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琳姣

作品数:16 被引量:109H指数:6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脂联素
  • 8篇脂联素基因
  • 7篇代谢
  • 7篇多态
  • 5篇代谢综合
  • 5篇代谢综合征
  • 5篇多态性
  • 5篇脂肪
  • 5篇综合征
  • 5篇汉族
  • 4篇单核
  • 4篇单核苷酸
  • 4篇单核苷酸多态
  • 4篇单核苷酸多态...
  • 4篇体检
  • 4篇体检人群
  • 4篇酒精
  • 4篇酒精性
  • 4篇核苷
  • 4篇核苷酸

机构

  • 12篇桂林医学院附...
  • 4篇桂林医学院
  • 3篇南通大学

作者

  • 15篇汪琳姣
  • 12篇于健
  • 8篇叶瑶
  • 4篇江仁美
  • 4篇陆桂荣
  • 4篇李争明
  • 4篇黄漓莉
  • 4篇刘晓玲
  • 2篇王德琴
  • 2篇韩晓骏
  • 2篇朱丽丽
  • 2篇钱晶
  • 2篇袁晓岚
  • 1篇欧阳清
  • 1篇胡永玲
  • 1篇苏珂
  • 1篇荀靖琼
  • 1篇周素娴
  • 1篇周永华
  • 1篇陈辉

传媒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学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护理研究(中...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4
  • 6篇201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脂联素基因多态性与代谢综合征被引量:3
2013年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多基因和多种环境因素综合作用所致的疾病,是一组以中心性肥胖、脂代谢紊乱、高血压、糖调节受损或糖尿病等多种危险因素聚集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中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为共同病理生理基础.脂联素(adiponectin,APN)在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调节糖脂代谢、抗炎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APN基因多态性与MS的关系作一综述.
汪琳姣于健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基因多态性脂联素抗动脉粥样硬化糖调节受损危险因素聚集病理生理基础
桂北地区汉族代谢综合征与脂联素启动子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关系
目的 探讨桂北地区汉族代谢综合征(MS)与脂联素启动子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相关性.方法 筛选108例MS患者为MS组和76名健康者为对照组,测量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
汪琳姣于健叶瑶黄漓莉李争明刘晓玲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脂联素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
桂北地区超重及肥胖调查及脂联素基因多态性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对桂北地区汉族体检人群肥胖及超重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探讨脂联素(APN)基因-11377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肥胖及超重的相关性。方法抽取参加健康体检的汉族成人5 318例进行体格检查、生化指标检测和肝脏B超检查。同时选择肥胖及超重患者(肥胖及超重组)和健康者(对照组)各80例,检测两组人群SNP-11377C/G,并进行分析。结果 1肥胖及超重患病率为36.9%,男性肥胖及超重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男46.4%vs女26.0%,P<0.01)。2性别(男)、年龄、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尿酸和脂肪肝均为肥胖及超重的危险因素。3肥胖及超重组与对照组APN基因-11377C/G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PN基因-11377C/G不同基因型与临床变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桂北地区汉族体检人群中存在较高的肥胖及超重患病率。2 APN基因SNP-11377C/G与桂北地区汉族体检人群肥胖及超重发病可能无明显相关性。
于健叶瑶汪琳姣黄漓莉李争明刘晓玲
关键词:肥胖超重流行病学调查脂联素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
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胰岛素降解酶活性情况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糖脂代谢及胰岛素降解酶(IDE)活性及其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对150例T2DM患者(糖尿病组)及150例健康体验者(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并检测糖脂代谢指标和IDE活性,同时计算IR指数(HOMA-IR)。比较两组糖脂代谢指标及IDE活性,并分析糖脂代谢指标及IDE活性与HOMA-IR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组患者体质指数(BMI)、DBP、TG、TC、LDL-C、FBG、餐后2 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HOMA-IR和IDE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OMA-IR与BMI、TG、TC、LDL-C、FBG、2hPG、FINS、IDE活性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P均<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结果显示,IDE活性、TG、LDL-C是影响HOMA-IR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T2DM患者存在明显糖脂代谢紊乱,且IDE活性升高。IDE活性升高是T2DM患者发生胰岛素抵抗的危险因素之一。
汪琳姣韩晓骏钱晶王德琴江丽华袁晓岚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胰岛素降解酶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
脂肪细胞因子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胰岛素抵抗的初步探讨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及网膜素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择NAFLD患者50例(NAFLD组),无NAFLD患者50例(对照组)。测定2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HDL-C、LDL-C、TC、TG、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RBP-4及网膜素,同时计算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并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NAFLD组体重指数、丙氨酸转氨酶、TG、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及RBP-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网膜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Pearson相关分析,NAFLD组胰岛素抵抗指数与年龄、血压、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TC、TG、LDL-C、RBP-4呈正相关,与HDL-C、网膜素呈负相关(P<0.05,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结果进入回归方程的有RBP-4、TG、体重指数、网膜素(P<0.05,P<0.01)。结论 RBP-4和网膜素与NAFLD患者胰岛素抵抗发生、发展有关。
于健汪琳姣叶瑶朱丽丽
关键词:胰岛素抗药性视黄醇结合蛋白质类丙氨酸转氨酶
桂林市汉族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危险因素及其与脂联素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的关系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了解桂林市汉族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危险因素,探讨脂联素基因启动子区-11377C/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NAFL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6 660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内容涉及问卷调查,身体测量,生化指标检测及肝脏超声检查。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法)检测260例研究对象的脂联素基因-11377C/G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 (1)NAFLD患病粗率为19.1%,全国人口标化率为16.9%(男性24.8%,标化后23.4%;女性12.9%,标化后10.1%)。NAFLD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50岁之前男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而70岁之后显著低于女性。(2)NAFLD患病率随BMI增加呈升高趋势,超重和肥胖组患病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且肥胖组患病率显著高于超重组(P<0.01)。(3)共检出NAFLD 1 273例,同时选取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群1 273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临床资料。NAFLD组的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尿酸(U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对照组(P<0.01)。(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男)、高BMI、高血压、高ALT、高FPG、高TG、高LDL-C、高UA均为NAFLD危险因素,高HDL-C为NAFLD保护因素。(5)脂联素基因多态性分析:NAFLD组与对照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桂林市体检人群中有相当比例个体患有NAFLD,并存在年轻化趋势,且NAFLD患病率随BMI增加呈升高趋势。(2)NAFLD人群与代谢综合征(MS)各组分密切相关。(3)性别(男)、高BMI、高血压、高ALT、高FPG、高TG、高LDL-C、高UA均为NAFLD危险因素,高HDL-C为NAFLD保护因素。(4)脂联素基因启动子区-11377C/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桂林市汉族体检人群NAFLD�
叶瑶于健汪琳姣江仁美陆桂荣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联素基因多态性
桂林市6660名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探讨桂林市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6 660名体检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并生化指标检测及肝脏超声检查,计算体质量指数(BMI)。结果1)6 660例体检人群中,共检出NAFLD 1 273例,患病率为19.1%;共检出MS757例,患病率为11.4%;共检出同时患(NAFLD+MS)414例,患病率为6.2%。年龄、性别分层后,NAFLD、MS及(NAFLD+MS)的患病率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不同年龄段、性别各患病率间差异显著(P<0.01)。2)NAFLD组的MS、超重和(或)肥胖、高血糖、血脂紊乱、高血压患病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NAFLD组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尿酸(U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对照组(P<0.01)。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男)、BMI、高血压、FPG、TG、LDL-C、ALT、UA均为NAFLD危险因素,HDL-C为NAFLD保护因素。结论NAFLD与MS密切相关,NAFLD人群具有MS各组分聚集的特征。
叶瑶于健汪琳姣陆桂荣江仁美欧阳清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代谢综合征
桂林市汉族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脂联素基因启动子区-11377C/G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桂林市汉族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脂联素基因启动子区-11377C/G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7—11月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体检中心诊断为NAFLD者150例为NAFLD组,另选择同期与NAFLD组年龄匹配的体检正常者130例为对照组。测量所有受试者身高、体质量、血压,并计算体质指数(BMI);检测其空腹血糖(FB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尿酸(UA)水平。NAFLD影响因素的分析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法)检测脂联素基因启动子区-11377C/G单核苷酸多态性,比较两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1)NAFLD组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FBG、ALT、TG、TC、LDL-C及U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A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BMI、高血压、FBG、TG、HDL-C、LDL-C、UA进入回归方程(P<0.05);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BMI、TG、UA进入回归方程(P<0.05)。(3)两组脂联素基因启动子区-11377C/G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AFLD组和对照组不同基因型受试者BMI、SBP、DBP、FBG、ALT、AST、TG、TC、HDL-C、LDL-C及U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林市汉族老年NAFLD与脂联素基因启动子区-11377C/G单核苷酸多态性无明显相关性。
叶瑶于健汪琳姣江仁美陆桂荣胡永玲
关键词:脂联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及胱抑素C水平的变化及意义研究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和胱抑素C(Cys-C)水平,及其与DR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眼科门诊及住院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150例,根据检查结果,将其分为无DR的患者50例(NDM组),糖尿病伴非增殖型DR患者50例(NPDR组),糖尿病伴增殖型DR患者50例(PDR组)。另选取同期本院体检正常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RBP4和Cys-C水平。结果各组FPG、TG、TC、LDL-C、HDL-C、2 h PG、Hb A1c、RBP4、Cys-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NPDR组患者FPG、TG、TC、2 hPG、HbA^(1c)、RBP4、Cys-C水平均高于NDM组,HDL-C水平低于NDM组;PDR组患者FPG、TC、2 h PG、Hb A1c、RBP4、Cys-C水平均高于NPDR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OR=3.128,95%CI(1.458,7.641)]、Hb A1c[OR=6.933,95%CI(1.604,29.962)]、RBP4[OR=2.746,95%CI(1.043,7.230)]、Cys-C[OR=3.062,95%CI(1.098,9.389)]是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RBP4和Cys-C水平升高与DR的发生密切相关。
汪琳姣王德琴周永华韩晓骏袁晓岚钱晶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黄醇结合蛋白质类胱抑素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脂联素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脂联素(APN)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对2010年10月至2011年1月来院体检中心体检资料完整的299例NAFLD男性患者(NAFLD组),同时选择292例无NAFLD的男性体检者(对照组),检测两组血尿酸(UA)、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APN。测定颈动脉IMT,同时计算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且以IMT为应变量,年龄、血压、BMI、UA、FPG、FINS、HOMA-IR、血脂、APN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NAFLD组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危险指标高于对照组,且左、右两侧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L、IMT-R)高于对照组(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进入回归方程的是BMI、TG、APN。结论NAFLD患者存在更明显的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且APN水平降低,与IMT相关。
于健苏珂杨波陈辉汪琳姣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脂联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