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液
  • 2篇血液流变
  • 2篇血液流变学
  • 2篇针刺
  • 2篇CIA大鼠
  • 1篇行为学
  • 1篇性关节炎
  • 1篇穴位
  • 1篇穴位针刺
  • 1篇移动抑制因子
  • 1篇抑郁
  • 1篇诱导性
  • 1篇症状
  • 1篇受体
  • 1篇受体拮抗剂
  • 1篇鼠模型
  • 1篇子宫
  • 1篇子宫内膜
  • 1篇子宫内膜炎
  • 1篇拮抗剂

机构

  • 4篇温州医学院附...
  • 2篇温州医学院

作者

  • 4篇柳国英
  • 3篇叶天申
  • 3篇李方
  • 2篇谢文霞
  • 1篇谢泳泳
  • 1篇张旭
  • 1篇张瑞
  • 1篇李晓佩
  • 1篇张驰
  • 1篇方敏
  • 1篇丁晓玲
  • 1篇汤彪

传媒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针刺对抑郁CIA大鼠模型行为学、关节症状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1、观察慢性束缚应激对CIA大鼠模型行为学、关节症状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2、针刺治疗对抑郁CIA大鼠模型行为学、关节症状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40只造模成功的CIA大鼠按照关节炎指数(AI)随机分为对照组、模...
叶天申李方柳国英
关键词:针刺抑郁CIA大鼠行为学关节症状血液流变学
文献传递
腹部穴位针刺对CIA大鼠模型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腹部穴位针刺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及血液流变学方面的作用机制。方法:用牛Ⅱ型胶原诱导大鼠关节炎模型,待造模成功后取腹部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四穴进行针刺治疗,1次/天,周期21天。于治疗前1天、治疗后第7、第14、第21天测定大鼠足趾容积、关节炎指数,治疗结束后取外周血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腹部穴位针刺组足趾容积、关节炎指数、血液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水平较模型组均有明显降低(P<0.05);血液黏度与足趾容积呈正相关。结论:腹部穴位针刺对CIA大鼠模型有治疗作用,可减轻关节肿胀度,改善关节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红细胞的聚集、改善血液高粘状态来控制大鼠关节炎病情。
李方柳国英谢文霞张驰张旭叶天申
关键词:胶原诱导性关节炎血液流变学
慢盆消炎方对慢性子宫内膜炎模型大鼠NF-κB、IκB-α及TNF-α、MCP-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观察慢盆消炎方对慢性子宫内膜炎模型大鼠NF-κB、磷酸化IκB-α、TNF-α、MCP-1的表达及其TNF-α、MCP-1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混合菌株接种法制作慢性子宫内膜炎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妇乐组、中药组(慢盆消炎方),另设同龄正常大鼠为正常组,连续灌胃给药3周。给药结束取各组大鼠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Western blot分析NF-κB、磷酸化IκB-α蛋白在子宫内膜组织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各组子宫内膜组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mRNA表达;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TNF-α、MCP-1含量。结果: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子宫内膜组织NF-κB蛋白、磷酸化IκB-α蛋白、TNF-αmRNA、MCP-1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或P<0.05),血清中TNF-α、MCP-1含量亦明显上升(P<0.01);病理学显示模型组子宫内膜呈炎症改变,各层组织均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并且黏膜层有出血。2、与模型组相比,妇乐组子宫内膜组织NF-κB蛋白、磷酸化IκB-α蛋白、TNF-αmRNA、MCP-1 mRNA表达水平有所下降(P<0.05),但下降程度不如中药组;病理学显示上皮细胞结构已有较明显的修复,排列较整齐,但子宫内膜仍可见少量淋巴细胞浸润,伴腺体轻度扩张。3、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子宫内膜组织NF-κB蛋白、磷酸化IκB-α蛋白、TNF-αmRNA、MCP-1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P<0.01),血清中TNF-α、MCP-1含量亦明显下降(P<0.01);病理学显示中药组子宫内膜各层结构基本恢复正常,仅见极少量淋巴细胞浸润。结论:慢盆消炎方具有治疗子宫内膜炎的功效,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磷酸化IκB-α、TNF-α;MCP-1表达及降低TNF-α、MCP-1含量相关。
张瑞汤彪柳国英丁晓玲方敏谢泳泳
关键词:子宫内膜炎IΚB-ΑNF-ΚBTNF-Α
腺苷受体拮抗剂-咖啡因对CIA大鼠针刺抗炎作用的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腺苷受体非特异性拮抗剂咖啡因对针刺治疗CIA大鼠抗炎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牛Ⅱ型胶原、完全弗氏佐剂混合乳剂诱导大鼠关节炎,选取造模成功的CIA大鼠40只,随机分成生理盐水针刺组(针刺"足三里"、"三阴交")、咖啡因组(咖啡因腹腔注射)、咖啡因针刺组(针刺加咖啡因注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10只,每日针刺结束后立即腹腔注射给药,连续干预21天。于干预前后记录CIA大鼠的足趾肿胀度、体重;干预后检测大鼠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因子-α(TNF-α)、大鼠膝关节滑膜TNF-α蛋白表达水平,用以评价各组大鼠炎症情况。结果:①针刺组大鼠足趾肿胀度、血清MIF、TNF-α和膝关节滑膜的TNF-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其余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5)。②咖啡因针刺组与咖啡因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血清MIF、TNF-α和膝关节滑膜的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两组。结论:非特异性腺苷受体拮抗剂咖啡因加重了CIA大鼠的炎症并抑制了针刺对CIA大鼠的抗炎作用,推测针刺抗炎存在腺苷相关的调节机制。
柳国英李晓佩李方谢文霞叶天申
关键词:腺苷受体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