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广君
- 作品数:19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医药卫生更多>>
- 《难经》脉诊探析被引量:2
- 2013年
- 《难经》并非脉诊专书,但八十一难中,从一难至二二十二难均为论述脉诊的专篇,占全书四分之一强,可见该书对脉诊十分重视。
- 张宇佀雪平关晓光栾广君
- 关键词:《难经》脉诊
- 怀疑精神的价值分析与建构被引量:2
- 2008年
- 怀疑作为整个科学发现链条的前导环节,分别在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启蒙和启发。而目前国内的大学生恰恰是"太重权成,不敢怀疑",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培养大学生的怀疑精神、加强素质教育的途径。
- 栾广君
- 关键词:怀疑精神
- 互联网虚拟社会管理问题及优化路径
- 2014年
- 互联网虚拟社会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加强虚拟社会管理成为一个新的课题。深刻剖析了互联网虚拟社会的内涵,阐明了虚拟社会具有虚拟性、自由性和开放性的特点。针对我国虚拟社会管理存在着安全问题严重、法律相对滞后和管理比较薄弱等主要问题,提出了优化路径,即有效把握互联网中政府的战略主动权,完善互联网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虚拟社会管理机制和促进网络舆情的良性发展。
- 王宜静孙岩常存库栾广君刘大伟张大生
- 关键词:互联网虚拟社会管理理念
- 理论课教师课外思想政治工作有效途径探索
- 2010年
- 高校教师课外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应以考研指导为线索,强化世界观教育;以就业指导为导向,强调价值观教育;以心理咨询为暗线,重视人生观教育。
- 栾广君关晓光
- 关键词:课外教育思想政治工作
- 现代公共生活秩序重构与发展被引量:2
- 2016年
- 秩序是维持各个事项稳步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它能制约并规范人们的行为,使得人们的生活处于有序发展的状态。文章通过解读现代公共生活的内涵、存续方式、重要作用及其理论框架,试图以现代公共生活秩序的可持续发展为着力点,以建立良好的现代公共生活秩序。
- 栾广君
- 关键词:生活秩序
- 让“卡尼阿德斯”来辩护——波义耳对元素的怀疑及其如何把化学确立为科学被引量:1
- 2004年
- 本文认为既不应该给予“波义耳明确定义了元素”的殊荣 ,也不应该断定波义耳“从根本上否定了元素” .波义耳以其大量的实验论证和质疑了人们所定义的“元素” ;波义耳以哲学的方式诠释了“元素” ,他的“第一凝结物”是一个与“元素”意同形异的概念 ;正是波义耳以经验与理性相结合的科学传统把化学确立为科学 .
- 栾广君
- 关键词:波义耳微粒化学现象
- 从“现实的个人”到“真正的共同体”——马克思生活方式理论的致思轨迹
- 2014年
- 向现实生活世界的回归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逻辑主线,对生活方式变革的理论观照实际构成了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一项主要内容。马克思"回归现实生活世界"的致思理路,不仅标志着与传统哲学的根本分歧,展示了唯物史观的哲学变革逻辑,也蕴含着对人的现实困境及其解放途径的价值诉求,彰显了"改变世界"的社会革命逻辑。正是依据人类生活方式的衍变存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制定了以生活方式变革为主线的唯物史观理论体系。
- 康渝生栾广君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和谐生活观的构建
- 2015年
- 马克思主义生活观中包含着对于人性和生活关系的探索,通过对生活世界的批判来达到自我否定和超越,能够指导人们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人们更好地构建和谐生活,更好地展望未来有着指导价值。文章通过探索马克思主义生活观的理论来源及其产生的现实背景,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与建设和谐社会。
- 栾广君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
- 基于中医药院校特色的思政课教学原则转换途径探析——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被引量:2
- 2016年
- 目前,中医药院校"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课程仍存在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实状况。本文结合教师、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理念等诸多因素,从实际出发,切实提出针对中医药院校"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原则转换的种种对策,从教学管理、学习风气和教学理念等方面入手,逐渐推动这门课程的进一步发展。
- 栾广君王宜静关晓光
-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原则
- “互联网+”背景下新型生活方式的构建被引量:3
- 2016年
- 作为一种经济发展的新生态,"互联网+"以超越性、重构性、智能性和个体性为主要特点。"互联网+"与生活方式变革之间的关系分别从其三大技术基础——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予以哲学层面的阐释。构建新型生活方式要在把握"互联网+"的创新本质的基础上,一方面在物质生活领域实现前所未有的变革,另一方面在精神领域建构相适应的价值取向和文化选择性——既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又需要文化与生活的融合。
- 栾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