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殷国荣

作品数:225 被引量:583H指数:14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寄生虫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高校科技研究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6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7篇医药卫生
  • 26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31篇弓形虫
  • 73篇免疫
  • 67篇刚地弓形虫
  • 57篇抗原
  • 32篇速殖子
  • 31篇鼻内免疫
  • 28篇可溶性
  • 27篇蛋白
  • 27篇黏膜免疫
  • 27篇可溶性速殖子...
  • 25篇小鼠
  • 25篇免疫应答
  • 23篇免疫小鼠
  • 23篇STAG
  • 19篇疫苗
  • 19篇细胞
  • 18篇滴鼻免疫
  • 16篇黏膜疫苗
  • 16篇弓形虫感染
  • 16篇鼻内

机构

  • 189篇山西医科大学
  • 34篇山西农业大学
  • 19篇太原师范学院
  • 5篇山西医学院
  • 5篇山西医科大学...
  • 4篇太原市红十字...
  • 3篇徐州医学院
  • 3篇山西职工医学...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2篇遵义医学院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贵阳医学院
  • 1篇爱丁堡大学
  • 1篇河南职业技术...
  • 1篇湖南农学院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潍坊医学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224篇殷国荣
  • 87篇孟晓丽
  • 72篇刘红丽
  • 49篇王海龙
  • 34篇申金雁
  • 21篇殷丽天
  • 21篇杨亚波
  • 19篇李润花
  • 19篇刘娟娟
  • 14篇刘转转
  • 13篇侯玉英
  • 12篇张杰
  • 11篇杨建一
  • 11篇杨建一
  • 11篇管志玉
  • 11篇刘晋平
  • 11篇马广源
  • 11篇赵瑞君
  • 10篇乔中东
  • 9篇李珀

传媒

  • 26篇中国病原生物...
  • 22篇中国寄生虫学...
  • 2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9篇热带医学杂志
  • 13篇国际医学寄生...
  • 12篇中国公共卫生
  • 9篇山西医科大学...
  • 6篇畜牧兽医学报
  • 5篇中国人兽共患...
  • 5篇中国奶牛
  • 5篇中国血吸虫病...
  • 5篇山西医科大学...
  • 5篇中国人兽共患...
  • 3篇国外医学(寄...
  • 3篇寄生虫与医学...
  • 3篇中国媒介生物...
  • 2篇黑龙江动物繁...
  • 2篇环境与健康杂...
  • 2篇山西农业科学
  • 2篇山西医药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10篇2013
  • 13篇2012
  • 12篇2011
  • 18篇2010
  • 20篇2009
  • 13篇2008
  • 19篇2007
  • 27篇2006
  • 13篇2005
  • 8篇2004
  • 8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2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磷酸甘油酸变位酶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2年
磷酸甘油酸变位酶(PGAM)是一种糖酵解酶,与碳水化合物转运、新陈代谢、催化活性及生长发育有关。PGAM首先在酵母中发现,随着其氨基酸序列和晶体结构的发现,在人、大肠埃希菌、日本血吸虫和刚地弓形虫等多种生物体中发现该蛋白。本文综述了来源于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等的PGAM蛋白的理化性质及其研究进展。
王芬李润花殷国荣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
STAg和CT滴鼻免疫小鼠诱导的刚地弓形虫特异性黏膜及系统免疫应答被引量:1
2007年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属专性细胞内寄生性原虫,人群感染极为普遍,全球约20亿人感染,2001—2004年中国人群血清阳性率高达7.88%。弓形虫感染在免疫缺陷、免疫抑制者可引起严重病变,孕期感染可经胎盘垂直传播致先天性弓形虫病。研制安全、有效、价廉的疫苗防治弓形虫感染乃当务之急。机体95%以上的感染发生在黏膜部位,皮下、肌肉接种疫苗不能有效诱导黏膜部位的免疫应答,只有从黏膜部位进行疫苗接种,才能有效预防黏膜感染。
孟晓丽殷国荣
关键词:可溶性速殖子抗原滴鼻免疫弓形虫黏膜免疫
弓形虫SAG1基因功能片段的克隆、表达与抗原性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重组、表达与纯化弓形虫速殖子主要表面抗原1(SAG1)具有生物活性的功能多肽,分析其抗原性。方法根据SAG1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截除其前端的信号肽和后端的疏水区,只扩增650bp的功能区域;将该片段重组入带有His标签的pET-30a(+)质粒,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其在E.coli中表达,调整诱导表达时间、IPTG浓度等条件,高效稳定地表达出目的蛋白;镍柱亲和层析法纯化目的蛋白,Western-blot检验纯化后蛋白的抗原性。结果成功构建pET-30a(+)/SAG1重组质粒,使其在E.coli中高效稳定地可溶性表达,并确定出在0.5mmol/LIPTG浓度下诱导12h为最佳表达条件,Western-blot显示纯化后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结论获得了可溶性的弓形虫SAG1基因功能片段表达的产物,其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张建伟王海龙殷国荣刘转转刘晋平赵丰
关键词:弓形虫SAG1蛋白纯化抗原性
医学寄生虫学立体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实施被引量:2
2007年
随着寄生虫病在我国人群中分布和数量的改变,以及寄生虫学课时数的减少,人体寄生虫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也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结合本学科特点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建立、实施了以课堂教学为基础、网络教学为辅助、实践教学为延伸的立体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效果。
刘红丽侯玉英殷国荣赵瑞君李珀杨亚波张庆华申金雁
关键词:医学寄生虫学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四地中华白蛉咽甲的电镜扫描研究(双翅目毛蛉科)被引量:2
1997年
咽甲是白蛉分类的重要依据。用电镜扫描对采自山西吉县、陕西宜川和四川南坪两个海拔高度的4个中华白蛉种群的咽甲进行了研究。结果:来源不同的4组中华白蛉虽然形态有些差异,但无本质不同,仍属一个种。
赵瑞君李国锦乔中东殷国荣
关键词:毛蛉科中华白蛉电镜扫描
山西省羊群寄生节肢动物的调查分析
1997年
本文对山西省羊群寄生节肢动物进行了调查分析。在全省108个县、市设点1389个,受检绵羊1340只,山羊1466只,共检获节肢动物7科19种。全省性优势种为羊狂蝇和绵羊疥螨,晋北区优势种为草原革蜱,晋南区优势种依次为山羊疥螨、绵羊痒螨、山羊痒螨、草原血蜱、残缘璃眼蜂、微小牛蜱、麻点璃眼蜱和纯跗硬蜱。山西新种有:虱蝇、舌形虫、二棘血蜱及白纹残缘璃眼蜱。结论:晋市区气候温暖,海拔较低,雨量较多,虫种分布最多。
杨建一殷国荣樊立超
关键词:羊群媒介昆虫
选择对小鼠生长、体成份和饲料利用效率的遗传和生理影响
1993年
当今很多遗传问题都在实验动物中进行研究。小鼠,特别是以其作为动物育种模型进行研究,其理论基础Roberts已进行过讨论。实验室小鼠已作为哺乳动物的模型进行过选择生长的研究。生长是一种生物复杂的特性,包括身体各部分和器官的谐调发展,是一种复合性状,也是很多不同生理过程的最终结果,受许多基因控制。通过选择育种很容易控制生长,但其对生理和发育过程的明确效应还很难确定。
杨建一殷国荣
关键词:饲料利用效率动物育种饲料能量生理影响基因控制
弓形虫排泄-分泌抗原和可溶性速殖子抗原免疫原性的观察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弓形虫速殖子排泄-分泌抗原(excreted/secreted antigen,ESA)和可溶性速殖子抗原(soluble tachyzoite antigen,STAg)鼻内免疫小鼠的免疫原性。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用PBS 20μl/只、体外排泄-分泌抗原(excreted/secreted antigenin vitro,ESAv)、腹腔排泄-分泌抗原(excreted/secreted antigen in mice,ESAm)和STAg各20μg/只鼻内免疫2次,间隔14 d。分别于末次免疫后14 d和44 d每组处死8只小鼠,计数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ntestinal intraepithelial lymphocytes,iIEL)和脾淋巴细胞,ELISA法检测血清IgG和小肠冲洗液sIgA抗体水平。结果实验期间,ESAm组小鼠于二次免疫后状态欠佳,其他各组小鼠健康状况良好。末次免疫后14 d,各抗原组脾淋巴细胞及iIEL均增殖活跃,细胞数与PBS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至免疫后44 d,两种ESA组脾淋巴细胞及iIEL数与PBS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各抗原组血清IgG水平在免疫后14 d和44 d均明显增高,与PB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免疫后14 d肠液sIgA水平ESAv、ES-Am和STAg组与PB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ESAm和STAg组与ESAv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种ESA组在免疫后44 d与PBS组比较差异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Av、ESAm和STAg鼻内免疫均可诱导粘膜及系统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有较强的免疫原性。但ESAm可能对机体有毒副作用,不适宜直接鼻内免疫。
刘娟娟吴静殷国荣孟晓丽刘红丽刘转转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排泄-分泌抗原可溶性速殖子抗原鼻内免疫免疫原性
刚地弓形虫热休克蛋白70编码基因的克隆表达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目的:克隆、表达和分析刚地弓形虫Mr70 000热休克蛋白(TgHSP7O)的部分编码基因。 方法:收集、纯化RH株弓形虫速殖子,提取总RNA;设计合成引物并引入Nde I和XhoI酶切位点,RT-PCR扩增目...
孟晓丽武云香杨建一殷国荣向晨昱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原核表达生物信息学热休克蛋白免疫原性
文献传递
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滴鼻免疫小鼠诱导的脾淋巴细胞持续性免疫应答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观察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滴鼻免疫BALB/c小鼠后诱导的脾淋巴细胞的免疫应答及持续时间。方法96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免疫组和对照组,免疫组以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20μl/只(20μg可溶性速殖子抗原+1μg霍乱毒素)滴鼻免疫2次(间隔2周),对照组以PBS滴鼻。分别于末次滴鼻后第1,2,3,4,6,8,10,12周处死小鼠,脾淋巴细胞计数,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CD4+、CD8+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免疫组小鼠于第1,2周脾淋巴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以CD4+T细胞增生为主,第1,2,3,4,6周增生显著(P<0.01),CD8+T细胞水平在第2,3周也有增生(P<0.05),CD4+/CD8+比值第6周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滴鼻免疫BALB/c小鼠可有效诱导脾淋巴细胞增殖性免疫应答,且可持续较长时间。
孟晓丽殷国荣吴静唐旭马广源张杰
关键词:弓形虫属黏膜疫苗滴鼻免疫霍乱毒素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