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政勇

作品数:62 被引量:155H指数:6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攻关计划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5篇化学工程
  • 15篇理学
  • 4篇文化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5篇催化
  • 16篇氟化
  • 13篇相转移
  • 13篇相转移催化
  • 11篇化合物
  • 10篇催化合成
  • 9篇卤素
  • 9篇卤素交换氟化
  • 9篇催化剂
  • 7篇动力学
  • 7篇甲醛
  • 6篇树脂
  • 6篇苯甲醛
  • 5篇氧化碳
  • 4篇液晶
  • 4篇中间体
  • 4篇螯合
  • 4篇螯合树脂
  • 4篇螯合性表面活...
  • 4篇微波化学

机构

  • 40篇郑州大学
  • 23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驻马店高级技...
  • 1篇河南平煤神马...

作者

  • 61篇梁政勇
  • 21篇章亚东
  • 19篇吕春绪
  • 15篇李斌栋
  • 7篇徐珍
  • 6篇胡国勤
  • 4篇王爽
  • 4篇叶志文
  • 4篇崔科
  • 4篇韩长凯
  • 3篇李华
  • 2篇辛安波
  • 2篇高尚勇
  • 2篇兀吉康
  • 2篇胡玉锋
  • 2篇廖承志
  • 2篇李雯
  • 2篇罗军
  • 2篇赵松芳
  • 2篇张鹏远

传媒

  • 7篇化学通报
  • 5篇精细化工
  • 3篇精细石油化工
  • 2篇精细与专用化...
  • 2篇江苏化工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应用化学
  • 2篇高校化学工程...
  • 2篇广州化工
  • 1篇现代化工
  • 1篇化学试剂
  • 1篇精细化工中间...
  • 1篇辐射研究与辐...
  • 1篇煤炭学报
  • 1篇河南化工
  • 1篇化工高等教育
  • 1篇精细石油化工...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染料与染色
  • 1篇黑龙江教育(...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7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正十八硫醇的合成反应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以硫脲和氯代十八烷为原料合成正十八硫醇,在均相反应条件下,开展了其合成反应动力学研究,建立了第一步的反应动力学模型,测得表观反应级数为一级,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可表示为rA=-dcA/dt=4.602×1013exp(-13 464.27/T)cA,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111.95 kJ/mol,介于一般化学反应活化能40~400 kJ/mol之间,属于化学反应控制过程;并对提出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可信.
章亚东潘开林梁政勇
关键词:硫脲动力学
三相相转移催化制备叔丁基硫醇新工艺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以PS树脂固载的季铵盐为相转移催化剂,硫脲和叔丁基溴为原料,水为反应溶剂,经成盐和水解两步反应制得叔丁基硫醇,并运用FT-IR、1H-NMR等现代分析手段确定了产物结构。然后以性能优良的PS树脂固载三正丁铵盐(PS-C3)为代表,考察了其在叔丁基硫醇制备中的最佳应用工艺,并讨论了成盐温度、成盐时间、碱液用量、水解时间等因素对叔丁基硫醇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叔丁基硫醇制备的优化条件为(以0.1 mol叔丁基溴计),成盐反应:n(硫脲)=0.105 mol,n(叔丁基溴)=0.1 mol,PS-C3 1 g,H2O 30 mL,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4 h;水解反应:20%(w/w)的NaOH 30 g,60℃温和回流2 h。在此条件下,叔丁基硫醇的最终收率可达73.9%,催化剂回收简单并可重复使用4次以上,且催化性能无明显下降。
梁政勇章亚东张剑
关键词:绿色化学硫脲
微波作用下高分子咪唑盐催化合成含氟芳香物被引量:7
2007年
高分子咪唑盐1是一种新型高分子相转移催化剂,具有制备简单、稳定性好、催化活性高等特点。TG分析表明,其分解温度可达350℃左右。在微波作用下,采用此高分子咪唑盐相转移催化剂于中等极性的非质子溶剂中成功制备了系列含氟硝基苯类化合物,其收率为72.1%~94.4%,反应时间较常规加热最多可缩短60%以上,拓宽了卤素交换氟化反应溶剂的选择空间。选用中等极性溶剂,反应中还可突出地体现出微波对反应的“非热效应”。
梁政勇李斌栋徐珍吕春绪
关键词:微波化学卤素交换氟化
负载型催化剂高效催化合成碳酸环己烯酯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负载型催化剂高效催化合成碳酸环己烯酯的方法,属有机合成领域。该方法采用本发明自制的经修饰的聚苯乙烯树脂负载金属盐为催化剂,催化二氧化碳和环氧环己烷环加成制备碳酸环己烯酯。该方法不使用任何有机溶剂,具有催...
章亚东崔科梁政勇韩长凯
聚碳酸亚环己酯及其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2023年
二氧化碳既(CO_(2))是令人头疼的温室气体,更是有价值的碳资源,因此二氧化碳的固定和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以二氧化碳和环氧环己烷为原料合成的聚碳酸亚环己酯(PCHC)是一种新型的脂环类可生物降解聚酯材料,相比传统的二氧化碳-环氧烷聚合物,其机械和耐热性能更为优良,有望拓展脂肪类聚碳酸酯的使用范围。本文对PCHC的基本性能及潜在应用领域、合成工艺路线以及交替共聚反应催化剂的发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优质PCHC材料的高效制备提供参考。
牛乐朋陈一帆张鹏远梁政勇
关键词:二氧化碳环氧环己烷
EDTA衍生物类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进展被引量:2
2004年
阐述了EDTA衍生类表面活性剂的重要作用和现阶段关于EDTA衍生物类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进展情况,并对其应用和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梁政勇叶志文吕春绪
关键词:EDTA螯合剂乙二胺羟乙基乙二胺表面活性剂
一种微波辅助三相转移催化合成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增塑剂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波辅助三相转移催化合成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的方法。苯酐、氯丙烯以及相转移催化剂、助催化剂、阻聚剂于水中在微波辐射的作用下进行反应,获得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其中,所述的相转移催化剂为...
梁政勇王爽谢君黄金硕
新型侧链液晶聚醚螯合树脂的合成及其对水中Cu^(2+)的吸附性能研究
2022年
以环氧环己烷作为改性单体,通过环氧氯丙烷与环氧环己烷阳离子开环聚合获得分子量约为3000的共聚醚主链。然后以联苯为介晶基元、亚氨基二乙酸为末端螯合基团,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结构的侧链液晶聚醚螯合树脂。在对其结构鉴定以及基础物理性质测定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该树脂对水中Cu^(2+)吸附的影响因素、再生性能、吸附选择性、吸附模型以及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该树脂对Cu^(2+)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再生性能和选择性,其对水中Cu^(2+)的吸附为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钱超义李萌王爽高庆姚怀伟梁政勇
关键词:环氧环己烷等温吸附吸附动力学
新型螯合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被引量:6
2004年
简要介绍了螯合性表面活性剂的发展背景以及前景。重点介绍了N 十二烷基乙二胺三乙酸钠的合成机理与工艺。采用过量的无水乙二胺与 1 溴代十二烷反应合成中间体N 十二烷基乙二胺。然后再与过量的氯乙酸反应合成N 十二烷基乙二胺三乙酸 ,用NaOH中和 ,即得终产物N 十二烷基乙二胺三乙酸钠。合成中间体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乙二胺 )∶n(1 溴代十二烷 ) =(2 5~ 30 )∶1,反应温度为 6 0℃ ,反应时间 8h ,收率 97% ;终产品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n(氯乙酸 )∶n(中间体 ) =(6~ 7)∶1反应温度 80℃ ,反应时间 10h ,收率 86
梁政勇叶志文吕春绪
关键词:螯合性表面活性剂
微波卤素交换氟化制备氟代化合物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波卤素交换氟化制备氟代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将氟化剂放入微波中进行干燥后待用;向反应器中加入反应物、氟化剂、溶剂、催化剂;密闭反应器,并充入氮气、加压,微波加热、搅拌使反应完全;反应结束后,冷却...
李斌栋吕春绪梁政勇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