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丽
- 作品数:34 被引量:83H指数:5
-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再思考被引量:10
- 2013年
-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是本体论与方法论的统一,这种教学方式运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当中对其外延与内涵都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性与案例教学的主体性问题为其案例教学带来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特殊性要求案例的选择有针对性、目的性、恰当性和选择性等。
- 王晓丽张俊
-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
- 生活世界视阈下“人的全面发展”被引量:1
- 2006年
- 以活动的指向性为依据,我们可以把生活世界划分为外向型的活动和内向型的活动。外向型活动是指以自然界和他人为对象的活动,在其中,个人的劳动能力和交往能力得以形成和提高;内向型活动是指以自我为对象的活动,通过它,个人的思维水平和价值观得到丰富和提升。作为一个统一的活动世界,在对象性活动中,人的外在能力的提高与内在精神的丰富达成一致而使个人得以全面发展。
- 王晓丽
- 生活世界视阈下“人的自由发展”被引量:1
- 2007年
- 以活动性质为标准,生活世界可划分日常生活世界和非日常生活世界两个领域,日常生活世界是个体再生产的领域、非日常生活世界则构成社会再生产或类的再生产的领域。与此相对应,人的自由发展在两个层面上表达出来:首先,从理论上而言,人的自由发展即是个体超越日常生活世界的宰制,走向非日常生活世界,成为真正的类存在物。其次,立足于现实而言,个体在日常与非日常相统一的生活世界中,自主地将综合于一体的特性和类本质具体化,形成人的个性,由抽象走向具体,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发展。
- 王晓丽
- 关键词:日常生活世界
- 大学生道德知行错位问题探析被引量:7
- 2011年
- 道德知行错位在大学生身上主要体现为"知而不行"。究其原因,"知性"德育范式的存在和由上而下的德育传播方式决定了大学生必然且必须"知"德;道德体系自身的局限和道德远离现实生活又使大学生不能"行"德,在知行矛盾中大学生的道德实践出现了知行错位的道德虚伪现象。改变这一现象需要在国家介入的前提下以生成性思维取代本质性思维、道德回归生活世界实现"德"、"得"相通,从而为大学生道德知行统一创造条件。
- 王晓丽李薇菡
- 关键词:生成性思维泛道德主义
- 回归生活世界的德育
- 视野中的生活世界是属人的、生成的世界,它蕴含着超越主客两分思维的生成性思维.回归生活世界能够使德育摆脱失却意义基础、价值追求的困境,解决其无自身依据的合法性危机,带来“知性德育”向“生活德育”转型.
- 王晓丽
- 关键词:德育思维方式
- 生活世界视阈下“人的发展”
- 2007年
- 以生活世界为视阈,"人的发展"概念强调活动在人的本质发展中的首要作用,具体内容表达为由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组成的外向发展和精神属性所代表的内向发展的统一。人的发展在现实生活中受到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的制约与影响,体现出人的发展的时代特征。
- 王晓丽
- 德国新债法时效制度变革及启示被引量:3
- 2009年
- 德国《新债法现代化法》中关于时效制度的重大改革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对我国民法典草案时效制度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认为我国未来民法典应借鉴德国时效制度立法,完善现行时效制度的以下领域:适当延长普通消灭时效期间;调整时效中止、中断事由的相关规定;尊重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意思自治精神,禁止法院主动适用时效制度;科学准确地阐释时效的相关概念,弃用"诉讼时效"概念而回归"消灭时效"的科学提法。
- 赖怡芳王晓丽
- 关键词:德国新债法时效取得时效消灭时效诉讼时效
- 生活德育的兴起、局限和超越被引量:6
- 2012年
- 以分析生活德育兴起的原因为基础,笔者展开对学界主流生活德育技术路线的剖析,指出以内容为切入点的生活德育实质上是以日常生活世界所蕴含的感性思维取代科技所蕴含的工具理性思维,这种生活德育并未超出知性德育的窠臼。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德育要以生活世界所蕴含的生成性思维取代科学世界所蕴含的主-客两分思维,以人的生存方式为切入点建构生活德育。
- 王晓丽
- 关键词:生活德育知性德育生成性思维
- 现代思维方式的变迁与道德发展
- 2014年
- 现代以来,道德随着人类思维方式的变迁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依据思维方式的不同,现代社会发展至今大致可以划分为现代、后现代和超现代三个阶段,主客两分思维、批判性思维和生成性思维分别是这三个阶段蕴含的思维方式。与这三种思维方式相对应,形成了绝对道德、相对道德和生成道德三种前后相继的现代道德形态。
- 王晓丽
- 关键词:生成性道德相对主义和谐道德
- 习近平强国战略视域下的中国教育:性质、定位、风格被引量:2
- 2020年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以实现中国教育“强起来”为目标,围绕“为谁办教育”、“如何办教育”以及“办什么样的教育”的逻辑主线,就教育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科学框定了新时代中国教育的性质、定位、风格三方面内容。习近平关于教育工作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创新性地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为教育工作的新时代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出了时代要求。
- 王晓丽邓映婕
- 关键词:强国战略教育性质教育定位教育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