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刚

作品数:27 被引量:170H指数:8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卫生科技内设研究机构项目云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4篇中毒
  • 8篇中毒大鼠
  • 8篇急性百草枯
  • 8篇百草枯
  • 4篇血必净
  • 4篇乌司他丁
  • 3篇动脉
  • 3篇凝血
  • 3篇脓毒
  • 3篇脓毒症
  • 3篇急性中毒
  • 2篇心肺
  • 2篇心肺复苏
  • 2篇血管
  • 2篇容量反应性
  • 2篇软骨
  • 2篇抢救
  • 2篇抢救成功
  • 2篇抢救成功率
  • 2篇自体

机构

  • 14篇昆明医科大学
  • 11篇昆明医学院第...
  • 2篇昆明医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7篇王刚
  • 18篇陈安宝
  • 17篇胡强
  • 15篇赵群远
  • 13篇杨春燕
  • 7篇徐晓玲
  • 7篇陈嘉勇
  • 6篇段宇珠
  • 5篇万林骏
  • 5篇黄青青
  • 4篇梁道明
  • 4篇万晓红
  • 3篇廖庚进
  • 3篇刘欧亚
  • 2篇朱炜华
  • 2篇袁勇
  • 2篇王媛媛
  • 1篇王怡
  • 1篇苏美仙
  • 1篇陈时

传媒

  • 7篇浙江临床医学
  • 2篇实用医院临床...
  • 2篇中华危重病急...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液体复苏对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肾及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不同液体复苏对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肾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95例术后8 h内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平衡液组(醋酸林格液)、0.9%氯化钠溶液组、6%羟乙基淀粉氯化钠(HES) 130/0.4组。结果:羟乙基淀粉组AKI发病率(12.5%)相较于生理盐水(7.3%)、醋酸林格组(6.3%)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泌尿外科患者AKI发病率(11.1%)相较于肝胆外科(5.6%)、胃肠外科(6.5%)及其他科室(7.7%)升高(P<0.05);泌尿外科患者中,羟乙基淀粉组AKI发生率(17.5%)相较于生理盐水组(8.9%)、醋酸林格组(8%)升高(P<0.05);羟乙基淀粉组凝血功能示:入室6 h时APTT与0 h(入室时)、24 h相较均有显著延长,有统计学差异,(P<0.05);入室6 h及24 h时DD二聚体均较0 h(入室时)显著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生理盐水组凝血功能示:入室24 h时PT与0 h(入室时)相较显著延长,有统计学差异(P<0.05);入室6 h羟乙基淀粉组PT与APTT均较醋酸林格组显著延长,有统计学差异,(P<0.05);入室6 h生理盐水组PT较醋酸林格组显著延长,有统计学差异,(P<0.05);入室6 h羟乙基淀粉组DD二聚体较醋酸林格组显著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羟乙基淀粉组、醋酸林格、生理盐水组术后活动性出血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外科术后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使用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溶液及生理盐水扩容补液,并未增加患者肾损害的风险;2.外科术后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使用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溶液及生理盐水扩容补液对凝血功能有一定影响,但未导致术后出血风险增加;3.泌尿外科术后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急性肾损伤(AKI)风险较其他外科术后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高,且使用羟乙基淀粉溶液增加泌尿外科手术后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发生AKI的风险。
朱则文万林骏王刚廖庚进
关键词:羟乙基淀粉高氯凝血功能
毒蕈中毒88例诊治体会
2008年
王刚陈安宝胡强赵群远杨春燕
关键词:毒蕈中毒蕈类中毒野生蕈导泻
血液灌流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防治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治疗过程中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采用树脂或活性炭灌流器对136例患者进行189例次血液灌流治疗,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处理结果。结果血液灌流治疗中55例次出现并发症(29.10%)。并发症类型及发生率为:低血压26例(13.77%);留置导管处出血9例(4.76%);血流量不足或管腔堵塞6例(3.17%);鼻出血、咯血、上消化道出血6例(3.17%);穿刺时出血、血肿4例(2.11%);过敏反应2例(1.05%);灌流器凝血2例(1.05%)。136例患者中123例治疗后病情好转,7例因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6例自动出院,无一例因血液灌流治疗过程中发生并发症死亡者。结论在血液灌流过程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正确的处置方法,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抢救成功率。
胡强陈安宝洪霞杨春燕赵群远王刚
关键词:血液灌流并发症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对重症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分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2月至2022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ICU收治的ICU住院时间≥72 h且每日行床旁血管超声筛查的患者。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病、慢性合并症等基线资料,以及入ICU前和入ICU 24 h、48 h的凝血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单体(FM)、vWF、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ATⅢ)等。根据是否发生VTE〔VTE诊断:患者每日行床旁血管(双上下肢、内脏静脉)超声筛查,怀疑有血栓者由超声科医生复查确诊或肺动脉造影确诊〕将患者分为VTE组和非VTE组。采用PSM分析方法,以VTE组为基准,对年龄、是否有恶性肿瘤、是否有感染、是否合并糖尿病及入ICU前凝血指标进行1∶1匹配,得到组间协变量均衡的样本。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VTE发生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vWF对重症患者发生VTE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120例患者,其中18例(15.0%)入ICU后72 h内确诊发生VTE,102例(85.0%)在ICU内未发现血栓。PSM前,VTE组与非VTE组患者年龄、性别、合并恶性肿瘤和感染比例及凝血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SM后,成功匹配14对,两组间不平衡的协变量均达到均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ICU 48 h vWF是重症患者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OR)=1.165,95%可信区间(95%CI)为1.000~1.025,P=0.004〕。ROC曲线分析显示,入ICU 48 h vWF预测重症患者发生VTE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82,95%CI为0.618~0.945,P=0.007;当最佳截断值为312.12%时,敏感度为67.7%,特异度为93.0%。结论动态监测vWF有助于判断ICU患者发生VTE,入ICU 48 h vWF对VTE发生有一定预测价值。
岳锦熙万林骏王刚张瑞凌张小冉刘欧亚于晓帆黄青青任宗芳
关键词:静脉血栓栓塞症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自体骨髓浓缩物和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
2023年
目的通过临床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比较关节镜清理术(arthroscopic debridement,AD)联合骨髓浓缩物(bone marrow aspirate concentrate,BMAC)或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 rich plasma,PRP)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症状和功能改善以及软骨修复效果。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20年7月到2021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收治的单侧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62例,其中男29例,女33例;年龄18~65岁,平均(32.57±8.58)岁;平均身体质量指数(23.02±1.26)kg/m~2;国际软骨修复学会(international cartilage repair society,ICRS)分级,I级30例,Ⅱ级32例。临床试验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D+BMAC组22例,AD+PRP组18例,AD组22例。采用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和疼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s,NRS)评估症状及功能改善情况,采用膝关节MRI及磁共振软骨修复组织观察(magnetic resonance observation of cartilage repair tissue,MOCART)评分评估软骨修复效果。结果患者术后均获得12个月以上随访。三组患者术后Lysholm、Tegner及NRS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5),且术后1个月时改善最明显,术后3、6、12个月逐渐降低且仍优于术前。AD+BMAC组术后1、3、6个月的Lysholm、Tegner及NRS评分均优于AD+PRP组和AD组(P<0.05),术后12个月与AD+PR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仍优于AD组(P<0.05)。AD+PRP组术后1、3个月的Lysholm、Tegner及NRS评分均优于AD组(P<0.05),术后6、12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三组MOCART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AD,AD联合BMAC或PRP在缓解患者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方面更佳,均取得满意的短期疗效;AD联合BMAC的疗效更优于AD联合PRP,且作用持续时间更长。AD联合BMAC或PRP均能阻止膝关节损伤进一步恶化,但较单纯AD治疗在软骨修复方面无显著优势。
冯玉娇周田华李明军陈志安吕晓雨王刚徐永清谭洪波
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膝关节软骨损伤关节镜清理术
老年人急性药物中毒43例分析
2014年
本科2006年1月至2013年11月共收治78例因急性药物中毒住院的患者,其中年龄≥60岁的老年人43例(55.1%),年龄〈60岁的成人35例。老年人器官老化,功能低下, 对药物的耐受性差,伴发多种慢性疾病, 药物中毒后病情重,进展快,并发症多,治疗中面临着矛盾、困难,常危及生命。因此,作者分析老年人中毒的规律和临床特点,探讨老年药物中毒救治的规范流程和预防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报道如下。
杨春燕陈安宝赵群远胡强王刚段宇珠
关键词:急性药物中毒老年人抢救成功率器官老化慢性疾病中毒救治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乌司他丁对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是否具有治疗作用.方法 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Q组和UTI组3个组,每组24只,一次性以120mg/kg百草枯灌胃PQ组和UTI组大鼠建立中毒模型.2h后UTI组腹腔注射U...
王刚陈安宝胡强赵群远杨春燕徐晓玲陈嘉勇
肱动脉峰流速和下腔静脉内径变异率评估容量反应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肱动脉峰流速变异率(ΔVpeakbrach)、下腔静脉呼吸变异率(VIVC)对重症患者容量反应性判断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3 年6 月至2014 年12 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43 例...
朱炜华万林骏黄青青万晓红王刚苏美仙廖庚进
血必净对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炎性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观察血必净对百草枯急性中毒大鼠炎性因子的抑制作用。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中毒组和血必净组,分别在给药后6h、24h、72h三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每组8只大鼠,中毒组和血必净组一次性以120mg/kg百草枯灌胃,2h后血必净组腹腔注射血必净10ml/kg.对照组和中毒组腹腔注射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1次/d。于给药后6h、24h、72h取大鼠眼眶血,用酶联免疫(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8(IL-18)和IL.2。结果给药后6h中毒组血清TNF-α、IL-1β和IL-2较其他组明显升高(P〈0.05),而血必净组较中毒组明显降低(P〈0.05);给药后24h中毒组血清TNF-α、和IL-1β较其他组明显升高(P〈0.05),而血必净组TNF.a、IL-1β较中毒组明显降低(P〈0、05);给药后72h中毒组血清TNF-α仍较其他组明显升高(P〈0、05),血必净组TNF-α较中毒组明显降低(P〈0.05),而且IL-1β和IL-2已降至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血必净可以明显抑制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血清TNF-α、IL-1β和IL-2的释放,对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炎性反应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陈安宝梁道明胡强王刚赵群远杨春燕徐晓玲陈嘉勇
关键词:血必净百草枯中毒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2
老年人急性中毒10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老年人因各脏器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退行性改变,且常并存多种慢性内科疾病,老年患者急性中毒的临床特点与规律也和一般成年人有明显不同。为了更有效地提高老年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做好老年人中毒防范的宣传教育工作,现将本院收治的102例老年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陈安宝段宇珠胡强王刚徐晓玲杨春燕赵群远
关键词:急性中毒老年人慢性内科疾病宣传教育工作退行性改变抢救成功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