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荣显

作品数:122 被引量:236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黑龙江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2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12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8篇农业科学
  • 20篇生物学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0篇病毒
  • 63篇传染
  • 63篇传染性
  • 62篇传染性贫血
  • 61篇马传染性贫血
  • 54篇贫血病
  • 54篇传染性贫血病
  • 51篇马传染性贫血...
  • 43篇贫血病毒
  • 42篇传染性贫血病...
  • 40篇疫苗
  • 39篇马传染性贫血...
  • 33篇细胞
  • 26篇弱毒
  • 26篇免疫
  • 20篇EIAV
  • 17篇弱毒疫苗
  • 17篇山羊
  • 14篇毒株
  • 11篇蛋白

机构

  • 117篇中国农业科学...
  • 24篇中国疾病预防...
  • 16篇东北农业大学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东北林业大学
  • 3篇上海市疾病预...
  • 2篇山东农业大学
  • 2篇延边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卫生部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黑龙江省农业...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21篇沈荣显
  • 74篇相文华
  • 38篇吕晓玲
  • 36篇赵立平
  • 35篇王晓钧
  • 25篇薛飞
  • 18篇朱远茂
  • 17篇杨建德
  • 16篇张晓燕
  • 16篇周建华
  • 14篇董君平
  • 14篇魏丽丽
  • 13篇王振漪
  • 9篇王盈
  • 9篇彭达春
  • 9篇贾斌
  • 7篇沈楠
  • 7篇李景鹏
  • 6篇孔宪刚
  • 6篇童骁

传媒

  • 20篇中国预防兽医...
  • 12篇中国畜禽传染...
  • 8篇病毒学报
  • 8篇中国病毒学
  • 6篇中国生物工程...
  • 5篇中国兽医学报
  • 5篇畜牧兽医学报
  • 4篇中国兽医杂志
  • 4篇中国兽医科技
  • 3篇细胞与分子免...
  • 3篇畜牧兽医科技...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科学通报
  • 2篇中国兽医科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生物技术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 4篇2009
  • 10篇2008
  • 8篇2007
  • 13篇2006
  • 17篇2005
  • 13篇2004
  • 17篇2003
  • 1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8
  • 6篇1997
  • 3篇1996
  • 2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1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EIAV减毒疫苗免疫后马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FN-γ的转录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quineinfectiousa-nemiavirus,EIAV)驴白细胞减毒疫苗(DLV)免疫马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IFN-γmRNA转录水平与免疫保护应答的关系,揭示DLV的免疫保护机制。方法:应用分子克隆及实时定量RT-PCR技术,建立马PBMC中IFN-γmRNA转录水平的定量检测方法,在不同时间点定期观察4组(疫苗免疫组、阴性对照组、强毒株阳性对照组及EIAV自然感染组)12匹马PBMC中IFN-γmRNA的转录水平及分布特征,同时监测体温变化等指标。疫苗株免疫动物8个月后,用EIAV强毒株攻击,观察攻击前后IFN-γ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疫苗免疫马在免疫期内,PBMC中IFN-γmRNA转录的量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及自然感染组(P<0.01)。免疫后用EIAV强毒株攻击,IFN-γ转录的量继续升高,4匹免疫马均获得完全保护;强毒株阳性对照组IFN-γmRNA转录的量随疾病的进展波动,发热期明显下降。结论:本研究首次证明,EIAV减毒疫苗可诱导马PBMC中IFN-γ基因高效转录,其转录水平与DLV的免疫保护密切相关。此结果在分子水平为阐明DLV的免疫保护机制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王盈张晓燕魏丽丽吴东来王晓钧相文华沈荣显邵一鸣
关键词:马传染性贫血病毒转录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LTR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4年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quine infectious anemia virus,EIAV)引起马属动物以贫血,持续感染,反复发热为特征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与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同属反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的重要成员,二者在基因组结构,复制方式和相似的蛋白种类及功能,传播方式和致病机理方面具有极高的相似性.近年来,随着HIV研究的展开带动了EIAV分子生物研究的发展,EIAV是慢病毒系统中结构最为精确的病毒,为研究人艾滋病提供了绝好的试验模型.
魏丽丽王晓钧王盈李景鹏相文华沈荣显
关键词:传染性贫血病毒LTR
山羊关节炎脑炎间接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
1997年
山羊关节炎脑炎间接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赵亚光王振漪沈荣显(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山羊关节炎脑炎(CAE)是80年代新发现的一种由反转录病毒科慢病毒亚科成员CAE病毒引起的山羊慢病毒传染病。...
赵亚光王振漪沈荣显
关键词:羊病山羊ELISA
EIAV env基因在痘苗病毒中的表达及其免疫效果的观察
2003年
将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及其亲本株env基因克隆到痘苗病毒表达载体pSC65的pE/L启动子下游,通过同源重组插入到痘苗病毒天坛株基因组TK区,经蓝白斑筛选获得重组痘苗病毒rvv-DLVenv和rvv-LNenv,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重组痘苗病毒能够有效表达完整的EIAV Env蛋白,其肌肉接种免疫小鼠后,表达的目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能够诱导机体产生有效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其中以细胞免疫效果更为显著,CTL特异性裂解最高可达28%。本研究为EIAV基因工程疫苗的开发研制奠定了基础。
代春铭张晓燕邵一鸣沈荣显
关键词:重组痘苗病毒免疫应答痘苗病毒
马传贫琼脂扩散无色透明冻干抗原的研究 Ⅰ.马传贫琼脂扩散无色透明冻干抗原的研制
1989年
按现行《规程》加以改良制备的马传贫琼脂扩散无色抗原的物理性状与美国、日本同类产品一样,呈无色、透明液体,检出率略高于现行《规程》制备的抗原、改良法制备的液体抗原,加保护剂冻干,可在37℃保存79天,在室温保存210天,便于长途运输及边远地区使用。改良法制备抗原的工艺流程简便,免除国外法需多次超速离心及特殊滤过的复杂程序,适于批量生产。
董君平彭达春王振漪沈荣显
关键词:马传贫琼脂扩散冻干抗原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驴白细胞弱毒疫苗株的全长基因序列
本发明提供了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驴白细胞弱毒疫苗株含有8258个碱基的前病毒DNA全长基因序列及其结构,其所编码的全部蛋白质的基因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和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以及该疫苗毒株的调控序列和非必需区序列。这些序...
邵一鸣沈荣显陈刚于康震潘品良贾斌冯毅薛飞相文华范秀娟吕晓玲
文献传递
马流感病毒多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6
2008年
根据马流感病毒的M基因和HA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了两对引物,MF和MR为通用引物,可以检测出H3N8和H7N7亚型EIV,目的片段227bp,HF和HR为H3N8亚型特异性引物,目的片段595bp。利用这两对引物,通过对多重RT-PCR扩增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快速检测鉴别H3N8亚型EIV的多重RT-PCR技术。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用于EIV的快速诊断和亚型鉴定。
郭巍戴伶俐李雪峰周建华相文华沈荣显刘娣
关键词:马流感病毒
我国马流感病毒不同分离株生物学
相文华杨建德尹训南王晓钧崔尚金曲连东贾斌赵立平薛飞朱远茂吕晓玲褚桂芳沈荣显
本项目分离到了青海马流感病毒株并采用病毒分离鉴定、血清学、病理学、动物感染试验、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核酸序列比较分析等综合性手段,对该病毒株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证明该毒株为H_3N_8。经过基因组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该毒...
关键词:
关键词:马流感分离株生物学特性
5匹马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达MHC-I类分子的差异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基于RT-PCR方法,扩增了用于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quine infectious anemia virus,EIAV)减毒疫苗株CTL表位研究的5匹马的编码经典MHC—I类分子的大部分基因,具体包括编码肽结合区大部分区域、α3区、穿膜区及胞浆区蛋白的基因,并进行了PCR产物的克隆和测序。试验马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的总RNA提取物经RT-PCR扩增,并将所得产物进行T-A克隆。从每匹马的所有克隆中,分别随机挑取鉴定为阳性重组质粒的21~23个克隆用于测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5匹试验马匹各自具有3~5个等位基因,由于MHC-Ⅰ分子等位基因表达的共显性特征,可以推测马的基因组内可能存在2~3个基因座对应于这些等位基因,这与国外已有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另外,不同马匹PBMC表达的MHC-Ⅰ类分子的差别水平不一致。除了6号与7号和10号马之间MHC-Ⅰ类分子的差异较大,无相同或高度相近的经典MHC-Ⅰ类分子序列外,各马匹间均表达具有1个或1个以上的相同或高度同源的对应经典的MHC-Ⅰ类分子的mRNA。以上研究结果既可作为正在开展的EIAV减毒疫苗株CTL表位研究的基础性、支持性数据,又可进一步丰富国内马的经典MHC-Ⅰ分子多态性方面的相关研究。
马建郭巍沈楠孔宪刚沈荣显周建华
关键词:多态性
EIAV弱毒疫苗免疫马外周血单核细胞IL-2表达水平的研究
2005年
目的:通过定量监测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弱毒疫苗免疫马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IL -2表达水平的变化特征,探讨EIAV弱毒疫苗的免疫保护机制。方法:用实时定量RT- PCR技术建立了马外周血PBMCIL- 2表达水平的定量检测方法。在不同的时间点定期对4组(疫苗免疫组、健康对照组、强毒攻毒组和EIAV自然感染组) 1 2匹马的外周血PBMCIL -2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同时观察了临床症状及体温变化等指标。疫苗株免疫动物8个月后用强毒攻毒,观察了攻毒前后IL -2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1 )疫苗免疫马外周血PBMCIL- 2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及自然感染组(P <0 .0 1 ) ,且免疫后攻毒IL 2继续升高,4匹疫苗免疫马均获得完全保护;( 2 )强毒攻毒对照组IL 2表达量随疾病进展波动,发热期明显下降。结论:首次证明EIAV弱毒疫苗可诱导马外周血PBMC表达高水平的IL -2 ,提示IL- 2在疫苗的免疫保护应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IL -2表达水平还与EIAV感染后的疾病进展密切相关。
王盈魏丽丽张晓燕吴东来相文华王晓钧吕晓玲沈荣显邵一鸣
关键词: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弱毒疫苗外周血单核细胞白细胞介素2实时定量RT-PCR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