1960s、1980s和2000s地形图水系数据,采用河网密度、水面率、河网发育系数、干流面积长度比和盒维数等指标,对杭嘉湖地区近50年水系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杭嘉湖地区1960s.2000s期间水系长度和面积呈衰减趋势。近50年河流长度减少了11023.33km,衰减了38.67%,水面积减小了151.58km^2,衰减了18.83%,且这种趋势在加剧;r2)支流发育系数呈下降的趋势,河网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逐渐主干化。1960s二级支流发育系数为1-41,至1980s下降到1-35,下降了3.9%;1980s.2000s期间急剧下降至0.15,下降了88.6%;(3)水系变化的空间差异明显,河网密集的南部区水系衰减最为剧烈;(4)在不同下垫面条件下水系变化有各自特点。城市区水面率较小,约4.9%~9.4%,1960s以来水面率、河网密度呈减小的趋势,伴随城市化过程出现较重要的城市防洪疏浚、新挖河道工程。河网区河网密集,约2.1—5-3kin/km2,支流下降明显,干流有增加趋势以致河网主干化。典型湖区水面率较大,约17.8%~19.7%,水系格局变化相对不明显。
徐光来许有鹏王柳艳
关键词:河网城市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