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平在

作品数:12 被引量:14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油气
  • 4篇盆地
  • 4篇勘探
  • 3篇地质
  • 2篇地震勘探
  • 2篇岩相
  • 2篇油气勘探
  • 2篇松辽盆地
  • 2篇气藏
  • 2篇微相
  • 2篇层序
  • 2篇沉积层
  • 2篇沉积层序
  • 2篇沉积微相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地质结构
  • 1篇地质勘探
  • 1篇地质特征

机构

  • 7篇中国石油天然...
  • 5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大庆石油管理...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12篇王平在
  • 2篇王江
  • 1篇李子顺
  • 1篇郭占谦
  • 1篇赵永军
  • 1篇李斌
  • 1篇陈春瑞
  • 1篇张卫海
  • 1篇李星军
  • 1篇李明生
  • 1篇蒙启安
  • 1篇黄清华
  • 1篇何登发
  • 1篇周路
  • 1篇伍大庆
  • 1篇辛仁臣
  • 1篇冯子辉
  • 1篇杨明杰
  • 1篇龙永文
  • 1篇韩敏欣

传媒

  • 2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大庆石油学院...
  • 1篇石油学报
  • 1篇微体古生物学...
  • 1篇沉积学报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国外油气勘探
  • 1篇勘探家(石油...
  • 1篇地质科技管理

年份

  • 2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2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中西部前陆冲断带构造特征被引量:31
2002年
中国中西部前陆冲断带是剖析中西部地区盆 山耦合关系、盆地成因及造山带演化的关键地段 ,又是中国油气工业的摇篮 ,并将在“西气东输”工程及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起重要作用。对控制盆地形成及制约油气形成与分布的前陆冲断带的构造特征进行了讨论。中西部前陆冲断带往往经历 2~ 3个形成时期 ,晚期改造强烈。在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多期次多层次冲断推覆 ,前陆基底卷入型构造和叠加构造样式较为普遍 ,以叠瓦冲断带和构造楔为基础 ,形成了 10种独特的地质结构类型。中西部前陆冲断带的油气成藏条件较为优越 ,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将是我国陆上深化勘探的重要领域。
王平在何登发雷振宇周路
关键词:地质结构油气地质前陆冲断带
井旁二维人工合成记录制作方法及应用被引量:1
1995年
这里介绍一种应用地层倾角测井、声波测井、密度测井资料制作井旁二维人工合成记录的方法,其内容包括:(1)把声波曲线和密度曲线生成的声阻抗曲线作基础道;(2)按地层倾角和CDP间距把该基础道向左、右分别外推两道,形成一个5道的地质模型;(3)进行断层、不整合修正后,利用褶积正演产生井旁二维人工合成记录。这种井旁二线人工合成记录较以往的一耸入工合成记录有以下优越性:①增加了构造倾角、断层、不整合信息;②可提高钻井资料与地震剖面间的桥式对比精度。该方法在大庆油田探区断陷盆地一些探井上应用,见到良好效果。
李子顺李斌王平在
关键词:测井声阻抗
油气勘探多学科综合研究管理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1997年
本文以系统工程管理理论为基础,围绕油气勘探规划部署和项目设计研究两条主线,展开多学科综合系统管理研究。文中提出的油气勘探综合系统管理的思想、内容和方法,在大庆勘探开发研究院实施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为科研院所的现代化管理工作探索了一条新路。
蒙启安杨明杰王平在
关键词:油气藏地质勘探科技管理
三维地震在苏仁地区油气勘探的效果
1995年
苏仁地区位于海拉尔盆地马尔逊断陷北部。该区根据二维地震测网布署的几口探井发现了油气显示,但效果并不理想。对这些二维地震资料进行多次处理与解释之后,发现井位不在构造高点上,且目的层均有断失。依据这样的资料,难以重新部署预探井,故在该区实施了三维地震勘探。三维地震获得了较好的地震资料,并发现该区局都构造面积小,且分布有规律。应用三维地震资料共部署了2口预探井,结果苏1井发现差油层30多米,苏2井发现差气层百余米。用圈闭法预测该地区石油地质储量达数千万吨,天然气地质储量为数十亿立方米。
龙永文王平在
关键词:油气勘探断层地震勘探
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沉积体系及其演化规律被引量:27
2001年
利用大量岩心、录井、测井及地震资料 ,运用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最新方法、理论 ,研究了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沉积体系类型、特征及沉积体系的时空演化规律 .结果表明 ,徐家围子断陷发育的沉积体系有冲积扇河流体系类、扇三角洲体系类、辫状河三角洲体系及湖泊体系 .火山岩相在断陷演化的早、晚期较为发育 .冲积扇河流体系、扇三角洲沿盆缘断裂呈裙带状发育 ,向盆地方向相变为深湖相 ,在扇三角洲的深湖区发育有湖底扇 .
王平在辛仁臣
关键词:松辽盆地断陷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油气分布
用3D/AVO技术改善老油田的开发被引量:1
1996年
前言不论人们是否正在试验和研究用于勘探和开发的三维观测,这种方法总是一种有利于降低评价和钻井过程中的风险及有助于区分含烃储层与含水层的工具。在盖层和储层间具有低声阻抗差的碎屑岩层序中,不存在有助于识别烃类空间分布的亮点。有很多人错误地认为。
Christopher P.Ross王江王平在
关键词:地震勘探AVO油田开发
塔里木盆地石油中的共生元素及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4
1998年
本文通过对塔里木盆地石油中微量元素与陆壳生命物质的分析认为,塔里木盆地中的石油应具有有机和无机二元成因特征。石油中含有不少生物体和地壳表层生物圈内很少存在的,而只有地球深部才广泛分布的元素,如铼、金、银、铟、镉、锑、碲等,这说明石油中的一部分可能来自于地球的深部,这样的石油应分布于沟通地球深部的深断裂两侧及地球深部物质出现的地区。
郭占谦冯子辉王平在
关键词: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石油生成
水下扇沉积过程数学模拟方法被引量:3
2001年
在水下扇沉积概念模型的基础上 ,使用Fick定律描述不同粒度级的陆源碎屑物质浓度在湖盆内随时间的扩散、分布范围 ,综合考虑基准面、湖盆沉降及水进、水退等因素对水下扇沉积的控制作用 ,确定了描述物质搬运及沉积的数学模型 ,提出了一种对水下扇沉积过程的模拟思路和方法 ,计算出平面各模拟网格中不同粒度级物质的沉积厚度。最后指出 ,模拟参数的确定与实际资料之间还缺乏必要的相关性 ,沉积过程数学模拟的关键在于建立合理的物质搬运和沉积模型 ,应尽可能考虑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赵永军王平在张卫海
关键词:水下扇数学模型
松辽盆地晚白垩世生物演化与古湖泊缺氧事件被引量:43
1998年
本文简要介绍了松辽盆地晚白垩世青山口组-嫩江组的地层特征,对其生物组合面貌及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在全球板块构造运动和海侵控制作用下,松辽盆地在此期间曾发生过三次全盆地的缺氧事件,沉积了三套巨厚层的暗色泥岩、油页岩、页岩,为松辽盆地后期油气的生成提供了丰厚的油源母岩。盆地缺氧事件的发生,导致了古湖泊生物的三次变革,形成了具有其独特特色的生物群组合。
黄清华陈春瑞王平在韩敏欣李星军伍大庆
关键词:叶肢介缺氧事件晚白垩世松辽盆地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含氦二氧化碳气藏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前景被引量:20
2003年
运用天然气组分分析以及氦、碳、氢同位素分析的方法,对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含氦二氧化碳气藏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前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乌尔逊断陷苏仁诺尔和巴彦塔拉构造带CO2气均来自于地幔;气藏的分布受深大断裂控制的断块、断鼻和断裂背斜构造控制;深大断裂是幔源无机成因CO2气成藏的运移通道;深大断裂、受控深大断裂的局部构造和砂岩、砂砾岩储层三者的合理配置是CO2气藏富集的关键。
王平在李明生王江
关键词:海拉尔盆地石油地质特征勘探前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