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林海

作品数:84 被引量:243H指数:10
供职机构: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辽宁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23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8篇理学
  • 24篇化学工程
  • 18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电子电信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3篇分子
  • 19篇分子筛
  • 16篇催化
  • 12篇
  • 11篇脱附
  • 9篇脱硫
  • 8篇重量法
  • 8篇Y型分子筛
  • 8篇催化剂
  • 7篇噻吩
  • 7篇尾气
  • 7篇催化氧化
  • 6篇性能研究
  • 6篇酸性
  • 6篇戊烷
  • 6篇吸附脱硫
  • 6篇环戊烷
  • 5篇动力学
  • 5篇脱硫性能
  • 5篇加氢

机构

  • 83篇辽宁石油化工...
  • 13篇中国石油大学...
  • 5篇兰州大学
  • 3篇抚顺师范高等...
  • 2篇抚顺石油化工...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上海材料研究...
  • 1篇上海电力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新疆轻工职业...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营口理工学院
  • 1篇中国石油抚顺...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84篇段林海
  • 56篇宋丽娟
  • 27篇孙兆林
  • 27篇张晓彤
  • 19篇秦玉才
  • 16篇孟秀红
  • 10篇范景新
  • 7篇李秀奇
  • 6篇武玉叶
  • 6篇邵新超
  • 5篇唐克
  • 5篇张苏宏
  • 5篇高原
  • 4篇张丹
  • 4篇鞠秀芳
  • 4篇蒋施
  • 4篇朱萌萌
  • 4篇陈晓陆
  • 4篇殷光松
  • 3篇徐静

传媒

  • 14篇石油化工高等...
  • 6篇物理化学学报
  • 4篇化工科技
  • 4篇燃料化学学报
  • 3篇工业催化
  • 3篇石化技术与应...
  • 2篇高分子通报
  • 2篇石油炼制与化...
  • 2篇化工进展
  • 2篇石油学报(石...
  • 2篇分析试验室
  • 2篇石油化工
  • 1篇化工时刊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化学通报
  • 1篇分析科学学报
  • 1篇机械工程材料
  • 1篇分子催化
  • 1篇中国塑料
  • 1篇高等农业教育

年份

  • 2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8篇2013
  • 7篇2012
  • 13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4篇2007
  • 5篇2006
  • 8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频率响应法研究苯在Y型分子筛上的吸附扩散行为被引量:2
2015年
以NaY和HY分子筛为研究对象,运用N2吸附表征两种Y型分子筛的物化性能;以苯为芳烃的模型化合物,采用频率响应技术(FR)和智能重量分析技术(IGA)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苯在Y型分子筛上的吸附扩散行为。研究发现,苯与NaY分子筛骨架中Na+的相互作用大于苯与HY分子筛中B酸的相互作用,并且高温有利于苯在分子筛上的扩散。FR技术能够有效的识别客体分子在分子筛微孔孔道内发生的不同传质过程,并能识别出作用力的强弱,是研究微孔材料动力学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石利飞秦玉才张苏宏朱萌萌赵胜楠段林海宋丽娟
关键词:频率响应Y型分子筛
K_2Ti_2O_5在去除柴油机尾气烟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柴油氧化催化剂K2Ti2O5。以炭黑模拟柴油发动机尾气中的烟炭,利用程序升温研究了K2Ti2O5对烟炭的催化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当K2Ti2O5与炭黑颗粒紧密接触时,炭黑起燃温度为280℃,峰温为325℃,其催化活性高于松散接触者,也高于传统的Pt负载型催化剂;K2Ti2O5与水混合后发生水解反应,但只要经重新干燥和高温焙烧,仍能保持较高的活性,说明K2Ti2O5具有良好的可再生性。
殷光松孟秀红刘丽莉段林海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
“高分子物理”图表教学法初探被引量:4
2011年
图表教学法是高分子物理传统教学法的有益补充。利用图表高分子物理繁杂而相互联系的理论体系有机结合,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试卷分析证明,图表教学法可以提高高分子物理课程教学效果。最后,提出进一步完善高分子图表教学法的一些设想。
安会勇段林海韩向艳李海英雷良才
关键词:高分子物理图表教学法教学效果
Ni-Al类水滑石的制备及其Ni/Al2O3加氢脱硫研究
赵媛媛石利飞成立孟秀红王将段林海宋丽娟
关键词:加氢脱硫
MIL-53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采用溶剂热合成法制备了MIL-53系列材料MIL-53(Al)、MIL-53(Cr)、MIL-53(Fe)、MIL-53(Cu)。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电子扫描电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检测手段对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通过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实验检验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MIL-53系列材料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降解率顺序为MIL-53(Fe)>MIL-53(Cr)>MIL-53(Al)>MIL-53(Cu)。
刘澳琦张丹孟秀红段林海
关键词:光催化罗丹明B
最小二乘法计算苯、噻吩和正辛烷在NaY上程序升温脱附活化能被引量:8
2009年
采用程序升温脱附(TPD)技术测定了苯、噻吩和正辛烷在NaY上以不同升温速率升温时的TPD谱图.利用TPD谱图的峰形和其微分曲线判断了程序升温脱附过程中的脱附级数.提出了一种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吸附剂/催化剂的脱附活化能及其动力学参数的方法.以这些TPD谱图为基础,分别采用传统TPD计算模型、最小二乘法以及一阶微分曲线法计算了苯、噻吩和正辛烷在NaY上的脱附活化能和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最小二乘法对在不同线性升温速率时的程序升温脱附活化能的计算结果是一致的.
刘道胜韩春玉段林海宋丽娟孙兆林
关键词:程序升温脱附脱附活化能最小二乘法
金属有机骨架MIL-53对C8芳烃吸附扩散性能研究
<正>利用智能重量分析仪(Intelligent Gravimetric Analyzer)研究了303 K下邻、间、对二甲苯及乙苯在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53(AL)上的吸附和扩散行为。结果表明:吸附等温线均为Lan...
段林海董宪莹武玉叶杜美玉王凌涛宋丽娟
文献传递
酸催化及竞争吸附对CeY分子筛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英文)被引量:15
2014年
采用液相离子交换(LPIE)法制备了CeY分子筛,并研究烯烃和芳烃对其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利用固定床穿透曲线技术研究吸附剂的脱硫性能,结果表明:烯烃和芳烃的存在均导致吸附剂吸附硫容量减少,然而,烯烃的影响明显强于芳烃.采用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技术研究噻吩、环己烯和苯的吸附行为,结果发现:烯烃和芳烃降低吸附剂脱硫性能的实质分别为吸附剂表面酸性导致的酸催化反应和π-络合吸附的芳烃分子与硫化物分子的竞争吸附.另外,烯烃的影响取决于吸附剂的表面酸性,尤其是强B酸(Br?nsted酸)中心.这是由于B酸中心会导致烯烃和噻吩发生质子化反应,且质子化物种易于进一步发生低聚反应.生成的低聚物覆盖吸附活性中心导致吸附剂对其它噻吩分子的吸附能力降低.
秦玉才高雄厚段林海范跃超于文广张海涛宋丽娟
关键词:吸附脱硫质子化
频率响应法研究苯在RFCC催化剂上的吸附扩散行为
催化裂化技术己是现代炼油工业的核心技术,在催化裂化过程中反应物和产物分子在催化剂内部的吸附扩散决定着催化剂的整体催化性能和裂化产物的选择性.因此,研究RFCC 催化剂的传质性能,对RFCC催化剂的设计和研发有重要的研究意...
石利飞朱萌萌秦玉才张苏宏张若杰段林海宋丽娟
关键词:扩散
不同硫化物在改性Y分子筛上的选择性吸附脱硫性能及机理
用离子交换的方法制备了Cu(I)Y、Ce(III)Y、Ni(II)Y分子筛并用XRD、TEM、XPS、ICP、FT-IR、N2对其进行了表征。采用智能重量分析仪(IGA)、频率响应(FR)、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和...
段林海王洪国鞠秀芳靳玲玲刘黎明徐静陈晓陆宋丽娟
文献传递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