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金坤

作品数:25 被引量:106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食管
  • 12篇食管反流
  • 12篇胃食管
  • 12篇胃食管反流
  • 12篇反流
  • 7篇胃电
  • 5篇食管反流病
  • 5篇胃食管反流病
  • 5篇流病
  • 5篇功能性消化不...
  • 4篇电图
  • 4篇食管测压
  • 4篇胃电图
  • 4篇测压
  • 3篇抑酸
  • 3篇抑酸治疗
  • 3篇抑制剂
  • 3篇制剂
  • 3篇十二指肠
  • 3篇十二指肠胃食...

机构

  • 25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25篇林金坤
  • 22篇胡品津
  • 15篇李初俊
  • 7篇陈旻湖
  • 6篇邓会芬
  • 5篇任明
  • 5篇陈为
  • 2篇何瑶
  • 2篇林丽莉
  • 2篇陈慧
  • 1篇王锦萍
  • 1篇彭晓忠
  • 1篇高修仁
  • 1篇叶玉津
  • 1篇张晓光
  • 1篇于海生
  • 1篇陈祺

传媒

  • 8篇新医学
  • 3篇胃肠病学
  • 2篇基础医学与临...
  • 2篇华人消化杂志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华中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03
  • 1篇2002
  • 8篇2001
  • 4篇2000
  • 2篇1999
  • 7篇1998
  • 2篇1997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电节律与胃窦运动研究
2001年
林金坤胡品津李初俊邓会芬陈为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电节律胃窦
兰索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2
1998年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效果及维持用药的方法。方法:70例GERD随机分为两组,兰索拉唑(L)组40例,第1至4周口服兰索拉唑30mg每日1次,第5至12周改为隔日1次,雷尼替丁(R)组30例,治疗用雷尼替丁150mg每日2次加西沙必利5mg每日3次口服,维持用药则单用雷尼替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及食管24小时pH监测结果。结果:L组治疗阶段各周末症状评分依次下降(P<0.05),且分别低于R组(P<0.05),R组用药后第2、第3及第4周末之间的症状评分差异不大(P>0.05)。而第4周末和第5周末症状评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L组第4、第8和第12周末症状完全缓解率分别为95%、93%和90%,分别高于R组的83%、50%和37%。第12周末食管24小时pH监测复查结果显示:治后两组食管酸暴露各项指标均有改善,L组的改善比R组更为明显,L组的酸反流总计分95%(38/40)恢复正常(少于14分),高于R组的40%(12/30)(P<0.05)。L组食管炎11例于第12周末均痊愈,而R组10例只痊愈5例。结论:与雷尼替丁加西沙必利疗法比较,兰索拉唑治疗GERD具有症?
林金坤陈湖李初俊林丽莉任明朱雪茵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兰索拉唑雷尼替丁药物疗法
用bilitec2000行24h食管胆红素监测诊断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
2001年
林金坤胡品津
关键词: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症状的临床评价及抑酸治疗试验的意义
2001年
林金坤李初俊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抑酸治疗质子泵抑制剂PH监测
非心源性胸痛患者的食管动力异常及兰索拉唑治疗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 :探讨食管运动功能检查及兰索拉唑治疗试验对非心源性胸痛患者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 63例经临床及心血管方面检查明确为非心脏起因的发作性胸痛患者进行内镜、食管测压、2 4 h食管腔内 p H监测及 7天的兰索拉唑治疗试验。结果 :63例中符合胃食管反流病 ( GERD) 4 4例 ( 70 % ) ,非特异性食管运动障碍 6例 ( 10 % ) ,贲门失弛症 3例 ( 5 % ) ,未明原因 10例。兰索拉唑治疗试验对诊断 GERD的敏感性为 91% ( 2 0 /2 2 ) ,而安慰药有效率仅 9% ( 2 /2 2 ) ,差异有显著意义 ( P<0 .0 5 ) ,治疗试验的特异性为 84 %。结论 :食管测压、 2 4 h食管腔内 p H监测有助于发现非心源性胸痛患者的食管动力异常 ,兰索拉唑治疗试验是临床诊断 GERD的简便而实用的方法。
林金坤胡品津高修仁
关键词:胸痛胃食管反流兰索拉唑药物疗法
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方法及抑酸治疗试验评价被引量:23
2002年
目的 评价胃食管反流病 (GERD)诊断方法及质子泵抑制剂 (PPI)治疗试验的价值。方法 对 10 4例有烧心、反酸或反食 ,伴有或不伴有非心源性胸痛、咽下疼痛及平卧时呛咳等症状的患者进行症状评分、内镜检查、食管测压、2h食管腔内pH监测和 7d的安慰剂或兰索拉唑 (30mg ,每天 2次 )随机分组交叉对照治疗试验 ;以2 4h食管下段pH <4的总时间 >4 %或和 /反流总评分 >14分作为诊断病理性胃食管酸反流的标准 ;用PPI抑制治疗第 5、6、7共 3d的症状总评分与用药前 3d的症状总评分相比较 ,以症状总分下降 >75 %者为治疗试验阳性。结果  10 4例中内镜检出食管炎 18例 (17% ) ;烧心为主要症状者 83例 (80 % ) ;pH监测结果符合病理性胃食管酸反流 (GERD)者 87例 (84 % ) ;兰索拉唑治疗试验阳性者 85例 (82 % ) ,两种诊断方法的结果显著相关 (P <0 0 1)。胃镜及食管测压对GERD的检出率低 ,由 2 4h食管pH监测诊为GERD者 87例中 ,治疗试验阳性者 82例 (敏感性94 % ) ,pH监测结果阴性者的另 17例中 ,治疗试验阴性 14例 (特异性 82 % ) ,兰索拉唑治疗试验对诊断GERD的准确性为 92 %。结论 对有典型胃食管反流症状的患者 ,质子泵抑制剂抑酸治疗试验用于辅助诊断GERD可先于食管测压及 2 4h食管腔内pH监测进行 。
林金坤胡品津陈为何瑶张晓光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胃酸抑制剂GERDPPI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直肠敏感性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被引量:6
1999年
目的:了解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直肠肛管压力、直肠敏感性及其心理状况。方法:对22例腹泻型IBS患者、17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和30名正常志愿者采用液导法进行直肠肛管压力测定,用持续气囊扩张法行直肠敏感性检查,同时采用症状自评(SCL-90)量表分析其心理状况。结果:IBS患者组的直肠敏感性指标评定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消化性溃疡组(P<0.05);直肠肛管压力指标测定值3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IBS患者的SCL-90量表评定值,包括总分、阳性项目数、阳性总分、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情绪因子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消化性溃疡组(P<0.05)。结论:与正常人和消化性溃疡患者相比,腹泻型IBS患者的直肠敏感性较高,且有较明显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抑郁、焦虑等。
王锦萍叶玉津胡品津林金坤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直肠敏感性
食管测压和24hpH监测诊断GERD的价值被引量:19
1998年
目的探讨食管测压和24hpH监测在国人胃食管反流病(GER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无症状志愿者103例和有典型胃食管反流(GER)症状者106例同期进行食管测压和24hpH监测.结果无症状志愿者组食管下括约肌(LES)静息压(LESP)31kPa±10kPa;LES长度(LESL)30cm±05cm;松弛时间(LESRD)68s±11s;食管中下段蠕动传导速度(MLPV)42cm/s±09cm/s;异常收缩发生率(PAC)4%±2%,与GER症状组比较(LESP19kPa±09kPa;LESL14cm±05cm;LESRD82s±12s;MLPV31cm/s±10cm/s;PAC10%±15%)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以x±2s确定正常值,GER症状组总异常率为47%.上述测压5项指标中3项以上异常时,高度提示抗反流屏障受损及存在病理性反流.根据95例健康人食管pH监测95%正常值,pH<4总时间百分率(N<40%)和反流总计分(N<14分)两项指标诊断GERD的敏感性分别达951%和967%;特异性均为968%.反流总计分联合最长反流持续时间(N<14min)?
林金坤胡品津朱雪茵李初俊任明
关键词:氢离子浓度测压法
我国健康成人液流灌注法食管测压的研究
1998年
目的探讨国人液流灌注法食管测压正常值.方法用气液压毛细管灌注系统连接四腔测压导管对120例健康志愿者(男65例,女55例;年龄17岁~64岁,平均39岁±12岁;体重指数22.4±2.1)进行食管测压.结果食管测压各项指标在男女性别间、不同体重指数间(<24与≥24)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在不同年龄段间(<50岁与≥50岁),除≥50岁者的LPA高于<50岁者(13.3kPa±4.2kPavs11.3kPa±3.3kPa,P<0.05),其余各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其中15例重复两次检查结果,除UES差异有显著意义(6.8kPa±3.1kPavs4.5kPa±2.0kPa,P<0.05)外,其余各项指标前后两次结果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120例健康人食管下括约肌(LES)静息压(LES)2.9kPa±1.0kPa;LES松弛压(LESRP)0.2kPa±0.4kPa;松弛率(LESRR)93%±7%;松弛时间(LESRD)6.7s±1.1s;LES长度(LESL)2.9cm±0.5cm;食管下段蠕动波幅(LPA)及蠕动波持续时间(LPD)分别为11.9kPa±4.0kPa和4.0s±1.3s,分别高于及长于食管上段的8.0kPa±3.0kPa和3.2s±1.1s(P<0.05);食管中下段蠕动传导速度(MLPV)4.0cm/s±0.9cm/s,高于上中段(UMP)的2.8cm/s±0.8cm/s(P<0.05);异常?
林金坤胡品津陈旻湖李初俊任明
关键词:食管测压食管食管运动
食管继发蠕动诱发试验的方法及意义
1998年
目的:探讨食管继发蠕动诱发试验的方法及意义。方法:用自行设计的8腔测压导管对50名正常人(健康人组)、45例胃食管反流病(GERD组)、30例不明原因吞咽困难(DUC组)及33例各种类型结缔组织病(CTD组)行常规食管测压并同时行食管继发蠕动诱发试验。结果:108患者常规测压食管运动异常的总检出率43%。GERD组、DUC组和CTD组的继发蠕动诱出率中位数均低于健康人组(P<0.05)。食管继发蠕动诱发试验使食管运动异常检出率提高到75%(81/108)。结论:自行设计的8腔导管简便实用.继发蠕动诱发试验提高食管运动异常检出率。
林金坤李初俊胡品津陈旻湖何瑶彭晓忠
关键词:食管测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