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志明

作品数:13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性别
  • 3篇叙事
  • 3篇种族
  • 3篇主义
  • 2篇叙事策略
  • 2篇朱厄特
  • 2篇小说
  • 2篇罗曼司
  • 2篇进化论
  • 2篇跨国主义
  • 2篇华顿
  • 2篇霍桑
  • 2篇红字
  • 2篇《红字》
  • 1篇帝国
  • 1篇帝国主义
  • 1篇叙事视角
  • 1篇学者
  • 1篇亚裔
  • 1篇殖民主义

机构

  • 13篇北京外国语大...
  • 1篇北京语言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加州大学
  • 1篇台湾中央研究...

作者

  • 13篇潘志明
  • 1篇赵文书
  • 1篇郭英剑
  • 1篇张龙海
  • 1篇蒲若茜
  • 1篇王凯
  • 1篇程爱民
  • 1篇石平萍
  • 1篇陆薇
  • 1篇刘葵兰
  • 1篇郭棲庆
  • 1篇李有成

传媒

  • 5篇外国文学
  • 2篇国外文学
  • 2篇外国文学评论
  • 1篇当代外国文学
  • 1篇江南
  • 1篇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伊迪丝·华顿的去帝国文本
2016年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研究者指责伊迪丝·华顿的帝国情感和其作品的帝国主义美学。诚然,华顿的作品中的人物活动往往有着帝国扩张和殖民活动的时代背景,但就其想象性小说作品而言,华顿并非一位帝国主义小说家。即使在那些与帝国和殖民有着各种关联的作品中,帝国实践和殖民活动也仅仅是缺场的历史背景或场外情节。实际上,华顿的想象性小说作品不仅是不写帝国和殖民的去帝国文本,而且还可能隐含着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批判。
潘志明
关键词:帝国主义殖民主义
伊迪丝·华顿是种族主义作家吗?--以《欢乐之家》为例
2016年
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者一再指责伊迪丝·华顿是一位种族主义作家,但这样的指责值得商榷:一则华顿熟悉并推崇的达尔文进化论,特别是达尔文有关人类种族起源的论述,并不支持种族主义;二则批评者往往以《欢乐之家》中的白人种族至上主义和反犹主义观念为文本依据批评华顿的种族观念,但这样的文本依据反映的并非华顿本人的种族观念,事实上,《欢乐之家》中的种族主义观念应该是华顿试图通过人物刻画和情节安排所要质疑和对抗的对象。
潘志明
关键词:《欢乐之家》种族主义反犹主义进化论叙事视角
从《牡丹亭》到《牡丹之恋》——兼论邝丽莎的呈现式中国文化书写模式被引量:3
2018年
邝丽莎的历史小说《牡丹之恋》以大量中国古典文献为素材描写了三妇合评《牡丹亭》的故事,但该作品并没有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梳理了作品再现和虚构三位评点者的故事中所用到的中国古典文献,并据此认为《牡丹之恋》之所以迥异于其他当代华裔美国文学作品,原因并不在于虚构,而在于中国文化在作品中的地位。当代华裔美国作家把中国文化作为协商对象讲述美国故事,是对中国文化的逆写。相反,邝丽莎以历史视角讲述了真正的中国故事,采用的是呈现式中国文化书写,而这正是中国文化走出去所需要的中国文化书写模式。
潘志明
跨国主义被引量:4
2020年
跨国主义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有关这一现象的理念和立场。跨国主义社会现象指的是由跨国实践参与者建立起来的把不同民族国家边界之内的人们联系在一起的多重社会网络,特别是全球化语境和当代技术条件下人员、资本、技术、思想跨越民族国家边界及其控制的流动。作为理念和立场的跨国主义是1990年代以来席卷人文社会学科的一个核心学术议题,它把当代跨国社会现象概念化,强调放弃民族主义的分析框架,在全球场域内考察人们的社会实践。跨国主义文学研究起源于美国研究的跨国转向:它弃置文学史的民族主义叙事,把作家和作品置于跨国、跨地域的网络之中,关注其跨国想象,揭示文学中的跨国互动。
潘志明
关键词:跨国主义民族主义
跨国主义亚裔美国文学批评之我见被引量:6
2012年
近年来,批评界普遍认为,亚裔美国文学反映了亚裔美国经验的跨国主义本质,因而批评者也理应用跨国主义的视角解读亚裔美国文学。本文对这一观点提出质疑,认为就当代华裔美国文学而论,华裔美国经验的历史形态和文学想象之间是断裂的。尽管华裔美国历史具有明显的跨国网络和联系特征,但华裔美国文学想象总体上展现的却是移民意识。因此,至少就当代华裔美国文学而言,跨国主义亚裔美国文学批评本质上似乎是缺乏批评对象而且是不合法的批评话语。
潘志明
关键词:跨国主义
薇拉·凯瑟《尖枞树之乡》评价之流变考被引量:1
2011年
凯瑟倒置了朱厄特有关速描和小说的看法,把速描的地位抬高到小说之上,并以此为依据认为朱厄特的速描作品《尖枞树之乡》与《红字》以及《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一样是可能具有长久生命力的作品。长久以来,研究者不仅没有对凯瑟的观点提出质疑,而且还误解了凯瑟的原意,并忽视了该评价与商业操作之间的关系,没有注意到凯瑟最终因个人观念的变化和时世变迁而放弃了当初她对《尖枞树之乡》的评价。
潘志明
关键词:凯瑟朱厄特小说
遗传·变异·性别——朱厄特小说中的达尔文进化论被引量:1
2013年
朱厄特在众多的作品中从进化论的视角审视人和社会,特别是性别和种族问题,但批评者很少注意到这一点。就性别问题而言,朱厄特不仅看到了进化论关注的人的生物属性之中的积极的性别含义,而且也意识到达尔文有关男女差别的解释之中所隐含的消极内涵。正因为如此,朱厄特在其小说作品中试图以人的生物性取代人的社会性,认为女性应当是"自然进程和变异的结果",但与此同时她又质疑进化论所隐含的性别话语,强调女性具有与男性一样的天赋。
潘志明
关键词:进化论性别
新世纪的美国及海外华裔文学被引量:4
2018年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和中国在经济以及文化上的全面崛起,海外华裔文学尤其是美国华裔文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与转向,迎来了-个崭新的发展时期.与美国及海外华裔文学求新、求变的趋势相比,美国及海外华裔文学的研究还存在发展相对滞后的缺陷.本期“非常观察”特约青年学者王凯先生,由他邀请来自海内外的12位相关专家、学者以及作家,就这个话题展开各自的思考和观察.
王凯郭英剑张敬珏李有成程爱民赵文书陆薇陆薇蒲若茜潘志明刘葵兰张龙海石平萍
关键词:美国华裔文学青年学者
再析《我弥留之际》中的本德仑一家被引量:6
2007年
长久以来,对福克纳的小说《我弥留之际》中人物的评论,尤其是对本德仑一家的评析,呈现出一高一低两种倾向。低的倾向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蔑视他们,夸大小说人物的不足,把他们贬为"白人垃圾"并给予无情批评;高的倾向则拔高小说人物,把超越现实可能的哲理赋予小说人物,颂扬"贫穷的白人"的普遍人性价值。然而,不管我们是否把《我弥留之际》作为一部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品,对小说人物的评析都必须以人物生活的现实为基础。就此而言,把《我弥留之际》的人物评析建立在小说文本所提供的人物的现实生活基础之上,并把它置于当时城乡矛盾的历史语境中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该文本,还小说人物以真实面目。
郭棲庆潘志明
关键词:福克纳《我弥留之际》文本
含混:《红字》的内在叙事策略被引量:11
2007年
批评界经常用含混一词来说明《红字》道德价值的多义性或含糊性。然而,从叙事上看,含混是霍桑故意借助于各种叙事策略给读者所造成的假象。本文认为,由于霍桑深知《红字》离经叛道的爱情主题与当时的道德价值观念格格不入,所以他在叙事上采用再现式叙事、虚拟叙事、历史叙事等手段,把叙事责任转嫁给小说中的人物或虚构的叙事人,既达到了表达非正统的道德价值观念的目的,又使叙事人免受道德谴责。
潘志明
关键词:霍桑《红字》含混叙事策略历史叙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