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皞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6篇离子
  • 5篇离子对
  • 5篇金属
  • 5篇金属离子
  • 5篇金属离子对
  • 5篇骨细胞
  • 4篇无菌
  • 4篇无菌性
  • 4篇无菌性松动
  • 4篇成骨
  • 4篇成骨细胞
  • 3篇人工关节
  • 3篇关节
  • 3篇磁场
  • 2篇单核
  • 2篇凋亡
  • 2篇生物学
  • 2篇生物学影响
  • 2篇细胞凋亡

机构

  • 7篇南昌大学第一...
  • 5篇南昌大学
  • 1篇江西省安义县...

作者

  • 8篇熊皞
  • 7篇戴闽
  • 5篇周通华
  • 4篇邹文楠
  • 3篇詹平
  • 2篇程细高
  • 2篇付文锋
  • 2篇陈锐
  • 2篇付文峰
  • 1篇帅浪
  • 1篇张斌
  • 1篇严小青
  • 1篇熊平

传媒

  • 2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生物骨科材料...
  • 1篇国际骨科学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6篇2011
  • 2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静磁场作用下金属离子对成骨细胞的毒性被引量:1
2011年
背景:体内体外实验研究证明,静磁场具有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及骨形成的作用。目的:观察静磁场作用下金属离子对成骨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将CoCl2粉末与CrCl3粉末溶于无菌注射用水配制成CoCl2溶液和CrCl3溶液,将金属离子Co2+、Cr3+分别与小鼠颅骨成骨细胞(MC3T3-E1)在不同的磁场强度(1,10,100mT)下共培养。实验分4组:设Co2++Cr3+组(对照组)和Co2++Cr3+分别+1,10,100mT组。结果与结论:恒磁场作用下的成骨细胞呈现更加成熟的形态学特征,Co2+、Cr3+金属离子对成骨细胞MC3T3的毒性明显降低;同时G2M(分裂期)分布比例明显增加,细胞停滞在G0G1(休眠期)的比率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场强磁场加载后,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增强(P<0.05)。提示一定强度的静磁场可拮抗Co2+、Cr3+金属离子对成骨细胞的毒性作用。
周通华戴闽程细高詹平熊皞邹文楠严小青
关键词:静磁场成骨细胞金属离子无菌性松动体外实验
RANK/RANKL/OPG系统与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被引量:6
2011年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临床上治疗各种终末期关节疾病最常用的有效方法,但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常影响其远期疗效。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人工关节周围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是导致人工关节松动的主要原因。近年许多研究表明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RANK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系统与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有密切关系,在体内受多种促骨激素和细胞因子的直接或间接作用,调控RANKL-OPG比值,介导破骨细胞分化、活化和凋亡,从而影响骨代谢。该文就RANK/RANKL/OPG系统功能、磨损颗粒对其作用及其基因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熊皞戴闽
关键词:RANKRANKLOPG破骨细胞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
金属离子对成骨细胞生物学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金属Co2+、Cr3+离子对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的表面超微结构、凋亡、细胞周期以及在Co2+、Cr3+离子刺激下对成骨细胞分泌ALP(碱性磷酸酶)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成骨细胞。扫描电镜检测细胞形态学表面超微结构,Annexin V-AITC/PI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ELISA(酶联免疫分析)法对培养上清液ALP含量进行检测。[结果]Co2+Cr3+金属离子明显促进MC3T3凋亡,且在24 h凋亡率最高;同时G2M分布比例明显降低,细胞停滞在G0G1期的比率明显增多;小鼠ALP Elisa试剂盒实验的OD值明显下降;扫面电镜照相显示细胞形态学表面超微结构有明显差异。[结论]Co2+、Cr3+离子对成骨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有明显影响,抑制其增殖使细胞大部分处于休眠期(G0G1期),同时增加其凋亡率,并可抑制成骨细胞释放ALP。
戴闽周通华熊皞邹文楠詹平付文峰
关键词:金属离子成骨细胞细胞凋亡率碱性磷酸酶
金属离子对成骨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分布及ALP分泌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金属磨损产物对人工关节的无菌性松动有影响,通过观察Co2+、Cr3+对小鼠成骨细胞凋亡、细胞周期以及在离子刺激下对成骨细胞分泌ALP的影响,为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溶解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培养小鼠颅骨成骨细胞MC3T3-E1至第3~5代,调整细胞密度至5×105个/mL,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将细胞分为两组。实验组:成骨细胞于含10%FBS的α-MEM培养基中培养,待细胞完全贴壁后,加入CoCl2与CrCl3混合溶液;对照组:成骨细胞于含10%FBS的α-MEM培养基中培养。于培养12、24、48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周期分布,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ALP含量。结果培养12、24、48h,实验组凋亡率分别为13.90%±0.52%、14.80%±0.41%、13.40%±0.26%,对照组分别为8.56%±0.31%、8.19%±0.24%、2.15%±0.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实验组细胞G2M期分布比例明显较对照组降低,G0G1期分布比例较对照组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12、24、48h,实验组ALP含量检测吸光度(A)值分别为0.955±0.052、0.624±0.041、0.498±0.026,对照组分别为1.664±0.041、1.986±0.024、2.192±0.04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2+、Cr3+对成骨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有明显影响,抑制其增殖,使细胞大部分处于G0G1期,同时增加其凋亡率,抑制成骨细胞释放ALP。
戴闽周通华熊皞邹文楠詹平付文峰
关键词:假体无菌性松动金属离子成骨细胞细胞周期分布细胞凋亡ALP
金属离子对人工关节松动影响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腐蚀磨损等产生的金属离子钴(Co2+)、铬(Cr3+)对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影响,以寻求防治假体周围骨溶解的方法。方法体外培养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用Co2+、Cr3+分别干预单核/巨噬细胞,将细胞分为3组:阴性对照组为单纯单核/巨噬细胞,铬离子组为单核/巨噬细胞+500mg/LCr3+,钴离子组为单核/巨噬细胞+10mg/LCo2+。分别在12h、24h、48h用MTT方法检测三组细胞活性及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单核/巨噬细胞表面RANKmRNA的表达量。结果 MTT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钴离子组和铬离子组中的单核/巨噬细胞在12h、24h、48h的细胞活力明显下降。(RT-PCR)方法测定钴离子组和铬离子组中的单核/巨噬细胞RANKmRNA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在12小时表达均增强(<0.05),24小时均达到高峰(<0.05),48小时相对24h表达都有所下降(﹤0.05)。结论钴离子和铬离子对单核/巨噬细胞有细胞毒性,且能够诱导单核/巨噬细胞RANKmRNA的表达,从而加重假体周围骨溶解和假体松动。
陈锐戴闽熊平周通华熊皞付文锋
关键词:金属离子无菌性松动RANK
静磁场作用下金属离子对成骨细胞的生物学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静磁场(SMF)作用下金属离子对成骨细胞的毒性影响,寻找防治假体周围骨溶解的理论依据。方法:将CoCl2粉末与CrCl3粉末溶于无菌注射用水配制成CoCl2溶液和CrCl3溶液,将Co2+、Cr3+分别与小鼠颅骨成骨细胞(MC3T3-E1)在不同的磁场强度下共培养。将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及3个实验组,各实验组分别放入1、10和100mT的磁场中,培养12、24和48h。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及形态特征。扫描电镜检测成骨细胞表面超微结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对培养上清液碱性磷酸酶(ALP)含量进行检测。结果:静磁场作用24h后的成骨细胞呈现更加成熟的形态学特征,不同强度静磁场加载组的成骨细胞细凋亡率除1mT组在12和24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组不同时段凋亡率均小于对照组。100mT组ALP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静磁场作用下Co2+、Cr3+金属离子对成骨细胞的毒性作用会明显减低,为磁场疗法防治假体周围骨溶解提供了实验依据。
戴闽周通华程细高熊皞邹文楠黄小琴
关键词:电磁场成骨细胞假体失效
静磁场对钴、铬离子作用下成骨细胞活力及其分泌RANKL、OPG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静磁场作用下金属Co2+、Cr3+离子对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细胞活力及其对成骨细胞分泌RANKL、OPG的影响,探讨静磁场作用下金属离子对成骨细胞的影响,寻找防治假体周围骨溶解的新方法。   方...
熊皞
关键词:钴离子铬离子静磁场骨保护素
金属离子刺激单核-巨噬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的研究
2010年
目的:探讨Cr3+、Co2+对体外培养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的细胞毒性以及刺激单核-巨噬细胞表达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RANK)在人工关节术后引起骨溶解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在体外培养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用Co2+、Cr3+分别干预单核-巨噬细胞,不同时间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其细胞活性。将细胞分为5组,A组为单纯单核-巨噬细胞,B组为单核-巨噬细胞+500mg/LCr3+,C组为单核-巨噬细胞+500mg/LCr3++20μmol/LSP600125,D组为单核-巨噬细胞+10mg/LCo2+,E组为单核-巨噬细胞+10mg/LCo2++20μmol/LSP600125。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在24h、48h检测各组细胞的RANK mRNA的表达量。结果:与A组相比,B组和D组单核-巨噬细胞的细胞活力明显下降。在24h、48h时,Co2+和Cr3+均能刺激单核-巨噬细胞使其细胞RANK mRNA表达量增强(P<0.05),且SP600125可抑制Cr3+、Co2+刺激的单核-巨噬细胞RANK mRNA表达(P<0.05)。结论:金属离子对单核-巨噬细胞有细胞毒性,且能够诱导单核-巨噬细胞RANK mRNA的表达,此外JNK通路参与金属离子刺激单核-巨噬细胞表面RANK的表达。
陈锐戴闽帅浪张斌付文锋熊皞
关键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NF-ΚB人工关节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