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红元

作品数:6 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性行为
  • 4篇行为者
  • 4篇男男性行为
  • 4篇男男性行为者
  • 3篇艾滋病
  • 3篇病毒
  • 2篇影响因素
  • 2篇同性性行为
  • 2篇男男性接触
  • 2篇男男性接触者
  • 2篇接触者
  • 2篇高危
  • 2篇高危行为
  • 2篇艾滋病病毒
  • 2篇HIV感染
  • 1篇队列研究
  • 1篇性行为特征
  • 1篇人类免疫
  • 1篇人类免疫缺陷
  • 1篇人类免疫缺陷...

机构

  • 6篇中国疾病预防...
  • 6篇北京市朝阳区...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6篇梁红元
  • 6篇李东亮
  • 6篇杨烨
  • 6篇阮玉华
  • 5篇李清春
  • 4篇罗凤基
  • 3篇师伟
  • 2篇张晓曦
  • 2篇王晨
  • 2篇曾照丽
  • 2篇姜树林
  • 1篇萧燕
  • 1篇丁海峰
  • 1篇周振海
  • 1篇李书明
  • 1篇肖冬
  • 1篇张政

传媒

  • 2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自然医学...
  • 1篇中国病毒病杂...

年份

  • 1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男男性行为者异性性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9
2008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男男性行为者的异性性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06年11月~2007年2月,在北京市招募男男性行为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社会人口学和高危性行为特征。结果47.1%(255/541)的人曾与女性发生过性行为,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中,文化程度低(HR=1.98,95%CI=1.54~2.56);性行为方式以异性为主(HR=2.92,95%CI=2.06~4.15);与男男性行为者首次异性性行为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9%(75/541)的人近3个月与女性发生过性行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26岁(OR=2.0,95%CI=1.12~3.56)、性行为方式以异性为主(OR=24.2,95%CI=11.1~52.6)和近1个月喝醉过(OR=2.6,95%CI=1.3~5.0)与男男性行为者近3个月发生异性性行为的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采取相应措施控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从男男性行为者向其女性性伴扩散。
李清春杨烨梁红元李东亮罗凤基师伟阮玉华邵一鸣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者性行为女性
北京市男男性接触者HIV感染相关危险的定性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男男性接触者HIV感染危险相关的卫生保健的可及性、艾滋病的态度和歧视,以及社区观念、政策和法律问题。方法于2006年9月~2006年11月,共招募36名男男性接触者分为6个访谈小组,利用事先设计好的访谈提纲进行小组访谈。结果多数男男性接触者表示自己的卫生保健需求得到了满足,且认为社区中普遍存在对HIV感染者的歧视和回避。大多数男男性接触者不愿意暴露自己的身份,认为北京的环境适合自己工作和学习的发展,只有少数男男性接触者听说过在社区中有艾滋病防治项目。结论有必要在社区中开展艾滋病宣传来减少歧视和提高艾滋病防治项目的覆盖面。
梁红元杨烨姜树林丁海峰李东亮师伟Scott SilverSibylle Kristensen萧燕阮玉华邵一鸣
关键词:男男性接触者艾滋病高危行为
男男性接触者首次同性性行为发生情况调查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了解男男性接触者(MSM)首次同性性行为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2006—11/2007—02,在北京市调查了541名男男性接触者,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首次性交对象、性取向和首次同性性行为发生情况等。结果调查541名男男性接触者,其中首次性行为为同性的发生率为:4.57/100人年(95%CI=4.19~4.96),首次同性性行为发生的年龄中位数为21.0岁(95%CI=21.0~22.0)。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中,出生年份晚(1970—1980年HR=2.68;95%CI=1.83~3.94。〉1980年HR=6.17;95%CI=4.11~9.28)、少数民族(HR=1.44;95%CI=1.06~1.96)、首次性行为对象为同性(HR=2.18;95%CI=1.76~2.68)、双方自愿(HR=0.65;95%CI=0.50~0.85)与首次同性性行为发生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少数民族、首次性行为对象为同性和双方自愿对男男性接触者首次同性性行为的发生有影响,男男性接触者中青少年是重点干预对象。
李东亮梁红元杨烨姜树林李清春师伟阮玉华邵一鸣
关键词:首次性行为影响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北京市男男性行为者HIV感染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被引量:21
2008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06年9月-2007年2月,在北京市招募MSM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和高危行为学特征,采集血样检测HIV抗体。结果在所调查的541名MSM中,HIV和梅毒感染率分别为4.8%(26/541)和19.8%(107/541)。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梅毒感染(OR=4.23;95%CI1.88-9.54)、过去男性性伴总人数≥10个(OR=3.80,95%CI1.49-9.72)与MSMHIV感染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SM已成为HIV感染的高危人群之一,有必要加强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宣传和预防干预,来降低HIV在MSM中的传播。
王晨梁红元杨烨曾照丽李清春李东亮张晓曦罗凤基阮玉华邵一鸣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病毒性行为
北京市男男性行为人群队列随访中高危行为变化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4
2009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男男性行为人群队列随访中高危行为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对招募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参加者每6个月随访一次,了解其行为学变化情况。应用广义估计方程(GEE)分析高危行为的变化。结果在6个月及12个月随访中,研究对象近3个月与男性群交、近3个月同性商业性性行为、近1个月与临时男性性伴无保护性肛交的发生比例均呈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个月随访与本底调查时相比,调查对象最后一次无保护性肛交的发生比例显著性下降;12个月随访与6个月随访相比,调查对象近3个月男性性伴数>1的比例有显著性下降;未见其他高危性行为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12个月随访的队列保持率为86.2%(437/507),HIV新发感染率为2.58/100人年(95%CI:1.05~4.12)。结论综合考虑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新发感染率和高危行为的变化情况,虽然该人群高危行为的发生比例呈一定的下降趋势,但尚需采取有效预防干预措施来控制该人群HIV的传播流行。
张政李清春李书明周振海李东亮罗凤基杨烨梁红元阮玉华邵一鸣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男男性行为者高危行为前瞻性队列研究
北京市男男性行为者无保护性同性性行为的调查研究
2008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男男性行为者无保护性同性性行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06年11月~2007年2月,在北京市朝阳区对男男性行为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近3个月行为学特征等。结果在所调查的541名男男性行为者中,分别有49.5%(268/541)和36.6%(198/541)的调查对象在过去的1个月与固定和临时男性发生过肛交。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近3个月结婚/与女朋友同居(OR=3.00;95%CI1.40~6.40)更容易与固定男性近1个月发生无保护性肛交,近1个月感觉到孤独(OR=0.47;95%CI0.28~0.78)较少与固定男性性伴近1个月发生无保护性肛交;近3个月通过浴池/厕所/公园寻找男性性伴(OR=2.01;95%CI1.07~3.79)、近3个月未参加过艾滋病项目(OR=2.84;95%CI1.01~7.98)更容易与临时男性性伴近1个月发生无保护性肛交。结论男男性行为者中无保护性肛交行为普遍存在,应加强对这个人群的行为干预以降低其危险行为。
曾照丽梁红元杨烨杨烨王晨李清春李东亮肖冬李东亮张晓曦罗凤基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者固定性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