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流行病
  • 6篇流行病学
  • 4篇手足
  • 4篇手足口
  • 4篇手足口病
  • 3篇流行病学分析
  • 2篇伤寒
  • 2篇伤寒副伤寒
  • 2篇副伤寒
  • 1篇阳性
  • 1篇阳性标本
  • 1篇药性分析
  • 1篇疫情
  • 1篇筛查实验
  • 1篇手足口病重症
  • 1篇手足口病重症...
  • 1篇气象
  • 1篇气象因素
  • 1篇确证
  • 1篇确证实验

机构

  • 10篇大连市疾病预...

作者

  • 10篇王晓立
  • 5篇吴隽
  • 5篇范雪松
  • 3篇姚伟
  • 3篇安庆玉
  • 2篇徐小冬
  • 2篇司虹
  • 2篇黄丹
  • 2篇潘立阳
  • 1篇侯君
  • 1篇刘丹红
  • 1篇徐明玉
  • 1篇肖冰
  • 1篇陈玉凤
  • 1篇孔颖
  • 1篇杨世宏
  • 1篇孙茂利
  • 1篇李德钧
  • 1篇周毅恒
  • 1篇于蕾

传媒

  • 2篇职业与健康
  • 2篇预防医学论坛
  • 1篇疾病监测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疾病监测与控...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1-2012年大连市感染性腹泻病原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了解大连地区2011-2012年感染性腹泻病原菌的种类和流行特征,为感染性腹泻的预防控制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粪便培养方法,对分离菌做血清学分型,用MicroScan WalkAway-40全自动细菌生化鉴定仪对分离菌做生化鉴定。结果两年共监测109例腹泻患者样本,检出感染性腹泻病原菌22株,阳性率20.18%,其中副溶血弧菌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志贺氏菌。结论副溶血弧菌是目前大连地区感染性腹泻的首要病原菌,志贺氏菌次之,应依据此监测结果做好今后大连地区腹泻病的防治工作。
徐明玉王晓立韩焱
关键词:感染性腹泻病原菌
2020年7-8月辽宁省大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通过对2020年辽宁省大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为COVID-19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本次COVID-19暴发疫情病例的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病例发现途径等进行分析。结果2020年7月22日至8月5日,大连市累计报告COVID-19疫情相关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118例,病例年龄为1月龄至73岁,其中男性58例,女性60例。确诊病例92例,首例病例的发病时间为7月9日,末例病例的发病时间为8月5日,某食品公司病例发病时间早于该公司以外的病例。81.36%的病例来源于以某食品公司及大连湾街道为核心的高风险地区,95.76%的病例通过密切接触者排查和社区筛查发现。结论此次COVID-19疫情是与冷链海鲜产品加工相关的聚集性暴发疫情,因为控制及时有效未发生广泛社区传播。
陈禹存杨世宏安庆玉潘立阳王晓立华近王德正
关键词:暴发疫情流行病学
大连市512份HIV抗体筛查阳性标本与确证结果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了解大连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筛查实验与确证实验结果符合率,为提高实验室HIV抗体检测技术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版)的检测方法和要求,对大连市初筛送检的512份阳性样品采用免疫印迹法(WB)进行确认。结果512份筛查阳性者中,HIV-1阳性368份占71.88%,不确定78份占15.23%,阴性66份占12.90%。368份HIV-1阳性标本中,男性占93.75%,女性占6.25%;未婚、已婚、离异分别占54.35%、26.09%、19.57%;文化程度为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及大专以上分别占1.36%、5.43%、26.36%、24.46%、42.39%;≤29岁及以下占42.93%,30~39岁占23.91%,40~49岁占19.29%,≥50岁占13.86%。WB带型分布,出现9条带的占36.14%,8条带占31.79%,7条带占24.73%,6条带占3.53%,6条带及以上合计占93.75%。抗env基因编码蛋白抗体、抗pol基因编码抗体、gag基因编码蛋白抗体的平均阳性率分别为98.64%、94.38%、69.65%;不确定样本分别为22.22%、2.14%、35.47%。不确定的样本完成追踪检测的26人,其中,转为阳性9人,占34.62%;转为阴性的17人,占65.38%。结论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应进一步加强实验室规范化管理,消除引起初筛试验假阳性结果的因素。不确定者的带型绝大多数不含抗pol基因编码的抗体。HIV感染者男性多于女性,未婚占多数,高学历占多数,低龄化趋势明显。
孙茂利王晓立司虹李德钧
关键词:HIV抗体筛查实验确证实验
大连市2006-2011年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掌握近年来大连市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2011年大连市伤寒副伤寒疫情进行分析。结果大连市2006-2011年共报告伤寒副伤寒14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39/10万;发病时间集中在11月、4月、5月,占总发病数的40.43%;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49岁之间,占发病总数61.70%;发病职业占前三位的是家务及待业、工人、干部职员,占总发病数的63.12%。结论采取综合防制措施预防伤寒副伤寒发病。
王晓立孔颖司虹
关键词: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
气象因素变化与大连市肠道传染病发病时间分布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探讨大连市气象因素对肠道传染病发病时间分布的影响,为有关部门制定肠道传染病防治对策及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肠道传染病中选择细菌性痢疾作为研究病种,气象因素与细菌性痢疾发生的关系采用单因素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同时应用圆形分布法探讨肠道传染病发病的时间规律。结果分析1981-2010年大连市气象资料显示,30年间最高气温共上升0.80℃,最大风速共下降5.23m/s、日照时数共减少23.98h;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连市细菌性痢疾的发病数主要由前3个月的日照时数、前1个月的平均最高气温、前3个月的最大风速和前1个月的平均气压所决定,回归系数分别为0.785、8.726、10.633和7.479;应用圆形分布法计算不同年代的发病高峰日和高峰期,结果显示除2001-2005年外,30年间大连市细菌性痢疾每5年发病高峰时点逐渐前移,同时发病高峰期逐渐延长,共延长36d。结论大连市肠道传染病的发生与气象因素有关,且气象因素影响大连市肠道传染病发病的时间分布规律,表现为随着气温的升高、日照时数的减少和风速的下降,大连市细菌性痢疾的发病高峰日前移,高峰期间也有所延长,因此大连市肠道门诊开放的时间应根据气象特点做相应调整。
安庆玉吴隽王晓立范雪松姚伟
关键词:肠道传染病气象因素
2013年大连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通过分析大连市2013年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发病流行情况,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3年"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HFMD疫情资料和2013年大连市开展的HFMD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核实和分析。结果大连市2013年共报告HFMD 11 113例,发病率为165.33/10万,重症病例161例,死亡病例1例,发病集中在7—9月,男性多于女性,以0-6岁散居儿童为主。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肠道病毒71型(EV71)占阳性标本的14.2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占阳性标本的20.25%,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为65.54%。抽取88份样品进行Cox A6检测,检测出39份阳性标本,阳性率44.32%。结论大连市2013年HFMD发病有明显的年龄、性别、地区和季节性差异,引起儿童HFMD的主要病原体,EV71的比例明显下降,Cox A6的比例有所上升。
范雪松王晓立徐小冬黄丹吴隽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
2011年大连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2012年
目的探讨大连市手足口病(HFMD)的流行规律。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大连市2011年报告的HFMD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大连市2011年报告HFMD 5 815例,发病率86.92/10万,居辽宁省第1位。发病数从5月开始迅速上升,6—8月为发病高峰,7月发病数最多,自9月开始下降。全市12个区市县均有病例报告,城乡接合处人群发病较高,男性发病高于女性,以5岁以下儿童发病为主,散居儿童发病数略高于幼托儿童。实验室检测,共收集HFMD临床诊断标本171份,阳性标本73份,其中EV71阳性38份,CoxA16阳性10份,其他肠道病毒阳性25份。结论大连市HFMD发生存在明显季节、地区、性别、年龄差异。应加强疫情监测,做好疫情处理,预防控制重点为各类托幼机构和小学。
范雪松王晓立安庆玉吴隽姚伟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
2013年大连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大连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发病流行特点,为有效预防与控制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3年大连市报告的全部重症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和采集样本。采用RT-PCR法检测患者样本的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及其他肠道病毒。结果 2013年大连市共报告手足口病11 113例,2013年手足口病病例报告数较2012年下降了28.93%,其中重症手足口病163例,重症率为1.45%;手足口病死亡1例,病死率为0.01%,重症患者的死亡比为0.61%。男女性的重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病例主要集中时间为6-8月,以散居儿童为主(73.62%);临床表现以发热和出疹为主;重症患者EV71的检出率为17.76%,CoxA 16的检出率为2.63%,其他肠道病毒为64.47%。结论 2013年大连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主要发生在3岁以下儿童,夏秋季节多发。
范雪松王晓立徐小冬黄丹吴隽
关键词:手足口病重症流行病学
大连市2008-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主要病原学分析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动态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5年疫情和流调资料的流行特征;采集手足口病患者的咽拭子和粪便标本,采用RT—PCR方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大连市2008—2012年共报告手足口病46897例,报告重症例633例,死亡例13例;6—8月为发病高峰,发病年龄主要在5岁以下儿童,男性高于女性,重症病例以0~3岁居多;病例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但散居儿童有下降趋势;EV71仍然是流行毒株,易引起重症病例发生。结论2008—2012年大连市手足VI病发病存在明显的时间、地区、性别和年龄差异,重症病例的主要流行株为EV71。
范雪松于蕾潘立阳刘丹红王晓立周毅恒姚伟吴隽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EV71
2014-2016年大连市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 了解大连市伤寒副伤寒的流行特征和分离菌株的耐药情况,为防治工作和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4-2016年大连市伤寒、副伤寒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分离得到的78株阳性菌株进行15种抗菌药物敏感试验。 结果 2014-2016年大连市共报告伤寒副伤寒病例13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65/10 万;发病时间有两个高峰,分别为4-8月和12-1月;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5~59岁(占发病总数57.14%);发病构成居前三位的职业分别是家务及待业(占35.58%)、农民(占19.95%)和干部职员(占10.65%)。78株沙门菌对阿奇霉素100.00%敏感,对红霉素100.00%耐药,对其他13种药物均有不同程度耐药(1.28%~74.35%)。发现1株多重耐药菌株。 结论 2014-2016年大连地区伤寒疫情稳定在较低水平,应采取综合性的防制措施预防伤寒副伤寒发病。耐药现象严峻,应加强监测和检测力度。
肖冰王晓立侯君陈玉凤栾明春
关键词: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特征耐药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