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春梅

作品数:18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护理
  • 5篇皮肤
  • 4篇点刺试验
  • 3篇皮肤点刺
  • 3篇皮肤点刺试验
  • 3篇慢性
  • 3篇变应原
  • 2篇心理
  • 2篇治疗护理
  • 2篇湿疣
  • 2篇皮肤试验
  • 2篇荨麻
  • 2篇荨麻疹
  • 2篇细胞
  • 2篇满意度
  • 2篇慢性荨麻疹
  • 2篇梅毒
  • 2篇梅毒患者
  • 2篇患者皮肤
  • 2篇尖锐湿疣

机构

  • 18篇广东省皮肤性...
  • 1篇广州市皮肤病...

作者

  • 18篇梁春梅
  • 8篇冯占芹
  • 7篇颜爱萍
  • 5篇蔡碧珊
  • 4篇黄芳玲
  • 4篇何雪瑜
  • 3篇钟山
  • 3篇陈永锋
  • 3篇孙希凤
  • 3篇王晓华
  • 2篇伍露娜
  • 2篇郑道城
  • 2篇黄进梅
  • 2篇刘晗
  • 2篇余鹏
  • 2篇毕超
  • 2篇谷梅
  • 1篇吴铁强
  • 1篇陈征宇
  • 1篇陈玉清

传媒

  • 4篇中国民族民间...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岭南皮肤性病...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国际皮肤性病...
  • 1篇当代护士(中...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皮肤性病诊疗...
  • 1篇当代护士(下...
  • 1篇中国病毒病杂...

年份

  • 1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4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综合护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90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银屑病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效果佳,患者依从性好。
梁春梅董正蓉马丹晓黄远忠颜爱萍
关键词:银屑病依从性焦虑抑郁
消毒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2013年
目的:认识消毒供应室职业危害,掌握防护对策。方法:认知消毒供应室消毒环节各种流程,分析职业危害发生条件,加强自身保护措施。结果:通过调查发现,现阶段消毒供应室所面临的伤害主要包括人员工作环境设施差、职业人员缺乏对危害因素的认知、职业人员欠缺必要的防护措施。结论:在加强职业人员培训,制定职业安全保护制度,提高职业人员保护意识的同时,要保障消毒供应室防护力度,规范消毒流程,完善人员防护设施。避免受到伤害,保障医务工作者的人身安全。
颜爱萍冯占芹梁春梅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
12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皮肤变应原点刺试验结果分析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探讨各种变应原与慢性荨麻疹发病的关系,为临床防治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采用国际标准的皮肤点刺试验对12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27种变应原的检测。结果:12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变应原检测阳性率达83.8%。屋尘螨、粉尘螨是慢性荨麻疹的主要变应原,各占58.10%、59.70%;其次是虾、杂草、松属、谷类和花粉(禾本科),分别占25.8%、23.4%、22.60%、17.70%和16.9%。其中对一种变应原呈阳性反应9例(7.26%),对两种变应原呈阳性反应为8例(6.45%),对三种及以上变应原呈阳性反应为65例(52.4%)。结论:慢性荨麻疹患者皮肤点刺试验有较高的变应原检出率,能为疾病的预防和进一步脱敏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蔡碧珊梁春梅黄芳玲何雪瑜王晓华陈文静吴铁强陈永锋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
早期梅毒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Toll样受体2的表达被引量:2
2008年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是天然免疫受体,它既可以识别各种病原微生物,通过信号传导途径激活免疫细胞,引起天然免疫,又能进一步启动获得性免疫。TLR2可识别梅毒螺旋体的脂蛋白。研究发现,梅毒螺旋体膜脂蛋白既是梅毒螺旋体主要的免疫原,又具有强大的前炎症活性,在激活单核,巨噬细胞、内皮细胞中起着作用。为了探讨TLR2在早期梅毒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我们检测59例早期梅毒患者外周血CD14^+单一核细胞TLR2的表达水平。
陈永锋王晓华郑道城毕超泰碧珊梁春梅伍露娜
关键词:梅毒单一核细胞病原微生物
广州地区1232例慢性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皮肤点刺试验的结果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慢性过敏性皮肤病常见变应原的致病状况,为其流行病学研究及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德国默克公司生产的Allergopharma标准变应原液在前臂掌侧皮肤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同时应用0.1%组胺和生理盐水作为阳性和阴性对照,判断结果得出的数据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2检验和t检验。结果:1 232例慢性荨麻疹、特应性皮炎、慢性湿疹等患者的皮肤点刺试验中,结果变应原阳性率为81.3%;尘螨(屋尘螨+粉尘螨)阳性率(57.0%)明显高于其它变应原,其次阳性率较高的有虾(18.1%),其余阳性率>10%的有松属、禾本科花粉、霉菌、杂草。儿童组阳性率明显高于成人组(P<0.01),吸入组变应原阳性率及阳性程度明显高于食物组变应原(P<0.01)。结论:吸入组变应原是慢性过敏性皮肤病常见变应原,尘螨为首要变应原,其儿童组阳性率明显高于成人组,反应的强度明显强于成人组(P<0.01)。
黄芳玲钟山陈玉清蔡碧珊冯占芹梁春梅何雪瑜孙希凤
关键词:点刺试验慢性过敏性皮肤病变应原
暗疮清除术加中药面膜联合治疗护理面部痤疮的临床研究
2009年
目的观察中药面膜配合治疗面部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0例,先行常规痤疮清创术后,立即施以中药面膜敷面30 min,祛膜后外涂氯洁霉素霜防治感染;对照组60例,仅实施痤疮清除治疗和外涂氯洁霉素霜。两组均观察6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治愈率为47.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0%,治愈率为21.66%。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痤疮清除术后配合中药面膜外敷治疗痤疮,治疗效果优于单纯痤疮清创术。
冯占芹谷梅梁春梅
关键词:痤疮清创术中药面膜护理
232例无痛人工流产受术者的护理体会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静脉麻醉下无痛人流手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32例行无痛人流的受术者术前、术中、术后进行护理和临床分析。结果232例受术者经过无痛人流手术治疗及有效护理,手术成功率达到100%,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无痛人流手术及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手术顺利进行,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徐小娟黄进梅梁春梅
关键词:无痛人流术静脉麻醉护理
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宫颈尖锐湿疣的护理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minolevulinic acid-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治疗宫颈尖锐湿疣的临床护理。方法:对24例宫颈尖锐湿疣患者行ALA-PDT治疗进行护理,治疗前给予心理护理;治疗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敷药准确,照射到位,并及时处理不良反应;治疗后重视健康教育,随访3月,观察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有效护理措施下,24例患者经3次ALA-PDT治疗后,疣体完全脱落21例,有效率87.5%,随访结束时,完全患者者未复发率达85.7%,未发现疤痕形成等不良反应。结论:ALA-PDT治疗宫颈尖锐湿疣安全有效,复发率低,良好的护理措施能保证和提高其疗效。
梁春梅冯占芹吴磊明余鹏刘晗
关键词: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尖锐湿疣护理
带状疱疹患者治疗中年龄段疗效的分析
2013年
目的 了解年龄、性别等因素对带状疱疹患者预后中的影响及不同年龄患者神经累及部位的差异.方法 对该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期间治疗的102例带状疱疹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探究,将患者按年龄分为3组,<21岁为青少年年龄组,21~60岁为成年组,>61岁为老年组.结果 与老年组比较,青少年组病程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门诊治疗时间、止痛时间、水疱干涸时间、停发新疹时间等方面均较老年组短;与成年组比较,老年组在门诊治疗时间、止痛时间等以及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青少年组比较,成年组和老年组在三叉神经受累人数较多,颈神经受累者人数较少;老年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较另外两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人容易发生后遗神经痛,与青少年相比,成年人和老年人具有病情重、病程长、疼痛时间久、皮损恢复慢等特点.
颜爱萍冯占芹梁春梅
关键词:带状疱疹年龄发病率
对性病患者治疗护理中的心理分析与健康教育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究性病门诊护理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对近两年门诊就诊的性病患者,针对患者存在的医学知识困乏、心理障碍、认识误区、安全套使用率低等问题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结果:干预后患者对性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率明显提高(P<0.001);高危性行为明显减少(P<0.001);心理障碍程度有所改善(P<0.001);规范就医行为明显改善(P<0.001)。结论:对性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正确引导她们采取健康、和谐的性行为,可有效地降低性病的传播和蔓延。
冯占芹梁春梅颜爱萍
关键词:性病护理健康教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