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旭清

作品数:140 被引量:961H指数:19
供职机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专利
  • 62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87篇农业科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1篇小麦
  • 31篇玉米
  • 27篇播种
  • 19篇栽培
  • 17篇垄作
  • 15篇土壤
  • 14篇冬小麦
  • 14篇农业
  • 14篇播种机
  • 13篇垄作栽培
  • 11篇秸秆
  • 10篇种子
  • 10篇作物
  • 9篇开沟
  • 8篇施肥
  • 8篇根系
  • 7篇农田
  • 7篇旗叶
  • 6篇行距
  • 6篇盐碱

机构

  • 138篇山东省农业科...
  • 14篇山东农业大学
  • 5篇江苏省农业科...
  • 4篇学研究院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山东师范大学
  • 2篇聊城大学
  • 2篇山东省农业机...
  • 1篇北京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山东省气象局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国际玉米小麦...
  • 1篇烟台市农业科...
  • 1篇济南市农业学...
  • 1篇山东省农业科...

作者

  • 138篇王旭清
  • 68篇孟维伟
  • 47篇王法宏
  • 45篇徐杰
  • 30篇刘开昌
  • 24篇李升东
  • 20篇张正
  • 18篇任德昌
  • 18篇张宾
  • 16篇冯波
  • 15篇司纪升
  • 14篇曹宏鑫
  • 14篇王宗帅
  • 14篇李宗新
  • 12篇于振文
  • 11篇李华伟
  • 11篇刘佳
  • 10篇董玉红
  • 10篇戴海英
  • 6篇余松烈

传媒

  • 25篇山东农业科学
  • 7篇麦类作物学报
  • 4篇环境科学
  • 3篇耕作与栽培
  • 2篇计算机与农业
  • 2篇农业科技管理
  • 2篇种子科技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农村新技术
  • 1篇作物学报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核农学报
  • 1篇麦类作物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年份

  • 4篇2024
  • 8篇2023
  • 18篇2022
  • 14篇2021
  • 18篇2020
  • 12篇2019
  • 8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10篇2003
  • 2篇2002
1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把握入世机遇,加速推进优质小麦产业化被引量:8
2001年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国和消费国。对我国的小麦生产而言 ,加入WTO是挑战与机遇并存 ,把握入世机遇 ,推进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 ,并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的小麦生产技术 ,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是提高小麦生产效益 ,增强我省小麦国际竞争能力的必然选择。本文讨论了山东省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的优势 ,提出“区域化布局 ,信息化管理 ,标准化生产”
王法宏张立顺董玉红王旭清
关键词:优质小麦WTO小麦
一种玉米深松分层施肥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玉米施肥用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玉米分层施肥装置。包括机架,在机架的前端固定悬挂,在铲柄的后侧通过连接杆固定施肥管,施肥管的末端置于连接板后侧,所述的施肥管通过管壁分为三个肥料通道,三个肥料通道依次为肥...
刘开昌李升东李宗新王旭清司纪升
文献传递
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兴农的做法和体会——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为例被引量:1
2015年
农业科研单位肩负着科技创新和科技兴农双重任务,只有持续的科技创新和高效的科技兴农,才能更好地服务"三农"。文章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为例,阐述了其科教兴农的举措,即要有健全有力的组织领导,以稳定的经费投入为保障,以持续的创新成果为支撑,以高效的示范基地为载体,通过项目带动、宣传拉动和产业推动,发挥联动作用,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同时指出科技兴农工作还存在缺乏综合型人才和科技推广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
戴海英王旭清刘佳孟维伟张正
关键词:科技兴农
基于分蘖特性的黄淮海小麦健壮群体培育栽培方法
本发明属于小麦生产过程中的健壮群体培育的技术领域,特别是通过调控播种量、控制播种深度、基肥肥料品种的选择和冬前灌溉以利用小麦分蘖特性培育小麦健壮群体的方法,具体为基于小麦分蘖特性的健壮群体培育栽培方法,具体为对影响小麦分...
李升东王宗帅李华伟王丹冯波王法宏司纪升张宾孔令安王旭清刘开昌
文献传递
小麦不同类型品种群体根系活性与成穗数的关系被引量:9
1999年
用网袋栽培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研究了小麦不同分率成穗类型品种群体根系活性与成穗数的关系及不同类型品种干物质的分配规律。结果表明,尽管分蘖成穗率低的大穗型品种(鲁麦22号、鲁麦23号)群体根系活性较强,分蘖成穗率高的多穗型品种(鲁麦14号、济南17号)群体根系活性较弱,但每形成一个穗子,大穗型品种需要较多的根系活性来支持,而多穗型品种则需要较小的根系活性来支持。对不同类型品种干物质分配规律的研究表明,大穗型品种分配到茎鞘中的干物质比例较大,而多穗型品种分配到穗部的干物质较多。文中讨论了多穗型品种提高成穗率的关键措施及高产栽培条件下小麦品种类型的选择问题。
王法宏王旭清任德昌于振文余松烈范萍
关键词:小麦根系活性成穗数
一种智能种子带编织机
一种智能种子带编织机,用于在播种过程中根据地面平整程度调节种子带上种子间距。它包括沿移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缠绕盘,在缠绕盘上卷绕有种子带;托辊,在托辊外壁上设有环槽;支撑台,支撑台上表面与种子带接触;在支撑台上表面内设有凹...
孟维伟王旭清刘开昌徐杰王娜南镇武张宾刘灵艳林松明赵雪峰
文献传递
盐碱地玉米‖花生间作对群体覆盖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本试验以玉米单作(CKM)、花生单作(CKP)为对照,设置玉米‖花生3∶4间作(M3P4)种植模式,研究盐碱地玉米‖花生间作对作物干物质积累、分配及叶面积、叶面积指数、产量、土地当量比的影响。结果表明:M3P4间作模式可以显著提高花生花针期、成熟期和玉米的叶面积指数,且收获时叶面积指数保持较高值,对作物群体覆盖贡献大;与单作相比,成熟期两作物单株干物质重无显著差异,且成熟期玉米各器官干物质分配也无显著差异,但间作花生果仁及果皮占比显著降低;土地当量比为1. 13,间作优势明显。可见,M3P4间作模式利于提高黄河三角洲地区群体覆盖度和土地利用效率。
南镇武孟维伟徐杰王旭清刘灵艳林松明高华鑫张正
关键词:盐碱地土地当量比
具有精准施肥功能的单行播种施肥机
具有精准施肥功能的单行播种施肥机,涉及农作物施肥技术领域,用于实现单行精准播种和施肥。它包括机架,还包括自前向后依次设置的:驱动轮,它设置在机架的前端,在机架上设有驱使驱动轮转动的驱动单元;取肥单元,它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
徐杰周帅刘开昌王旭清王娜孟维伟南镇武赵雪峰刘灵艳
文献传递
耕作和播种方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筛选出鲁西北冬麦区高产稳产最佳耕作播种方式。[方法]选用济麦22为试验材料,设计翻耕+双镇压(播前镇压和播后镇压)+等行距条播(行距20 cm)、翻耕+双镇压+宽幅播种(播幅8 cm+行距20 cm)、翻耕+双镇压+大小行条播(行距分别为25 cm和15 cm)和旋耕+播后镇压+等行距条播(行距20 cm)4个组合处理。[结果]翻耕+双镇压+宽幅播种能够提高有效穗数,增加干物质积累,增加穗粒数,提高产量;各处理对粒重增加影响无差异。[结论]翻耕+双镇压方式优于旋耕+播后镇压方式。在相同翻耕+双镇压耕作条件下,宽幅播种优于等行距条播和大小行条播。"翻耕+双镇压+宽幅播种"是鲁西北冬小麦区理想的耕作播种方式。
张书良李文佼朱金英刘彩云张洪勇李升东王旭清
关键词:冬小麦耕作方式播种方式
山东小麦科技50年回顾与下世纪初展望被引量:5
1999年
山东省地处黄河下游,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热资源充沛,适宜小麦生长。小麦历来是山东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在400×104hm2以上,占耕地面积的60%,产量占粮食总产的50%以上。小麦生产在全省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
王法宏王旭清任德昌范萍
关键词:小麦生产技术进步育种工作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