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滕锐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 2篇艺术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学

主题

  • 3篇新媒体艺术
  • 3篇审美
  • 3篇媒体艺术
  • 2篇新媒体
  • 2篇艺术
  • 2篇艺术审美
  • 2篇媒体
  • 1篇倒退
  • 1篇新媒体传播
  • 1篇新媒体平台
  • 1篇新闻
  • 1篇信息来源
  • 1篇智能感知
  • 1篇中国电视
  • 1篇审美认知
  • 1篇审美研究
  • 1篇审美因素
  • 1篇实践存在论
  • 1篇实践存在论美...
  • 1篇数据新闻

机构

  • 7篇东北师范大学
  • 2篇吉林大学

作者

  • 7篇滕锐
  • 2篇李志宏

传媒

  • 2篇文艺争鸣
  • 1篇当代电视
  • 1篇传媒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传统旋涡纹饰“中和”造型思想探述
任何设计思想的演变与传承,总需要有特定的存在环境和土壤,设计理念与价值取向,也必须由特定的内在文化蕴性和外在的功利目的来决定的。装饰艺术是人类特有的艺术形式与人文现象,是社会和人类自身行为发展和进步的标志,中国传统装饰艺...
滕锐
关键词:和谐美装饰艺术
文献传递
从“亚审美性”看新媒体艺术审美嬗变及发展趋势被引量:5
2018年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意义上的艺术边界正在被逐渐打破,艺术表现形式相互融合与渗透的趋势日益加强。新媒体艺术不仅是对艺术媒介表现形式的数字化呈现,更为重要的价值在于探索数字化艺术媒介载体的新形态,以及这种新数字化艺术形态所带来的审美认知方式创新。新媒体艺术除具有以往艺术活动的审美经验与创作原则外,其自身的数字化艺术形态与媒介载体性的艺术表达都区别于以往的艺术活动,拓展了人们对于艺术审美性的认识维度。新媒体艺术的"亚审美性"特征,可具体理解为艺术表达的载体融合、艺术传播的跨媒介融合。从媒介特性与审美个体感知的关系来看,新媒体艺术实现了审美表现的感知性、审美体验的智能化以及审美关系的传受融合这三方面的审美方式转变。新媒体艺术所具有的审美发展新趋势,具体表现为审美对象构成的数字媒介化、审美信息构建的感知延展和审美认知体验的智能化等方面。
滕锐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审美研究数字媒介智能感知
我国新媒体平台数据新闻的实践被引量:3
2016年
数据新闻是以新闻为核心,运用可视化手段及数据驱动生产新闻的方式制作而成的。数据新闻增强了新闻的交互性,并且还带有一定的预测性功能,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相比传统的传播平台,新媒体传播平台能够为数据新闻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我国数据新闻起步相对较晚,但是随着新媒体平台的快速发展,其在新媒体平台上的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滕锐
关键词:新媒体平台新媒体传播可视化设计新媒体艺术
“亚审美性”——新媒体艺术审美认知特征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在传统艺术研究中,审美性因素与非审美性因素常常是相互对立的;审美性的提高意味着非审美性的降低。而新媒体艺术的审美带有强烈的“具身性”特征,可以包括一些非审美因素。具身性的非审美因素被囊括进审美场域之后,就具有了“亚审美性”的特征;可以加深审美的认知体验效果,强化审美过程中的快感信息,对美感的生成产生叠加性作用。亚审美性因素往往借助于智能化数字媒体技术得以实现,注重多感觉通道的审美信息来源,强调审美个体的具身性参与感,同艺术审美对象产生交互性的认知体验反应。
滕锐李志宏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数字媒体技术审美因素信息来源
2019年中国电视综艺节目观察被引量:1
2020年
2019年中国电视综艺节目注重现实生活属性和节目品质的提升,在节目理念上强化节目精神内核,在内容形式上不断拓展题材表现领域和垂直深耕内容生产,在节目功能上日益贴近现实生活、强化社会服务。
滕锐郭东颖
建构科学化的新媒体艺术审美研究模式
“在对艺术形式分析时,不仅应该阅读一般的理论书籍,而且还要仔细观察那些具体体现了这些理论原则的艺术作品,此外还要往返于概念和实例之间,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新媒体艺术审美研究应该更加关注审美的认知性研究,注重传统经典学学...
滕锐
关键词:艺术审美新媒体
难以否认的美学倒退走向--对实践存在论美学自我辩解的评析被引量:4
2013年
近年来,实践存在论美学张扬“创新”和“突破”的力度很大,很自然地受到了较多的关注。我们在认真研究之后发现,这一理论其实不是创新而是倒退。如果把倒退当作创新,并且将其理论贯穿在高校教材中广为传播,客观上就有误人子弟的可能。如果是看不出来倒也罢了;既然已经发现了,就有义务、有责任讲出来供学界参考。任何学术问题都是可以讨论的。我们赞成朱志荣教授的见解:“不能把自己牵强附会的推论强加给别人,而应该摆事实、讲道理。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地推动美学学科的健康发展”。
李志宏滕锐
关键词:实践存在论美学倒退辩解否认牵强附会美学学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