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准分子
  • 3篇准分子激光
  • 3篇激光
  • 3篇分子
  • 2篇治疗近视
  • 2篇术后
  • 2篇近视
  • 2篇角膜
  • 2篇角膜切削
  • 2篇PRK
  • 1篇眼科
  • 1篇上皮
  • 1篇手术
  • 1篇术后早期
  • 1篇丝裂霉
  • 1篇丝裂霉素
  • 1篇丝裂霉素C
  • 1篇酸钠
  • 1篇透明质酸钠
  • 1篇切除

机构

  • 4篇广东医学院附...
  • 2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广东医学院
  • 1篇河南省眼科研...

作者

  • 4篇沙翔垠
  • 2篇张效房
  • 1篇沙翔垠
  • 1篇陈国岭
  • 1篇闫亦农
  • 1篇黄育宽
  • 1篇张金嵩
  • 1篇孙秉基
  • 1篇张延芳

传媒

  • 1篇眼科研究
  • 1篇眼外伤职业眼...
  • 1篇激光杂志
  • 1篇广东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透明质酸钠预防小梁切除术后早期低眼压综合征被引量:8
2000年
目的 观察透明质酸钠 (SH)预防使用丝裂霉素C的首次小梁切除术后早期低眼压综合征 (低眼压、浅前房、低眼压性黄斑病变、脉络膜脱离等 )的效果。方法 首次接受小梁切除术的 74眼 ,术中均一次性使用 0 3mg/ml的丝裂霉素C ,其中 3 6眼在对角缝合巩膜瓣 2针后于瓣下及前房内注入SH 0 2ml ,另外 3 8眼则注入B .S .S .溶液进行对照。结果 术后早期SH组有 4眼出现浅前房 ,1眼发现脉络膜脱离 ;对照组则有 19眼出现浅前房 ,7眼发现脉络膜脱离 ,同时有 4眼出现低眼压性黄斑病变 ,而且其术后早期低眼压也较SH组明显。结论 术中巩膜瓣下及前房内注入少量SH ,能有效预防使用丝裂霉素C的首次小梁切除术后早期低眼压综合征的发生。
沙翔垠闫亦农
关键词:透明质酸钠丝裂霉素C小梁切除术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手术治疗近视临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5
1998年
分析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近视的临床相关因素。对656眼PRK手术,分析术前及术后1年临床资料并对影响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术后1年,裸眼视力≥0.50者593眼(90.3%)、屈光状态在±0.5D范围内者586眼(89.3%),角膜haze0~1级者607(92.5%),中、低度近视组各主要临床指标均优于高度近视组(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近视度数、年龄、角膜切削深度、术后角膜增生、程度及角膜haze等与PRK术后效果密切相关,应注意考虑或控制。
沙翔垠张效房孙秉基陈国岭张金嵩
关键词:近视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PRK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治疗近视术后角膜上皮剥脱情况分析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探讨PRK术后角膜上皮层剥脱发生的诱因及其与术后时间的关系。方法:使用NIDEKEC-5000型准分子激光系统分别对2847眼近视眼施行PRK手术,术后定期随诊,观察记录发生角膜上皮层剥脱的眼数、范围及术后时间。结果:接受PRK手术的2847眼中先后有52眼发生不同程度的角膜上皮层剥脱(明确外伤诱因者43眼,占83%),其中38眼发生于术后1月内,11眼发生于术后1~2月间,3眼发生于手术2月后。角膜上皮层剥脱发生率在术后1月内(1.335%)明显高于术后1~2月间(0.386%)(P<0.01)及手术2月后(0.105%)(P<0.01),而术后1~2月间的发生率也高于手术2月后(P<0.05)。结论:PRK术后早期,尤其是在术后1月内,新生的角膜上皮层与基质层间尚未形成较牢固的连接结构,应防止外力对眼部的机械性作用。
沙翔垠张效房
关键词:角膜切削术PRK
准分子激光在眼科屈光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1999年
近年来,波长为193nm的氟化氩准分子激光在眼科屈光手术,尤其是在近视眼手术中的应用得了迅速发展,显示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及诱人的发展前景,但也存在一些并发症,本文就其临床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了论述。
张延芳黄育宽沙翔垠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眼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