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东启

作品数:95 被引量:897H指数:17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基础研究重点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8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1篇天文地球
  • 6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8篇沉积物
  • 20篇长江口
  • 13篇通量
  • 12篇温室气体
  • 12篇污染
  • 12篇硝化
  • 12篇反硝化
  • 11篇土壤
  • 11篇重金
  • 11篇重金属
  • 8篇水界面
  • 8篇沉积物-水界...
  • 7篇排放通量
  • 7篇无机氮
  • 7篇N2O
  • 7篇
  • 6篇生态环境
  • 6篇
  • 6篇城市
  • 5篇渗滤

机构

  • 95篇华东师范大学
  • 13篇聊城大学
  • 6篇天津师范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上海师范大学
  • 2篇国家海洋局第...
  • 2篇枣庄学院
  • 1篇教育部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上海市农业科...
  • 1篇上饶师范学院
  • 1篇中国极地研究...
  • 1篇湖南省水利水...
  • 1篇自然资源部第...

作者

  • 95篇王东启
  • 70篇陈振楼
  • 36篇许世远
  • 21篇毕春娟
  • 17篇邓焕广
  • 11篇张菊
  • 9篇胡蓓蓓
  • 9篇王军
  • 8篇周栋
  • 7篇刘杰
  • 7篇李杨杰
  • 7篇孙玮玮
  • 6篇杨红霞
  • 5篇陈华
  • 4篇陈杰
  • 4篇史贵涛
  • 4篇刘耀龙
  • 4篇叶明武
  • 4篇程晨
  • 4篇杨龙元

传媒

  • 9篇环境科学学报
  • 5篇环境科学研究
  • 5篇地球与环境
  • 4篇土壤通报
  • 4篇城市环境与城...
  • 4篇长江流域资源...
  • 4篇海洋环境科学
  • 3篇地理学报
  • 3篇环境污染与防...
  • 3篇地球化学
  • 3篇环境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技...
  • 3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海洋科学
  • 2篇中国科学(B...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5篇2019
  • 6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12篇2015
  • 5篇2014
  • 7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12篇2009
  • 6篇2008
  • 8篇2007
  • 7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2
  • 1篇2001
9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典型潮间带沉积物-水界面无机氮源汇效应被引量:3
2018年
以中国东部沿海12个典型潮间带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模拟测定了潮间带沉积物-水界面硝酸盐(NO_3^-)和氨氮(NH_4^+)的源汇通量,分析了沉积物对上覆水体无机氮源汇效应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环境因子的影响.结果发现:(1)NO_3^--N的总通量范围是-2.91~3.34 mmol·(m^2·h)^(-1),NH_4^+-N的总通量范围是-4.36~2.34 mmol·(m^2·h)^(-1).12℃和35℃温度下,无机氮的平均值是-0.04 mmol·(m^2·h)^(-1),我国东部典型潮间带沉积物表现为氨氮和硝氮的有效汇库.(2)潮间带的硝氮和氨氮通量存在纬度分异.12℃时,纬度越高,氨氮硝氮通量值越大;25℃和35℃时,潮间带硝氮通量值大小随纬度的变化为,25°~35°N<15°~25°N<35°~45°N.而氨氮通量值,25°~35°N>15°~25°N>35°~45°N.(3)温度通过影响硝化反硝化的耦合作用影响无机氮通量.潮间带的NO_3^--N通量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15°~25°N和35°~45°N地区NO_3^--N通量随温度先升高再降低,25°~35°N地区NO_3^--N通量随温度一直减小.每个纬度区,温度越高,NH_4^+-N通量值越低.(4)上覆水体的盐度、沉积物总有机碳(TOC)、总氮(TN)含量,孔隙水氨氮、硝氮浓度,容重等环境因子对通量没有单一的显著影响,协同影响NO_3^--N、NH_4^+-N在潮滩沉积物水界面的空间分异.
聂家琴王东启陈杰陈杰陈杰李杨杰
关键词:潮间带温度
降雨对城市草坪温室气体源汇效应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利用静态箱法研究了夏季降雨对上海市城市草坪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晴天上海市城市草坪是N_2O和CO_2的源,CH_4的汇;降雨会削弱N_2O和CO_2排放,使得草坪由CH_4的汇转变为排放源。N_2O通量在晴天和雨后分别为1.37±3.47和1.06±2.67μmol/(m2·h),CO_2通量在晴天和雨后分别为13.33±8.59和6.46±2.61mmol/(m^2·h),CH_4通量在晴天和降雨后分别为-0.08±3.77和0.22±6.27μmol/(m^2·h)。明暗箱对比实验显示,草坪生态系统能有效缓解土壤对大气N_2O和CO_2的贡献。N_2O和CO_2通量与光合有效辐射和温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CH_4和二者相关性不显著。降雨通过降低光合作用和温度,间接削弱城市草坪CO_2和N_2O的排放。降雨可能通过提高含水率抑制城市草坪对CH_4的吸收,促进其排放。
常思琦王东启马燕婷曹琼珊俞琳陈振楼王建
关键词:温室气体城市草坪降雨
长江口崇明东滩潮间带温室气体排放初步研究被引量:18
2006年
采用原位静态箱法对长江口崇明东滩(CM)湿地3种主要温室气体CO2,CH4和N2O的排放、吸收通量进行现场测定。结果表明,春季(5月)崇明东滩湿地是大气CH4的排放源。中潮滩暗箱(CM-2b)CH4的排放通量为394.22μg/m2.h,明箱(CM-2w)为492.58μg/m2.h;低潮滩暗箱(CM-3b)CH4的排放通量为84.89μg/m2.h,明箱(CM-3w)为76.16μg/m2.h,植被和有机质含量的不同是造成中、低潮滩CH4通量差异的主要因素。中潮滩春季草的光和作用可以降低CO2和N2O的排放,明箱内表现为对CO2(-67.45 mg/m2.h)和N2O(-21.79μg/m2.h)的吸收,同时呼吸作用增加了潮滩-大气界面CO2和N2O的排放(CO2,730.27 mg/m2.h;N2O,109.72μg/m2.h)。而低潮滩(CM-3)表现为CO2和N2O的汇,但吸收的通量值较小。
杨红霞王东启陈振楼许世远
关键词:潮间带湿地温室气体
不同温度条件下徒骇河沉水植物腐烂对上覆水体中营养盐浓度的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通过实验室模拟方法,研究高、低温条件下徒骇河两种优势沉水植物腐烂对上覆水体中营养盐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菹草和金鱼藻的腐烂分解导致水体的pH值呈现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沉水植物腐烂分解使上覆水体中总氮、总磷浓度增加;在27℃下,上覆水体中的氮磷浓度均表现为上升→下降趋势;而在10℃下,上覆水体中的氮浓度持续上升,磷浓度表现为上升→下降趋势,在低温条件下氮磷含量的累积均明显高于高温条件。
张菊邓焕广王东启孙钦鑫韩勇
关键词:沉水植物营养盐
改造滤岸对城市降雨径流中氮磷去除的中试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选择煤渣、锯末、沸石、麦饭石、土壤和马尼拉草构建了城市河岸带改造滤岸中试模型,并对其去除城市降雨径流中氮磷污染物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造滤岸对表面径流和下渗径流中NH4+-N和TP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和较强的去除能力;NH4+-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6.5%和83.7%,T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2.6%和96.2%,出水水质分别可达国家地表水Ⅳ类和Ⅲ类水标准,模型稳定后对表层径流和下渗径流中TN的去除率可达20%左右;模型对NH4+-N、TN和TP的处理负荷分别为634.1~1114.5mg·m-·2h-1、102.2~594.2mg·m-·2h-1和20.6~209.0mg·m-·2h-1,表面径流大于下渗径流.模型内碳源(锯末)以及其他介质的添加虽然能够提高氮的转化能力,但也会影响模型对TN的去除率;下凹断面和末端断面对氮磷的去除率和去除负荷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随着模型的稳定其差异逐渐降低.模型对氮磷的处理负荷与入水氮磷浓度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模型具有一定的抗冲击能力.
邓焕广王东启陈振楼周栋陶征楷张菊
关键词:降雨径流
东平湖菹草腐烂分解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被引量:43
2013年
于2011年6月—7月在现场采用网袋法研究了东平湖沉水植物菹草的分解失重和营养元素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菹草在0~14d腐烂分解较快,40d可分解约80%的生物量,年残留率为5.0%,与一次指数模型相比,二次指数模型Wt/W0=0.785e-0.386t+0.215e-0.004t(R2=0.876)能更好的描述菹草分解失重动态.菹草残留物中各营养元素的损失与干重衰减不同步,C、N、S含量在1~20d内表现为上升,20~30d显著下降,30~40d略有增加但变化较小;P含量在1~6d显著下降,随后呈缓慢上升趋势.菹草各营养元素的累积释放率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在14d和25d达到峰值,在腐烂初期(0~8d)表现为P>S>C>N,8d后(10~40d)表现为P>C>S>N.各营养元素的释放主要集中在菹草腐烂分解的前期(0~14d),初步估算东平湖内该期间C、N、S、P的释放量约为12510t、1187t、147t和235t,相当于水中C、N、S、P分别增加约29.9、2.84、0.35、0.56mg·L-1,易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东平湖菹草年残留量约为2090t(干重),约占东平湖沉积通量的0.6%,对湖泊的填平作用较小.
张菊邓焕广吴爱琴陈诗越王东启
关键词:菹草腐烂分解营养元素环境影响
长江口崇明东滩沉积物反硝化作用研究被引量:28
2006年
选择长江河口崇明岛东部潮滩为典型研究区域,从2003年7月到2004年7月在崇明东滩(CM)进行了隔月采样,研究表明水体自身N_2O产生速率很低,沉积物是上覆水体N_2O的来源,沉积物中N_2O产生速率在-0.08~1.74μmolN.m^(-2).h^(-1)之间,夏季是N_2O产生速率较高的季节.不同潮滩部位N_2O产生速率的差异,以及N_2O产生速率与反硝化速率、温度、溶解氧的相关关系表明中潮滩(CM-2)沉积物反硝化作用可能是N_2O的主要产生源,低潮滩(CM-3)沉积物中N_2O来源于氮素循环的多个反应过程.冬季和夏季是潮滩沉积物反硝化作用较强的季节,晚秋(11月)、初春(3月)反硝化速率相对较低,潮滩沉积物反硝化速率季节变化较大(1.12~34.09μmolN.m^(-2)·h^(-1))、温度、溶解氧以及二者的共同作用是影响潮滩沉积物反硝化作用进行的显著因素.
王东启陈振楼许世远胡玲珍王军
关键词:长江口潮滩沉积物反硝化N2O
长江口及其滨岸沉积物-水界面N的交换通量与影响机制研究
王东启
关键词:沉积物交换通量
一种用于收集水-气界面气泡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收集水‑气界面气泡的装置,包括漏斗、针筒、浮力板、绳索及PVC管,本实用新型采用漏斗、针筒及浮力板的结构,将漏斗倒置浸在水体内,利于浮力板保持漏斗在水体内的平衡,将水域沉积物中水气界面产生的气泡经...
王东启陈姝沈琦陈杰孙小静
文献传递
上海城市河岸带对降雨径流氮垂直去除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在上海市城市河岸带人工绿地建设了微区径流场,进行了5次模拟降雨径流实验,研究了人工绿地岸带下渗流中氮浓度和去除率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人工绿地岸带对垂直下渗流中氮有显著的净化作用,且主要集中于土壤的0~30cm以内,TN和NH4+去除率在39.9%和39.8%以上,NO3-+NO2-去除率除11月为负值外,其余月份均在10.0%以上;在30~60cm深度,由于土壤氮的析出导致径流中氮浓度增加,去除率降低;而60~90cm深度的去除率增加。径流场内下渗流中氮浓度具有明显的水平空间变化,随距入水端距离的增加,30cm深度下渗流中氮浓度先上升后下降;人工绿地岸带对下渗流中氮的净化作用均随淹水时间的延长呈降低趋势,且季节变化明显,在10月和4月具有较高的去除率,0~30cm内TN、NH4+和NO3-+NO2-的去除率可分别达63.5%、89.1%和41.6%以上。
邓焕广王东启陈振楼周栋张菊
关键词:降雨径流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