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红
- 作品数:2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临床病理及常规和功能MRI影像组学模型预测乳腺癌腑窝淋巴结转移被引量:13
- 2021年
- 目的评估基于临床病理及常规和功能MRI(fMRI)影像组学模型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ALN)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浸润性乳腺癌,按7∶3比例将其分为训练集(n=99)和验证集(n=41)。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建立基于临床病理及MRI特征的临床模型及各序列图像影像组学、联合序列影像组学以及临床病理及常规和fMRI影像组学的个体化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诊断效能;比较个体化模型与临床模型曲线下面积(AUC)的差异,应用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模型的临床获益。结果临床模型预测训练集和验证集ALN转移的AUC分别为0.95和0.88;T2WI、DWI、DCE-MRI模型及联合序列模型在验证集中的AUC分别为0.67、0.71、0.72及0.76。个体化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AUC为0.98和0.93,与临床模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56、1.34,P=0.12、0.18)。DCA结果显示阈值>0.25时,个体化模型的净受益高于临床模型。结论基于临床病理及常规和功能MRI的个体化模型预测乳腺癌ALN转移的效能与临床模型相当,其净受益高于后者,且均优于单一序列模型。
- 陈基明朱浩雨高静葛亚琼王敏红李颖吴莉莉
- 关键词:乳腺肿瘤淋巴结转移磁共振成像
- 动态增强CT对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术前诊断价值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颈部动态增强CT表现并探讨CT术前定位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3年2月本院血液净化中心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23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透析患者颈部动态增强CT的影像资料,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23例患者共发现84个病灶,病灶多为椭圆形,最大横截面为0.6 cm×0.4 cm^1.9 cm×1.7 cm。其中20例患者病灶密度均匀,平扫CT值约21~48 HU,增强后病灶均匀强化,每例患者强化程度不一,第1期明显强化,CT值约41~115 HU,第2期进一步强化,CT值约65~121 HU,第3期强化减退,CT值约23~81 HU,各期CT值均低于相对应甲状腺的CT值;3例患者病灶密度不均,其内见数量不等的斑点状钙化,不均匀强化。上组病灶大部位于甲状腺后方,部分下组病灶位于甲状腺下方。手术中共发现病灶87个,CT定位准确性为96.6%。12例患者扫描所及骨质有不同程度破坏。结论颈部动态增强CT能准确定位继发性甲状旁腺增生或/和腺瘤,通过各种CT后处理方法能够清楚显示病灶特点、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 周运锋韦孟王敏红赵宇张强张军乔
- 关键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