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卫华

作品数:68 被引量:390H指数:10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02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7篇医药卫生
  • 3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学

主题

  • 21篇抑郁
  • 16篇抑郁症
  • 16篇精神分裂症
  • 16篇分裂症
  • 12篇瘦素
  • 11篇精神病
  • 10篇血浆
  • 10篇药物
  • 10篇氯氮
  • 10篇氯氮平
  • 8篇利培酮
  • 8篇抗精神病
  • 8篇抗精神病药
  • 7篇抑郁症患者
  • 7篇疗效
  • 6篇血浆瘦素
  • 6篇自杀
  • 6篇抗抑郁
  • 5篇流行病
  • 5篇流行病学

机构

  • 55篇解放军第10...
  • 7篇常州市儿童医...
  • 6篇第二军医大学
  • 6篇常州市第一人...
  • 6篇常州市德安医...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常州市口腔医...
  • 1篇济宁医学院
  • 1篇江苏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92...
  • 1篇马鞍山市中心...
  • 1篇大理州第二人...
  • 1篇湖南省脑科医...
  • 1篇解放军92医...
  • 1篇解放军第26...
  • 1篇淄博市第五人...
  • 1篇解放军第41...
  • 1篇云南大理州精...

作者

  • 68篇汪卫华
  • 21篇赵汉清
  • 16篇王焕林
  • 13篇孙剑
  • 10篇宋梓祥
  • 9篇汪广剑
  • 8篇刘丽
  • 8篇李光耀
  • 7篇屈晓燕
  • 6篇冯琴妹
  • 6篇翟灵伟
  • 5篇孙伟
  • 5篇蔡占魁
  • 5篇施建安
  • 5篇沈晓华
  • 5篇李宁
  • 4篇阎同军
  • 4篇钟爱芳
  • 4篇闫同军
  • 4篇刘羽

传媒

  • 17篇临床精神医学...
  • 7篇河北精神卫生
  • 4篇精神医学杂志
  • 4篇中华行为医学...
  • 3篇中华精神科杂...
  • 3篇中国行为医学...
  • 3篇国外医学(精...
  • 3篇四川精神卫生
  • 3篇中国民康医学
  • 2篇医药导报
  • 2篇神经疾病与精...
  • 2篇东南国防医药
  • 1篇健康心理学杂...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中国民政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华医学全科...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10
  • 6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 10篇2002
  • 4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9
  • 3篇1998
  • 5篇1997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抑郁症患者血浆Leptin和BDNF与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浆瘦素(Leptin)及BDNF与抗抑郁药物疗效的相关性及其相互作用关系。方法对42例抑郁发作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末评定抑郁严重程度;4...
汪卫华李光耀赵汉清隋云川刘羽崔雪莲钟爱芳
文献传递
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被引量:43
2010年
目的 比较奥氮平与利培酮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8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排列表法随机分为奥氮平组[34例,(24.1±5.4)mg/d]和利培酮组[34例,(7.9±1.8)mg/d],疗程均为12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及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在治疗前及治疗第1,2,4,8,12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1)奥氮平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及一般病理分均从治疗第2周末起较治疗前下降(P〈0.05~0.01) 利培酮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一般病理分从治疗第2周末起,阴性症状分从第4周末起,较治疗前下降(P〈0.05~0.01) 奥氮平组从治疗第2周末起各时点PANSS总分、阴性症状分均低于利培酮组(P〈0.05~0.01).(2)治疗第2周末起,2组临床总体印象量表-严重程度和改善程度(CGI-SI)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0.01) 2组间各时点CGI-SI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第12周末,奥氮平组、利培酮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6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奥氮平组、利培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3%(18/34)和59%(20/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奥氮平组体质量增加发生率高于利培酮组(P〈0.05) 利培酮组静坐不能、异常泌乳和(或)闭经、肌张力增高的发生率高于奥氮平组(P〈0.05).结论 奥氮平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有良好疗效,不良反应轻微.
宋梓祥涂德华潘佳蔡占魁闫同军刘丽强亮汪卫华汪广剑王焕林
关键词:利哌立酮精神分裂症奥氮平
抗精神病药治疗与体质量和血脂等的关系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探讨引起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增加的相关因素。方法:首发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72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末测定体质量、血清瘦素、胰岛素、胰岛素抗体、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血清胆固醇(T-CHO)及三酰甘油(TG)。结果:服抗精神病药后体质量有显著性增高(t=7.865,P=0.000)。体质量变化与服药种类(γ=-0.400,P<0.01)等有关。结论:影响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变化最主要的3个因素为:服用精神药物种类、初始三酰甘油及瘦素变化量。
汪卫华赵汉清王焕林汪广剑崔庶宋梓祥闫同军仲爱芳薛蕴庄
关键词:抗精神病药体质量精神分裂症瘦素胰岛素
抑郁症患者血浆Leptin和BDNF与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浆瘦素(Leptin)及BDNF与抗抑郁药物疗效的相关性及其相互作用关系。方法对42例抑郁发作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末评定抑郁严重程度;4...
汪卫华李光耀赵汉清隋云川刘羽崔雪莲钟爱芳
精神药物的不良反应被引量:2
2003年
何金举华于静王勇张文亮董淑杰王桂珍卫雪兴杨惠云刘延永周延锦汪卫华
关键词:精神药物
江苏省0~6岁儿童肢体残疾的流行病学调查
2005年
目的:了解江苏省儿童肢体残疾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抽查江苏省各地区0-6岁儿童9998人,采用国务院批准、由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印发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五类《残疾标准》进行诊断。结果:确诊为肢体残疾者共27人,时点患病率为2.70‰。结论:江苏省儿童肢体残疚的患病率与1987年相似,影响肢体残疾的主要因素为家庭儿童数等。
汪卫华孙伟朱军屈晓燕吴亚南汪晓东王俊马东沈晓华
关键词:肢体残疾患病率流行病学
托吡脂联合其它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躁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观察妥泰 (topiramate)的抗躁狂作用。 方法  16例躁狂病人应用妥泰分别联合不同的抗精神病药物进行为期 6周的治疗观察。结果 经过 6周的治疗后 ,症状总改善率为 71% ,总疗效有效率为 93%。结论 妥泰联合其它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躁狂症有效。
金卫东苏宗荣李宁汪卫华
关键词:躁狂症疗效抗精神病药物
利培酮临床运用评价
1997年
介绍了利培酮的临床运用及副作用,并与经典抗精神病药作了比较。
汪卫华张英
关键词:利培酮抗精神病药药物副作用
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自杀的预防及对我军的启示被引量:4
2010年
本文综述了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军人自杀的发生率、原因、特点及采取的干预措施和治疗方法,提出对我军的启示有三:一是普及教育,鼓励寻求帮助;二是建立监控机制,预防自杀行为;三是提供心理帮助,化解自杀欲望。
赵汉清施建安汪卫华
关键词:美军伊拉克战争自杀
抑郁症患者单次小剂量氯胺酮的疗效及血清瘦素和5-HT水平变化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索单次小剂量氯胺酮对抑郁症患者疗效和血清瘦素及5-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方法: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中重性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的39例患者,随机分为氯胺酮组(n=19)和对照组(n=20)。氯胺酮组静脉持续推注0. 5 mg/kg氯胺酮溶液50 mL,推注时间40 min,对照组推注等容量生理盐水50 mL。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7天进行病情评估、清晨外周静脉血采样,测量血清中瘦素及5-HT的浓度。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24)评定抑郁情绪、贝克绝望量表(BHS)评定绝望、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评定自杀意念。结果:治疗前两组HAMD分、BHS分、SIOSS分均无明显差异(P> 0. 05)。氯胺酮组治疗后1、3、7天HAM D量表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P <0. 05),BHS分及SIOSS分治疗后1、3天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而治疗后7天恢复到治疗前水平(P> 0. 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时点的HAMD分、BHS分、SIOSS分统计学意义均无明显差异(P>0. 05)。氯胺酮组治疗后第1天血清瘦素水平明显上升[(1. 16±0. 76)μg/L vs.(1. 75±1. 00)μg/L,P<0. 01],第3天、第7天仍增高(P <0. 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各时间节点5-HT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氯胺酮有快速的抗抑郁疗效,可能与血清瘦素水平上升有关。
汪卫华隋云川刘丽苏东安刘羽周蓉
关键词:氯胺酮抑郁症瘦素5-羟色胺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