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启元

作品数:34 被引量:202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污染
  • 10篇PM
  • 8篇能见度
  • 8篇气溶胶
  • 6篇颗粒物
  • 6篇化学组分
  • 6篇黑碳
  • 6篇PM2.5
  • 5篇碳气溶胶
  • 5篇化学组成
  • 4篇粒径
  • 4篇粒径分布
  • 4篇黑碳气溶胶
  • 3篇影响因素
  • 3篇生物质燃烧
  • 3篇气象
  • 3篇污染特征
  • 3篇物质燃烧
  • 3篇细颗粒
  • 3篇细颗粒物

机构

  • 34篇中国科学院
  • 2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0篇中国科学院大...
  • 5篇中华人民共和...
  • 4篇中国气象局成...
  • 3篇西安建筑科技...
  • 2篇陕西省气象局
  • 2篇青海省地质调...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厦门市环境监...
  • 1篇西安地球环境...

作者

  • 34篇王启元
  • 26篇曹军骥
  • 8篇沈振兴
  • 4篇张婷
  • 4篇张勇
  • 4篇陶俊
  • 4篇刘随心
  • 4篇甘小凤
  • 3篇田杰
  • 3篇王浥尘
  • 3篇唐信英
  • 3篇韩永明
  • 3篇罗磊
  • 2篇占长林
  • 2篇涂夏明
  • 2篇朱李华
  • 2篇赵竹子
  • 2篇肖舜
  • 2篇任鹏奎
  • 2篇杨素霞

传媒

  • 9篇地球环境学报
  • 3篇环境化学
  • 3篇中国粉体技术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科技导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 1篇中国科学数据...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中国科协第2...
  • 1篇第七届海峡两...
  • 1篇第十届全国气...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成都市春节期间大气PM_(2.5)化学元素的特征被引量:25
2013年
为研究成都市春节期间大气PM2.5化学元素特征,于2010年2月10-28日在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办公楼顶进行大气PM2.5采样。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分析PM2.5中的无机元素。结果表明,除夕、元宵节PM2.5日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37.9μg/m3和287.5μg/m3。S、K、Cl、Al、Ba、Mg、Pb和Cu元素在除夕和元宵节2天中质量浓度是其它采样时间浓度的1.44~14.27倍;富集因子分析表明,S、Cl、K、Zn、As、Br、Sr、Cd、Sn、Ba、Pb、Cu主要是人类活动引起的各种污染所致;主成分分析得出,春节期间成都市PM2.5中的元素主要来源于烟花排放、机动车和燃煤排放;其次为冶金及机械制造等排放的烟尘。
唐信英罗磊曹军骥王启元
关键词:PM2主成分分析
2019-2020年西安城市PM_(2.5)、气体污染物及气象数据集
2024年
通过近几年的治理,我国空气污染得到一定的改善,但关中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大气污染治理仍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以臭氧(O3)等污染气体和细颗粒物(PM_(2.5))为特征的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日益严重。厘清大气污染成因并进行污染治理,需要更细致的观测数据提供科学支撑。本数据集是在陕西关中平原区域生态环境变化与综合治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的高新子观测场利用气体分析仪获取的环境大气中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臭氧、一氧化碳等污染气体的浓度。通过气象站对站点周边的温湿度、气压、太阳辐射,风速风向等气象数据进行观测;采集了离线PM_(2.5)滤膜并分析出质量浓度数据。观测场位于西安市城市核心区域,数据的观测时间范围是2019年1月到2020年12月,其中污染气体数据的时间分辨率是5分钟,气象数据的时间分辨率是1分钟,PM_(2.5)数据的时间分辨率是24小时。观测仪器每周进行维护和检测以保证仪器的采集质量,分析仪器每月进行仪器校准和标定保证数据质量。本数据集可以为关中地区大气环境提供基础数据记录,也为进一步的污染评价、控制和治理等提供了数据支撑,为关中区域大气污染过程、成因机制,大气污染防控提供科学建议。
冉伟康周家茂方焱徐馨王启元王启元
关键词:气象数据污染气体
西安市秋季大气颗粒物散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6
2015年
为研究污染条件下西安市秋季大气颗粒物的散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于2012年11月监测大气颗粒物散射系数并采集PM2.5样品。探讨了大气颗粒物的散射日变化特征,通过实验分析PM2.5中水溶性离子(Na+、NH4+、K+、Mg2+、Ca2+、F-、Cl-、NO-3和SO2-4)和含碳物质(有机碳和元素碳)的污染水平,并讨论它们的来源及对散射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物的散射系数均值为(579±387)Mm-1,夜间高日间低。PM2.5质量浓度与散射系数呈现出较强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85),通过回归方程得到PM2.5散射效率为3.09 m2·g-1。在PM2.5化学组分中,有机物对消光系数的贡献最大,占52.3%;其次是NH4NO3和(NH4)2SO4,贡献率分别为16.2%和13.7%。
周雅清曹军骥王启元刘随心张婷
关键词:散射系数能见度消光系数
西安大气PM2.5来源、成因与环境影响
曹军骥韩永明朱崇抒王启元刘随心
大气PM2.5是国内外科学研究的重点问题,也是影响中国公众生产和生活的热点环境问题。受关中盆地不利地形和气象条件影响,西安空气污染的显著特征为PM2.5浓度高且成因复杂。该项目从2003年起率先开展16年的持续研究,运用...
关键词:
关键词:气溶胶环境影响大气污染控制
西安冬、夏季PM(2.5)中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变化特征被引量:27
2012年
为探讨西安市冬、夏季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季节和空间变化特征,2010年1月和7月分别在西安城区4个站点及上风区高陵(GL)和下风区黑河(HH)连续采集2周的PM2.5样品,使用离子色谱仪分析样品中水溶性无机离子成分.结果表明,PM2.5质量浓度冬季明显高于夏季,空间变化表现为:城区站点浓度均值(172.6μg.m-3)>上风区点GL(98.9μg.m-3)>下风区点HH(81.0μg.m-3).水溶性无机离子浓度总和占PM2.5质量浓度的41.8%,其中SO24-、NO3-和NH4+是水溶性离子的主要成分,分别占总离子质量浓度的35.1%、22.6%和12.2%.Na+、Ca2+和Mg2+在冬、夏季浓度相差不大,而SO24-、NO3-、NH4+以及K+、Cl-等均明显表现为冬季浓度高于夏季.SO24-、NO3-和NH4+在冬、夏季空间变化均表现为城区站点>GL>HH,这3种离子夏季在大气中的主要存在方式为NH4HSO4和NH4NO3,而冬季主要以(NH4)2SO4、NH4NO3和NH4Cl形式存在.NO3-/SO24-的比值为0.64,表明西安市固定源仍是主要污染贡献源,但是移动源所占比例较之前研究有所上升,应采取一定措施控制机动车数量并加强排放监控.
杨素霞曹军骥沈振兴刘随心张婷王启元强娟李文韬
关键词:水溶性无机离子
中国西部背景地区PM_(2.5)化学组分特征及其对大气散射系数的影响被引量:9
2017年
于2009年春、夏和秋季在全球大气本底基准监测站青海瓦里关同步观测了PM_(2.5)中主要化学成分和大气散射系数(bsp).结果显示,观测期间瓦里关PM_(2.5)浓度年均值为(12.6±12.0)μg·m^(-3),显著低于国家年均值标准.总水溶性无机离子和碳气溶胶浓度分别为(1.7±1.6)μg·m^(-3)和(3.2±1.0)μg·m^(-3),分别占PM_(2.5)浓度的16.5%和25.4%.基于IMPROVE经验公式,瓦里关bsp最主要的贡献因子是有机物(OM)和土壤尘(FS),贡献率分别达到48%和28%,其它组分对bsp的贡献率均小于10%.
杨毅红陶俊朱李华张智胜王启元曹军骥
关键词:PM2.5化学组分
西安市采暖季过渡期高时间分辨率细颗粒物组分特征及来源解析
2024年
受到供暖影响,北方城市秋冬季的大气细颗粒物(PM_(2.5))浓度升高,空气污染加剧.利用气溶胶化学组分监测仪、七波段黑碳仪以及大气多金属元素在线监测仪于2019年10月25日至11月17日在西安市开展高时间分辨率PM_(2.5)化学组分在线监测,分析采暖季过渡期PM_(2.5)污染特征,同时结合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解析PM_(2.5)来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ρ(PM_(2.5))平均值为(78.3±38.5)μg·m^(−3),主要化学组分为有机物(OA)、二次无机离子(SIA)和粉尘,其占比分别为38.7%、31.6%和21.2%,其中ρ(SO_(4)^(2-))、ρ(NO_(3)^(-))和ρ(NH_(4)^(+))平均值分别为(4.0±3.1)、(14.9±13.7)和(5.8±4.8)μg·m^(−3),主要金属ρ(K)、ρ(Ca)和ρ(Fe)平均值分别为(1.0±0.4)、(1.5±1.1)和(1.4±0.9)μg·m^(−3),BC(贡献率为5.7%)、Cl^(-)(贡献率为1.3%)及微量元素(贡献率为1.5%)对PM_(2.5)的贡献率相对较低.在污染发展和维持阶段,OA和SIA浓度的增加幅度可达137.7%~537.0%,在污染消散阶段则仅有粉尘浓度呈增长之势.来源解析结果显示二次源、生物质燃烧源、扬尘源、机动车源、工业源和燃煤源是观测期间PM_(2.5)的主要来源,分别贡献了29.1%、21.1%、15.3%、12.9%、11.4%和10.2%,其中二次源和生物质燃烧源在污染发展和维持阶段贡献率较高,扬尘源在污染消散阶段贡献率较高.
李萌津张勇张倩田杰李丽刘卉昆冉伟康王启元
关键词:大气细颗粒物污染成因
黄土高原表土焦炭和烟炱的含量分布与意义被引量:2
2010年
通过采集黄土高原三类表层黄土样品(粘黄土、黄土和砂黄土),测定其有机碳,焦炭和烟炱含量特征并对其来源进行分析,发现三类黄土有机碳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变化范围依次为:粘黄土3.37~12.78 g·kg^(-1),黄土1.62~11.30 g·kg^(-1),砂黄土0.31~2.24 g·kg^(-1)。黑碳也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粘黄土含量最高,平均值达1.42 g·kg^(-1),砂黄土最低,平均值为0.1 g·kg^(-1)。黄土高原地区表土中焦炭和烟炱的平均值为0.51 g·kg^(-1)和0.19 g·kg^(-1),对比焦炭和烟炱的分布特征与含量关系可知,局地来源(生物质燃料燃烧和煤)是黄土高原黑碳的主要来源,不同类型的黄土由于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呈现焦炭含量由南往北逐渐减少的趋势;通过对有机碳、黑碳、焦炭和烟炱的相关性分析,进一步表明,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表土黑碳的含量和分布有显著性影响。
涂夏明曹军骥韩永明沈振兴王启元占长林
关键词:黄土焦炭烟炱
我国典型秸秆露天燃烧黑碳的高时间分辨率排放特征及其排放清单被引量:2
2019年
农作物秸秆燃烧是大气中黑碳(black carbon,BC)气溶胶的主要来源之一。目前农作物秸秆燃烧排放黑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离线样品分析获得的BC排放特征,缺少实时在线排放特征的研究。本研究收集了我国具有代表性的4种农作物秸秆(小麦秸秆、水稻秸秆、玉米秸秆和大豆秸秆),通过在实验室燃烧平台模拟农作物秸秆露天燃烧的过程,利用黑碳仪获得农作物秸秆燃烧过程中BC的实时浓度排放变化;利用质量重建,获得BC在线排放因子。结果表明:农作物秸秆在明燃过程中BC的排放因子较为稳定。通过平均排放因子的计算,获得小麦秸秆、水稻秸秆、玉米秸秆和大豆秸秆的BC排放因子分别为(0.32±0.05) g?kg^(-1)、(0.31±0.13) g?kg^(-1)、(0.31±0.09) g?kg^(-1)和(0.44±0.01) g?kg^(-1)。在排放因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作物秸秆露天燃烧量,最终建立了2015年我国省级(不含港澳台地区)典型农作物秸秆燃烧的BC排放清单。
王文杰田杰张勇张永刚王启元王启元韩永明
关键词:黑碳
一种能够进行自动过滤的扬尘颗粒物称量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进行自动过滤的扬尘颗粒物称量器,包括壳体、控制器、防尘盖、设置于壳体内的可开合挡板、电动网筛及电子感应秤以及用于驱动可开合挡板转动的驱动装置;防尘盖固定于壳体的顶部开口处,防尘盖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可...
王启元张倩胡敏赵思蕊赵子异李子易陈昱竹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