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洪卫

作品数:12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江阴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切除
  • 3篇内障
  • 3篇慢性
  • 3篇合并白内障
  • 3篇白内障
  • 2篇悬吊
  • 2篇悬吊式
  • 2篇眼合
  • 2篇手术
  • 2篇切除术
  • 2篇青光
  • 2篇青光眼
  • 2篇青光眼合并白...
  • 2篇人工晶状体
  • 2篇小梁
  • 2篇小梁切除
  • 2篇慢性泪囊炎
  • 2篇晶状体
  • 2篇晶状体玻璃体
  • 2篇晶状体玻璃体...

机构

  • 12篇江阴市人民医...

作者

  • 12篇洪卫
  • 3篇徐柒华
  • 3篇陈惠英
  • 2篇朱建刚
  • 1篇石龙华
  • 1篇徐武平
  • 1篇黄勤珍
  • 1篇顾影宇

传媒

  • 6篇国际眼科杂志
  • 2篇医学理论与实...
  • 2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5篇2012
  • 1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翼状胬肉与屈光状态的分析被引量:1
2003年
翼状胬肉为眼科常见病.患者常因睑裂部长翳影响美容而就诊.笔者2000年4月~2001年2月对104例128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的屈光状态进行了检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洪卫
关键词:翼状胬肉屈光状态远视
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悬吊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悬吊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技巧及疗效。方法:对17例(17眼)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患者行悬吊式人工晶状体植入,其中一期植入7例,二期植入10例,探讨手术技巧、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3~6个月。结果:17例均一次悬吊成功,术后人工晶体正位。2例玻璃体腔积血,1例角巩膜切口漏,3例一过性高眼压。17眼最终视力明显提高。结论: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悬吊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安全有效,应注意术中技巧,一期手术应掌握手术适应证。
洪卫陈惠英徐柒华
关键词:晶状体玻璃体切除
晶状体玻璃体切除联合悬吊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晶状体脱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晶状体玻璃体切除联合悬吊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例(7眼)晶状体玻璃体切除联合悬吊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探讨手术技巧、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3~6个月。结果:7例均一次悬吊成功,术后人工晶体正位。术后视力明显提高,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晶状体玻璃体切除联合悬吊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安全有效,但应注意术中技巧,掌握手术适应证。
洪卫朱建刚徐柒华
关键词:晶状体玻璃体切除人工晶状体悬吊式晶状体脱位
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治疗PACG合并白内障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急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 方法: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23例24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11例12眼,进行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均一期植入人工晶状体。 结果:术后随访1mo,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组术前平均眼压30.68±7.60mmHg,术后17.83±5.95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组术前平均眼压29.27±5.55mmHg,术后18.12±1.8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两组间平均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眼压控制良好者(6~21mmHg)者26眼(72%),局部使用抗青光眼药物后眼压控制良好者8眼(22%),总体有效控制率94%,眼压不能控制者(22~30mmHg)2眼(6%);术后视力提高者32眼(89%),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 结论: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对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白内障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眼压、提高视力,并发症少;其在控制眼压方面对于原发性急/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无差异。
唐春舟洪卫
关键词:白内障小梁切除白内障囊外摘除
小切口联合手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20例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小梁切除术(简称联合手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26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施行联合手术,术后观察视力、房角、眼压及滤过泡和并发症情况,随访4~10mo。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房角可见不同程度的开放,周边虹膜粘连范围缩小,所有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22眼存在功能性滤过泡,主要并发症是前房出血、短暂角膜水肿。结论:采用联合手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能够有效控制眼压、提高视力,手术安全、有效。
洪卫
关键词: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小切口房角分离联合手术
自体巩膜覆盖预防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暴露的临床观察
2012年
目的:观察自体巩膜覆盖羟基磷灰石(HA)义眼座对预防术后义眼座暴露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9例69眼采用双层巩膜覆盖43例、带直肌的板层巩膜瓣覆盖26例为加固物,行一期HA义眼座植入术。结果:术后随访4~24mo,均无义眼座暴露发生。结论:在行HA义眼座植入时,双层巩膜、带直肌的板层巩膜瓣为加固物覆盖HA,能有效地预防义眼座暴露。
洪卫
关键词:自体巩膜羟基磷灰石义眼座
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原因和再次手术探讨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的原因及再次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7例17眼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者再次手术治疗,分析首次手术失败的原因,探讨再次手术的技巧、疗效。结果:术后随访4~12mo,17例再次手术均取得成功。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的主要原因系骨孔过小、位置不当,泪囊壁未完全切开、下端盲袋,前后瓣接触粘连。结论:掌握手术技巧、要点,正确处理首次出现的问题,再次手术能取得成功。
洪卫陈惠英
关键词:慢性泪囊炎泪囊鼻腔吻合术再次手术
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前后中心视野的变化
2006年
目的:探讨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前后中心视野的变化,确定中心视野检查对评价视网膜脱离患者视功能恢复的意义。方法:临床确认的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6例16眼,采用巩膜扣带术使视网膜复位,手术前,术后1,3,6mo分别采用瑞士Interzeag公司生产的Octopus101型自动视野计进行视野检查。结果:手术前脱离区和非脱离区的平均光敏感度分别为20.647±6.335dB和3.363±3.141dB。两者差异有显著性(t=7.12,P<0.01)而术后1mo脱离区与术前比较(t=5.69,P<0.05)有显著意义,与非脱离区比较(t=3.59,P﹤0.05)有显著意义。术后3mo,脱离区与术后1mo比较,(t=2.67,P﹤0.05)有显著意义。脱离区与非脱离区比较,(t=2.00,P﹥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mo,脱离区与术后3mo比较,及与非离脱区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网膜脱离术后3mo视功能基本恢复稳定;自动视野检查能定量地反映视网膜复位后视功能恢复。
洪卫陈惠英徐柒华顾影宇黄勤珍
关键词:自动视野计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术
不同房角关闭状态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方式探讨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不同房角关闭状态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在本院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65例70眼,根据房角关闭状态分别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A组)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B组),其中A组30例33眼,B组35例37眼。观察两组手术前后眼压、视力、前房深度以及并发症情况。随访时间6~8(平均6.5)mo。结果:手术后1mo A组与B组各组的平均眼压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术前与术后1wk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术后1mo与术前平均前房深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术后1mo平均前房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不意义(P〉0.05)。两组之间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可根据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房角关闭状态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
徐武平洪卫朱建刚
关键词: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小梁切除术房角分离术
内高频电灼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报告被引量:3
1998年
洪卫
关键词:泪囊炎高频电灼术电灼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