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开友

作品数:29 被引量:108H指数:6
供职机构:青岛市海慈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骨折
  • 7篇手术
  • 5篇外科
  • 5篇外科手术
  • 5篇骨折固定
  • 5篇骨折固定术
  • 5篇固定术
  • 3篇髋臼
  • 3篇髋臼骨
  • 3篇髋臼骨折
  • 3篇复位
  • 2篇丹参
  • 2篇腰椎
  • 2篇手术切口
  • 2篇手术治疗
  • 2篇切口
  • 2篇胫骨
  • 2篇细胞
  • 2篇下肢
  • 2篇介入

机构

  • 13篇青岛市第二人...
  • 12篇青岛市海慈医...
  • 3篇上海第二医科...
  • 3篇胜利油田胜利...
  • 1篇潍坊医学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青岛海慈医疗...

作者

  • 29篇王开友
  • 7篇侯希敏
  • 6篇王从月
  • 6篇曹斌
  • 6篇赵新刚
  • 5篇邓念
  • 5篇于晓江
  • 4篇王彦
  • 4篇张守平
  • 4篇郭新生
  • 3篇俞能宝
  • 3篇赵新刚
  • 3篇王颖
  • 3篇张守平
  • 3篇刘永辉
  • 3篇孙东宁
  • 2篇姜尚玉
  • 2篇薛文东
  • 2篇陈德喜
  • 2篇陈德喜

传媒

  • 4篇齐鲁医学杂志
  • 4篇中国矫形外科...
  • 3篇中国骨伤
  • 3篇青岛医药卫生
  • 2篇山东医药
  • 2篇骨与关节损伤...
  • 2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医正骨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青岛医学院学...
  • 1篇国外医学(创...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6篇2000
  • 1篇1999
  • 3篇1998
  • 5篇1997
  • 1篇1996
  • 3篇1995
  • 1篇1994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膝关节创伤的超声诊断被引量:4
1994年
急性膝关节创伤后,早期由于关节肿胀、疼痛导致诊断困难。近年来,大量文献报道B超可用于急性膝关节创伤的诊断。尤其对半月板撕裂、髌腱损伤效果更佳,其灵敏度、特异性与关节镜检查相似。B超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方法,操作方便迅速,重复性好,无副作用,可作为急性膝关节创伤的常规诊断方法。
王开友
关键词:膝关节关节损伤超声波诊断
手术治疗髋臼骨折4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0年
于晓江俞能宝王开友赵新刚郭峰王凌
关键词:髋臼骨折外科手术手术适应证手术切口
锁骨下血管损伤的救治(附3例报告)
2002年
曹斌王开友郑方孝
关键词:锁骨下血管损伤抢救病例分析
介入治疗插管致股动脉栓塞4例报告
2001年
王从月陈德喜邓念王开友
关键词:介入治疗适应症
导管介入治疗致股动脉栓塞原因及其防治
1998年
我院自1993年10月~1996年10月经导管药物治疗各种晚期肿瘤796例,2310人次,股骨头无菌性坏死56例,68人次,发生3例股动脉栓塞,栓塞率1.26‰。其中1例保守治疗成功,1例施行健侧股深动脉搭桥术,1例行小腿截肢术。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
王开友侯希敏赵新刚沈林王从月臧洪敏
关键词:导管介入疗法并发症股动脉栓塞病因
应力松弛接骨板对骨应力遮挡率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5
1995年
将螺孔部衬有不同数量、不同厚度聚乙烯垫圈的316L不锈钢接骨板置于20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模拟骨中段。分别在固定后不同时期测定不同载荷下接骨板内二螺孔间的外表面及接骨板对侧模拟骨中段的应变值,从而计算出应力遮挡率。结果发现,有垫与无垫接骨板组在术后10周内的应力遮挡率无统计学差异,10周以后两组间出现显著性差异,无垫组保持不变,有垫组的应力遮挡率逐渐下降。在垫圈厚度相同时,衬垫数量越多(本实验最多采用4孔4垫),后期应力遮挡率下降越明显。表明应力遮挡率的变化与垫圈数量关系密切。
王开友戴克戎薛文东
关键词:接骨板内固定骨应力骨折固定术
腓肠肌内侧头动力重建后交叉韧带六例被引量:1
2000年
曹斌翟振芳郭永强王开友孙东宁
关键词:后交叉韧带损伤腓肠肌内侧头后交叉韧带重建
诱导骨基质植入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
2006年
目的:探讨诱导骨基质植入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98年4月-2004年8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35例,男22例,女13例;年龄22~71岁,平均44.3岁,均行诱导骨基质植入治疗,全部病例术前均行正侧位X线片、CT检查,根据骨折类型和软组织损伤情况制定手术方案,术中采用“L”梯型加压钢板及拉力螺钉内固定.结果:35例获得6个月~4年,平均(28.6±8.2)个月随访.按Merchant评分标准:优19例,良10例,可4例,差2例.植骨内固定后骨折愈合时间8~15周,平均(11.3±1.6)周,术后骨折复位均满意.X线片显示骨缺损区修复良好,无骨溶解现象.结论:应用诱导骨基质植入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满意,该材料不仅具有一定的生物降解性能、良好的组织相溶性和稳定性,且具有诱导成骨作用。
刘永辉王开友辛云曹斌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骨基质
植入型丹参缓释剂的研制与药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9
2002年
目的 试图研究一种用于治疗骨坏死的局部植入型丹参缓释剂。方法 用现代技术提取丹参有效成分 ,再与1 2 5Ⅰ及赋形剂经特殊工艺加工制成植入型1 2 5Ⅰ 丹参缓释剂 ,植入大白兔股骨内 ,观察丹参的血药浓度。结果 植入后 2 7天内 ,血液内一直保持较高的丹参浓度 ;2 7天后血药浓度逐渐下降 ,持续至 33天左右。结论 本研究初步证实植入型丹参缓释剂能够持续而稳定的释放出丹参药物达30天左右 ,可继续进一步相关研究。
曹斌刘永辉王开友张守平李怀芬牛惠生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丹参缓释剂骨坏死
提高自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成功率的作法和体会被引量:39
1997年
目的:为了改进麻醉和手术方法,明确适应证,进一步提高自动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成功率。方法:我们应用局部浸润麻醉方法,采用“直角等腰三角形定位法”为4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了自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其中L4-536例,L5S15例。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8.4个月。术中及术后应用抗生素及康复治疗。结果:40例术后即恢复良好,优良率97.3%。1例因术前忘记定位,术中反复穿刺,致术后腰痛、下肢麻木,半个月后完全缓解。平均住院11天,无一例复发,均恢复原工作。结论:严格选择适应证、准确的定位、熟练的椎间盘穿刺技术、严格的无菌操作和术后康复锻炼是提高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成功率的关键。
侯希敏崔海岩陈德喜王开友于晓江王彦邓念
关键词:椎间盘切吸术成功率腰椎椎间盘突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