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建良

作品数:37 被引量:230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经济管理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2篇天然气
  • 10篇能源
  • 5篇页岩
  • 5篇页岩气
  • 5篇页岩气开发
  • 5篇石油
  • 5篇
  • 4篇油气
  • 4篇温室气体
  • 3篇油田
  • 3篇能源转型
  • 3篇甲烷排放
  • 3篇减排
  • 3篇大庆油田
  • 2篇低碳
  • 2篇低碳转型
  • 2篇疫情
  • 2篇影响因素
  • 2篇油气行业
  • 2篇石油峰值

机构

  • 37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
  • 2篇昆仑数智科技...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北京市燃气集...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宏观经济研究...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国家能源局

作者

  • 37篇王建良
  • 17篇冯连勇
  • 7篇刘睿
  • 6篇唐旭
  • 3篇刘明明
  • 2篇陈英超
  • 2篇胡燕
  • 2篇赵林
  • 1篇刘申奥艺
  • 1篇孙齐
  • 1篇吴义平
  • 1篇尹成国
  • 1篇翟圣佳
  • 1篇田磊
  • 1篇杨丽芳
  • 1篇赵喆
  • 1篇王建君
  • 1篇姜鑫民
  • 1篇董绍华
  • 1篇徐博

传媒

  • 7篇煤炭经济研究
  • 6篇天然气工业
  • 5篇中国矿业
  • 4篇石油科学通报
  • 3篇国际石油经济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当代世界
  • 1篇预测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生态经济
  • 1篇城市燃气
  • 1篇科教文汇
  • 1篇能源
  • 1篇国家治理
  • 1篇第三届海峡两...

年份

  • 5篇2023
  • 3篇2022
  • 6篇2021
  • 8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天然气产量中长期走势预测研究被引量:12
2019年
天然气产量变化曲线呈非对称状性,且可能存在多个生命旋回的现象,将一个生命旋回看作一个产量循环,选取多循环广义翁氏模型作为预测模型。为消除循环个数选择的主观性对结果带来的影响,引入F检验得到改进的多循环广义翁氏模型,并以此模型预测我国天然气产量。结果表明:在现有的技术条件,我国天然气产量峰值将于2028年到来,峰值产量约为1 858亿m^3。而如果考虑未来勘探和技术投入,我国天然气产量将保持较长时期的增长,高峰产量在2055-2060年出现,峰值产量为3 982亿~4 663亿m^3。通过与国际主流能源机构对我国天然气产量预测的结果对比发现,目前的技术水平达到的储量值与国际能源机构的预测相差甚远,只有持续增加勘探投入、提高技术水平才能持续推动天然气产量的增长,维持天然气行业的稳定发展。
王建良刘睿
关键词:天然气
基于SD-GIS方法的天然气需求量中长期变化趋势及其空间格局预测——以北京市为例被引量:3
2021年
准确预测天然气需求量的未来变化趋势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可以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为天然气产业管理提供决策支撑。为了克服单一预测模型所存在的局限性,结合系统动力学(SD)的动态仿真优势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分析优势,搭建了SDGIS集成模型,预测了北京市“十四五”至“十六五”时期的天然气需求量与碳排放趋势,分析了该区天然气需求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十四五”至“十六五”时期,北京市的天然气需求量呈逐年增加之势,2025年、2030年、2035年该市天然气需求量在基准情景下预计将分别达到222.2×10^(8) m^(3)、242.1×10^(8) m^(3)、253.8×10^(8) m^(3);②2020—2035年,该市碳排放量稳步下降,2035年碳排放量在基准情景下预计降至6405.3×10^(4) t;③就长期而言,低替代低增速与高替代低增速政策具有不同程度的节能减排效益,经济发展与低碳转型速度快慢之间的合理平衡至关重要;④北京市未来天然气需求量整体呈现由市中区向远郊区递减的空间规律,海淀区、朝阳区和西城区天然气需求量占比达到52.5%,在乡镇街道尺度,上述3个地区交界处的学院路街道、来广营地区和展览路街道等天然气需求量最为集中。
丁聿付佳鑫唐旭王建良
关键词:天然气系统动力学GIS碳排放量
“双碳”目标下中国天然气发展定位及潜在路径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在分析当前天然气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对天然气进行定位;并基于多视角下的天然气消费总量对比分析和改进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得到了天然气潜在消费总量和结构路径。研究结果表明:①天然气在能源发展进程中,扮演着保障近中期能源安全的压舱石、能源转型阶段性桥梁、新能源规模发展伴侣和多元化能源系统中的日常能源等角色。②从天然气消费总量路径来看,2020一2030年,天然气消费将稳步上升;2030年之后,天然气发展降速,并在2035一2040年间达到峰值,峰值约为6000亿m^(3);2040年之后,随着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系统中的主体地位不断上升,天然气将逐渐退出。③从天然气消费结构路径来看,未来工业和居民用气依然是天然气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工用气占比不高但比例相对稳定,发电用气占比在2045年之前将持续增长,交通和其他部门用气占比逐渐降低。预计工业部门、居民生活和化工部门天然气消费将在2035年左右达到峰值,峰值分别约为2200亿、1200亿和550亿m^(3);2040年左右,发电部门天然气消费将达到峰值,峰值约为2000亿m^(3);2025—2030年间,交通及其他部门天然气消费将达到峰值,峰值约为500亿m^(3)。
范静静王建良黄辉兰志轩赵立薛梦浩武颂凯
关键词:天然气
不同视角下的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问题研究
本文首先提出了研究石油对外依存度问题的两种视角,并通过对国内石油供需形势和世界石油出口能力的分析,指出应从外部进口角度来思考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同时通过对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发展之路和我国现实状况的比较,指出欧美之路中...
王建良冯连勇赵林
关键词:石油对外依存度替代能源
美国页岩气开发甲烷排放控制措施及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5
2016年
页岩气开发过程中会排放出大量甲烷,甲烷是一种有价值的燃料,但同时也是一种温室气体,而且在全球增温方面潜力巨大。美国作为页岩气生产大国,如今对甲烷排放已经给予了高度关注并采取了诸多措施,如建立多级协调的组织监管体系、出台一系列具体的法律政策、实施天然气之星计划等。中国目前虽然处于页岩气开发初期,但中国页岩气资源量丰富,发展潜力巨大。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较大的甲烷排放的环境风险,控制生产中的甲烷排放迫在眉睫。文章在总结美国减排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包括构建完善的监管组织体系,研究出台甲烷控制法律法规,构建完整甲烷减排管理系统,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徐博冯连勇王建良William Wei
关键词:页岩气甲烷排放减排措施
世界石油出口能力预测及对中国石油进口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研究世界石油出口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以往石油产量研究方法的不足,建立多循环模型对石油产量进行预测;同时,结合对石油消费量的预测分析了世界石油出口能力。结果显示世界石油出口能力的峰值平台期出现在2006~2016年,高峰出口能力可达27.52亿吨。针对世界石油出口能力未来走势,重点分析了世界石油出口能力下降对我国可进口石油量和进口石油价格的影响,指出未来我国石油进口量将不断减小,进口石油价格将不断上涨。
王建良冯连勇
关键词:石油出口石油产量石油消费量石油峰值
新冠疫情对北京市天然气消费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天然气作为日常工业活动和居民生活的重要能源供给,在疫情期间面临严重的需求下滑问题。一方面各类企业采用的停工停产措施减少天然气的工业需求,另一方面居民的居家行为使得公共服务端天然气需求大幅下降,天然气行业受到疫情的严重冲击。利用北京市2018-2020年每年1-2月5个分公司6大类消费主体和21小类消费主体天然气销售数据,研究疫情和禁止外出政策对天然气消费的影响。在实证建模回归中,使用年份和分公司的固定效应模型控制因遗漏变量导致的内生性问题。最终得出以下结论:疫情期间天然气消费量并没有出现下降,而造成天然气需求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公共卫生安全一级响应之后实行的禁止外出政策。
梅应丹邱纪翔董绍华刘慧王建良
关键词:固定效应模型面板数据
不确定条件下页岩气开发废水管理双层规划模型及应用被引量:2
2020年
页岩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已成为近年来能源领域关注度最高的话题之一,并对世界天然气工业和天然气市场产生了显著影响。进一步,作为最为清洁的化石燃料,页岩气资源的开发也将在全球能源低碳化转型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此背景下,可以预期页岩气资源的开发规模将在未来越来越大。然而,需要关注的是,开发页岩气资源并不是一个对环境完全无害的过程。大量研究显示,页岩气资源的开发活动会产生一些严重的环境影响,例如甲烷泄露以及大量的水资源消耗等。在这些众多的环境影响中,与水相关的问题被认为是最根本且对页岩气规模开发而言长期产生阻碍的一个话题。而最佳的水资源管理是应对水资源相关问题的最有效处理措施。本文聚焦于页岩气开发中产出废水的分配与回用等水资源管理问题。进一步,在产出废水的分配和回用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且这些因素会对最终优化结果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本文首先对页岩气开发废水处理与回用流程及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进行了详细描述与分析;然后以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分别作为双层规划模型的上下两层目标函数,用模糊规划来处理产出废水的不确定性,区间规划处理废水运输、处理、回用中的其他不确定性,进而构建页岩气废水资源管理的不确定双层规划模型;在模型构建之后,基于满意度的交互式算法被用于模型的求解;最后将模型应用于具体算例以论证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每一个钻井点而言,都存在一个主要的产出废水分配和回用方案,且该方案主要受到经济因素、废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以及上下层目标函数的相对位置影响。此外,对于各类不确定性因素的考虑,确实提高了优化过程的客观性,且优化结果与实际也更加相符。进一步,在求解过程中,对产出废水量不确�
王建良张兴达
关键词:页岩气水力压裂废水管理不确定性
基于DEA方法的中国油气勘探开发行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与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油气行业对国民经济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影响油气行业上游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技术进步带来的作用十分关键。本文针对我国15个油气生产省份,基于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理论,采用DEA方法,从纵向和横向上定量测算了这些省份2003—2017年间技术有效值、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贡献率3个指标的变化情况,以科学解释技术进步对我国油气工业上游发展的具体效果。计算结果表明,不同省份的技术有效值存在较大差异,广东、四川和青海省的技术有效值相对较高,而甘肃、吉林和河南的技术有效值较低,导致这种差异的重要原因在于油气资源状况与技术水平;我国油气勘探开发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呈现出了增长趋势,2003—2017年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为9.1%,同期对油气产出的平均贡献率为215.4%,表明综合技术进步确实对油气上游产出产生了显著的正贡献;对全要素生产率分析发现,技术进步平均增长率为6.4%,技术效率平均增长率为14.9%,规模效率平均增长率为8.8%,纯技术效率平均增长为3.5%,表明规模效率显著提升引起的技术效率提高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原因。在未来油气资源勘探难度增大、资源丰度下降、资源劣质化程度加深的背景下,中国油气行业上游勘探开发将更加依赖科技的持续进步,需要国家、行业、企业3个维度共同作用,一方面重视规模效率对技术效率的影响,通过对新技术的推广利用做大技术的规模效应,进而提高技术效率;另一方面,加大对革命性技术的投入,并加强对科技人员的培养,以不断涌现的技术成果解决油气勘探开发行业遇到的一系列难题,促进油气勘探开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刘明明胡欢王建良
关键词:油气工业技术效率贡献率
大变局下的中国能源安全:挑战与破局被引量:4
2022年
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安全及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能源体系全面升级、国际政治秩序深度调整,能源安全面临绿色革命加速、新旧能源接力步调不一及国际环境恶化多变等多方面的挑战。新形势下,能源安全的内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全领域能源供应安全、能源系统韧性、能源系统绿色低碳发展成为能源安全的重要内容。应对能源安全新挑战,必须充分发挥化石能源的基础保障作用、全面统筹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的协同发展关系、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发展。
王建良唐旭
关键词:能源安全能源转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