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亚平

作品数:18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北科技学院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文学
  • 5篇艺术

主题

  • 7篇文学
  • 3篇代文
  • 3篇当代文学
  • 3篇叙事
  • 3篇城市
  • 2篇电影
  • 2篇新中国
  • 2篇学史
  • 2篇曲艺
  • 2篇自我
  • 2篇文学史
  • 2篇小说
  • 1篇大系
  • 1篇旦角
  • 1篇导言
  • 1篇杜十娘
  • 1篇新世纪文学
  • 1篇新文学
  • 1篇新文学史
  • 1篇新中国成立

机构

  • 18篇湖北科技学院
  • 3篇中国艺术研究...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18篇王亚平
  • 3篇徐刚
  • 2篇徐刚

传媒

  • 10篇湖北科技学院...
  • 3篇电影文学
  • 2篇中国文学研究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求索
  • 1篇科学大众(智...

年份

  • 3篇2015
  • 9篇2014
  • 6篇201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年来反腐倡廉题材报告文学述评
2014年
近年来的反腐倡廉题材报告文学并不丰富,值得关注的是反映反腐新情况,比如审计工作等方面的报告文学作品。除此,各行各业的反腐情况也被众多作家写到了纪实性的作品之中,具有现实启示意义。总的来看,相对于现实的丰富多姿而言,报告文学创作的步伐似乎远远地落到了现实的后面,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报告文学的声誉。
王亚平
关键词:反腐倡廉报告文学
“进城”的冲突与“改造”的焦虑——《我们夫妇之间》及其批判的再阐释被引量:3
2013年
从乡村到城市,这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命题,也是社会主义革命遭遇城市"市民社会"的理论难题。就此,本文通过重读萧也牧的小说《我们夫妇之间》,就其论争和文本分析揭示"革命之后"社会主义城市的日常生活焦虑,在"进城者"("我的妻")与"返城者"("我")的意识形态冲突中呈现无产阶级面对"城市化"和"改造"的现代性矛盾与"焦虑"。
王亚平徐刚
关键词:《我们夫妇之间》乡村城市
《金陵十三钗》:创伤叙事与普世语法被引量:2
2014年
一直以来,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都是现代中国人一段无法化解的悲情。"南京"所裹挟的历史记忆不仅关乎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更是与普通民众的屈辱和愤怒紧密相连。张艺谋的电影《金陵十三钗》重提了有关南京的创伤叙事,它试图以"妓女抗日"的视角呈现战争中的人性之光,这位商业片的导演,有着极为明显的艺术野心,他迫切希望得到世界主流文化的承认,然而电影中的拯救主题因其过于普世主义的表达而流于片面。
王亚平
关键词:《金陵十三钗》创伤电影普世主义
乡村叙事的新变——浅论老村《骚土》
2015年
老村近两年大有被"重新发现"之势,在他的众多小说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长篇小说《骚土》。文章结合贾平凹《古炉》、《老生》等几部周边的作品,对这个小说进行简要的评述,阐释小说内在的复杂性。
王亚平刘荷花
关键词:乡村小说
五四纪念与新文学史的自我建构——《1917-1927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述评
2013年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良友图书公司编辑出版的《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是一部里程碑式的"奇书",而将该书各卷名家的导言集于一炉的《导言集》更是"精品中的精品"。《导言集》的编选既体现了五四一代人对"历史遗迹"行将消逝的焦虑,又是历史的参与者对新文学历史的一种自我建构,对后世的文学史书写产生了重要影响。
王亚平
关键词:新文学文学史《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
浅析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地位
2014年
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之间有着天然密切的联系,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资源,是小学生课外读物的主体,是小学老师的良师益友,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王亚平
关键词:儿童儿童文学小学语文
傻子、哲学家,以及小说的边界——劳马小说论
2013年
作为一位长期游离于主流文坛之外的作家,劳马的小说与既定的文学思潮、创作方式毫不相干。他的中长篇小说多写历史和不同人群的命运遭际,于反思之中传达难得的人生体验,在历史的荒诞与时代的变化中寄予饱含哲理热忱的文本深意;而短篇小说多写现实,往往叙述一个场景,在夸张和戏剧化的呈现之中,彰显讽刺与幽默背后的荒诞现实。这两者之间具有不同的美学风貌。
王亚平金高文
关键词:小说当代文学幽默
《人再囧途之泰囧》:“与傻瓜同行”的意义与启示被引量:1
2014年
作为一部典型的"公路电影",电影《人再囧途之泰囧》所创造的票房奇迹令人惊叹。电影"喜剧性"的生产机制来源于套用了非常流行的"与傻瓜同行"的故事模式。它一方面调用"傻瓜"的叙事模式,为作为主体的中产阶级提供了某种获取精神优越感的通道;它另一方面又设置了一个中产阶级精神疗救的主题,叙事在二者的张力之间抽离了故事的"现实性",从而提供了一种幻想的空间,实现了精神抚慰的功能。
王亚平
关键词:公路电影
试论1950至1970年代文学中的城市类型学
2014年
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现有的城市文学研究往往专注于1930、40年代和1990年代两个时段,多采用"城市形象"和"城市意象"的方法,从一种欧洲中心主义的"城市观念"入手,来争论当代中国是否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而1950至1970年代这段社会主义时期"文学中的城市"则研究相对欠缺。因此有必要试论一种"社会主义城市类型学",从而获得一种解读"社会主义文学"的"城市视角"。
王亚平徐刚
关键词:当代文学
“街道”的美学与政治学——《霓虹灯下的哨兵》与“城市行走”
2013年
街道是城市最喧嚣、流动性最大的部分,街道的景观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窗口。《霓虹灯下的哨兵》是一幕讲述"街道行走"的城市故事,从中可以体味解放后社会主义的文化矛盾和危机。面对资产阶级消费城市的诱惑,处于文化匮乏状态的无产阶级终究难以抵挡。这种致命的吸引构成了"革命之后"社会主义城市的焦虑所在。
王亚平徐刚
关键词:街道城市《霓虹灯下的哨兵》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