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对宫外孕患者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57例宫外孕患者,其中30例宫外孕患者给予硬膜外阻滞麻醉,27例宫外孕患者给予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并观察所有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手术后,患者未出现并发症,无一例死亡,出血量Ⅰ级40例,占70.18%;出血量Ⅱ级10例,占17.54%;出血量Ⅲ级6例,占10.53%;出血量Ⅳ级1例,占1.75%。手术前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为(81.21±9.02)mm Hg(1 mm Hg=0.133 k Pa),心率(HR)为(88.10±23.41)次/min;手术后患者的MAP为(83.14±8.11)mm Hg,HR为(89.42±11.02)次/min,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需要做急诊手术的宫外孕患者来说,合理有效的麻醉方式能为患者减轻疼痛,减少出血量,同时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目的:探究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效果。方法:在本院妇产科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接收的分娩产妇中随机选出9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全部产妇均接受剖宫产术,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将产妇分入到观察组和对照组中,每组45例。对照组产妇给予罗哌卡因麻醉,观察组产妇给予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值。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短且麻醉维持时间长(P<0.05);在VAS评分上,手术结束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 h,观察组产妇的VA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在麻醉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8.89%低于对照组的24.44%(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5 min Apgar评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麻醉后5、10、30 min血压显著低于基础值(P<0.05),心率显著加快。观察组各时间点血压、心率较基础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中效果确切,能取得较好的麻醉镇痛效果,且对产妇的影响小,能保证手术的顺利开展,并促进产妇术后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目的探讨回收式自体输血联合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预置术对出血高危患者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3年5月的162名进行剖宫产的出血高危患者,根据输血方式适应证不同分为A、B、C 3组,每组各54例。A组采用异体血输入,B组采用自体血输入,C组采用自体输血联合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预置术。结果术中出血量(1600 mL vs 1500 mL vs 800 mL)、术后住院时间(7 d vs 7 d vs 6 d)和手术时间(107 min vs 104.50 min vs 77 min)C组均低于A、B 2组(P<0.05),A、B 2组比较无差异(P>0.05);C组输入自体血量低于B组(525.5 mL vs 261 mL,P<0.05)。C组异体红细胞的输入占比低于A组(22.22%vs 100.00%,P<0.0167);C组血浆的输入占比低于A、B 2组(18.50%vs 66.70%/18.50%vs 44.40%,P<0.0167);C组凝血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A组(7.41%vs 25.93%,P<0.0167);C组子宫切除发生率低于A组(1.85%vs 16.67%,P<0.0167),A、B 2组比较无差异(16.67%vs 11.11%,P>0.0167)。结论在出血高危患者剖宫产术中采用回收式自体输血联合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预置术效果理想,能明显减少术中失血量、术中自体血回输量、异体红细胞和血浆成分的输入量,同时减少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此外,还改善凝血功能和子宫切除情况,有利于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和促进早期康复,且一定程度保留患者生育能力,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