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羿

作品数:66 被引量:169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3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37篇细胞
  • 18篇流产
  • 17篇免疫
  • 15篇小鼠
  • 13篇免疫调节
  • 12篇动物
  • 12篇动物模型
  • 12篇免疫耐受
  • 10篇免疫缺陷
  • 9篇妊娠
  • 8篇胎盘
  • 8篇细胞表面
  • 8篇细胞表面标志
  • 8篇淋巴
  • 8篇母-胎界面
  • 7篇细胞表面标志...
  • 7篇淋巴细胞
  • 7篇标志物
  • 7篇表面标志物
  • 6篇NOD/SC...

机构

  • 53篇暨南大学
  • 14篇上海交通大学...
  • 10篇广州市第一人...
  • 6篇中山大学
  • 3篇暨南大学第一...
  • 2篇中南大学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连云港市妇幼...
  • 1篇连云港市东方...

作者

  • 65篇林羿
  • 28篇曾耀英
  • 25篇曾山
  • 24篇狄静芳
  • 12篇肇静娴
  • 11篇王文静
  • 10篇冯铮
  • 10篇李莉平
  • 8篇王通
  • 6篇何贤辉
  • 6篇秦晓黎
  • 6篇全世明
  • 5篇王自能
  • 5篇詹美意
  • 4篇陈琳琳
  • 4篇关洁宾
  • 4篇黄锦桃
  • 4篇赵晓明
  • 3篇夏薇
  • 3篇康佳丽

传媒

  • 17篇现代免疫学
  • 8篇中国病理生理...
  • 5篇暨南大学学报...
  • 4篇中华微生物学...
  • 4篇细胞与分子免...
  • 3篇免疫学杂志
  • 2篇中华围产医学...
  • 2篇国外医学(遗...
  • 2篇中华整形外科...
  • 2篇生殖与避孕
  • 1篇生殖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年份

  • 3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8篇2007
  • 9篇2006
  • 10篇2005
  • 3篇2004
  • 8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发性流产CBA/J×DBA/2小鼠母-胎界面DX5^+CD69^+细胞的浸润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研究DX5+CD69+细胞浸润与CBA/J×DBA/2小鼠自发性胚胎吸收的关系。方法:CBA/J×DBA/2小鼠(A组)和CBA/J×BALB/c小鼠(B组)分别用作自发性流产模型和生育力正常对照。DX5用作广泛性NK细胞标志物,CD69作为NK细胞和T细胞活化标志物。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母-胎界面淋巴细胞中CD69+细胞百分率,DX5+CD69+细胞与DX5+细胞比率,并对细胞数量与胚胎吸收率进行线性相关回归分析。结果:A组孕13.5 d胚胎吸收率为34.1%(45/132),显著高于B组(6.6%,9/137;P<0.001)。同时A组DX5+CD69+细胞与DX5+细胞比率(28.1±11.9)%显著高于B组(19.5±5.7)%,(P<0.01)。此外,A组DX5+CD69+与DX5+细胞比率(x)和胚胎吸收率(y)之间存在强线性相关(r=0.807,P<0.001,y=-1.157+1.278x)。结论:母-胎界面过多的DX5+CD69+细胞浸润可能与CBA/J×DBA/2小鼠胚胎吸收有关。
林羿曾耀英狄静芳曾山曾祥凤詹美意
关键词:流产细胞表面标志物淋巴细胞
早、中、晚孕期胎盘因子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CD4、CCR5和CXCR4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通过研究早、中、晚孕期胎盘因子(PF)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s)中CD4、CCR5和CXCR4表达的作用,探讨PF在人免疫缺陷病-毒1(HIV-1)垂直传播中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制备早、中、晚孕期PF。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分别与相对浓度为25%的早、中、晚孕期PF作用,培养24 h后收集细胞,荧光抗体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PBLs)中CD4、CCR5和CXCR4表达,以及CD4+T细胞中CCR5+细胞、CXCR4+细胞、CCR5+CXCR4+细胞所占的百分率。结果各孕期PF均可显著降低PBLs中CCR5的表达,其中早孕期PF的作用明显强于中、晚孕期PF的作用;各孕期PF组CD4+T细胞中CCR5+细胞的百分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早孕期PF组CD4+T细胞中CCR5+细胞的百分率明显低于中、晚孕期PF组;各孕期PF组CD4+T细胞中CCR5+CXCR4+细胞的百分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早孕期PF组CD4+T细胞中CCR5+CX-CR4+细胞的百分率显著低于晚孕期PF组。结论各孕期PF均可显著降低PBLs中CCR5的表达,以及CD4+T细胞中CCR5+细胞和CCR5+CXCR4+细胞的百分率,早孕期PF作用最强,中、晚孕期PF效应相当,PF可能通过抑制R5病毒的入胞而具有抗R5病毒的作用,并可能在阻断HIV-1宫内感染中具有重要作用。
李莉平林羿康佳丽夏薇王自能
关键词:胎盘因子CD4CCR5CXCR4
IL-22参与介导NOD小鼠自发性胚胎丢失
2010年
为研究IL-22与NOD小鼠自发性胚胎吸收率增高的关系,多次腹腔注射中和抗体抑制IL-22,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子宫CD4+IL-22+细胞百分率,并观察NOD×C57BL/6小鼠交配组合中孕鼠胚胎吸收率的变化。结果显示,NOD×C57BL/6孕鼠子宫CD4+IL-22+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BALB/c×C57BL/6孕鼠(52.4%±2.1%与14.3%±4.4%,P<0.01)。多次腹腔注射中和抗体可显著降低NOD×C57BL/6孕鼠子宫内CD4+IL-22+细胞数量(18.7%±2.8%;与未抑制组相比,P<0.01),并可显著降低这些小鼠孕12.5 d的胚胎吸收率(4.8%±2.0%与19.1%±5.1%,P<0.05)。线性相关-回归分析显示,胚胎吸收率与子宫CD4+IL-22+细胞百分率呈正相关。提示妊娠子宫内CD4+IL-22+细胞相对数量过多是妊娠不利因素,可能是造成NOD×C57BL/6孕鼠胚胎吸收率增高的原因之一。
许洁涵陈琳琳赵晓明陈翃王文静林羿
关键词:流产母-胎界面免疫调节免疫耐受
以小鼠CBA/J×DBA/2模型为基础的妊娠耐受机理研究
该课题从几个方面着手,对CBA/J×DBA/2小鼠的反复自然流产机理进行深入研究.主要研究目的是:证实某些淋巴细胞亚群参与CBA/J×DBA/2小鼠的胚胎排斥机理,并且这些细胞亚群通过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抗原而相互作用.该文...
林羿
关键词:小鼠淋巴细胞亚群抗精子抗体细胞表面标志物
文献传递
Toll样受体3参与双链RNA对小鼠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3(TLR3)与双链RNA(dsRNA)相互作用对BALB/c和NOD/SCID小鼠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比较经过和未经预先TLR3阻断条件下同基因妊娠的BALB/c和NOD/SCID小鼠在dsRNA刺激后的胚胎吸收率(RR),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5+TLR3+细胞和CD45+CD80+细胞在CD45+细胞群中、以及CD8α+CD80+细胞在CD8α+细胞群中的百分率。结果:在dsRNA刺激下BALB/c小鼠RR显著升高,而对NOD/SCID小鼠无显著影响。BALB/c小鼠胎盘CD45+细胞群中TLR3表达率升高,并伴有CD45+CD80+细胞和CD8α+CD80+细胞百分率的升高。另可检测到CD45+细胞内IL-2表达率增高,而IL-10表达率下降;而在NOD/SCID模型中未观察到这种趋势。阻断TLR3能消除dsRNA对BALB/c小鼠胚胎排斥的诱导作用,并同时降低CD45+细胞群中CD80的表达率。结论:dsRNA与TLR3的相互作用可能参与CD45+CD80+细胞和CD8α+CD80+细胞的动员,随后母-胎界面IL-2表达增强,而IL-10表达减弱,最终导致胚胎被排斥。dsRNA引起的胚胎排斥过程可能需要具有正常功能的T细胞和NK细胞参与。
林羿张家玮狄静芳杨志陈艺菁曾耀英
关键词:动物模型免疫缺陷TOLL样受体
免疫治疗对母胎交界面NK细胞表面CD69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与鼠胚和鼠仔预后的关系(英文)被引量:8
2002年
目的 :研究反复自然流产 (recurrentspontaneousabortion ,RSA)模型CBA/J×DBA/ 2小鼠母胎交界面NK细胞表面CD69分子的表达水平 ,并评价淋巴细胞免疫治疗 (lymphocyteimmunotherapy,LIT)对CD69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与鼠胚和鼠仔预后的关系。方法 :评价CBA/J×DBA/ 2、C57BL/ 6×DBA/ 2和BALB/c×DBA/ 2小鼠胚胎和鼠仔的预后 ,绘制出生后 1 - 2 1d鼠仔离乳前生长曲线和Kaplan -Meier生存分析曲线。并且采用PE -CD69和FITC -DX5双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在有或无LIT的情况下 ,母胎交界面NK细胞表面CD69分子的表达水平。此外 ,对CD1 6/CD32 +NK细胞亚群等也进行检测。结果 :在孕期母鼠体重平均增长幅度、平均每窝产仔数、新生鼠仔出生第 1d平均体重和胚胎吸收率等方面 ,CBA/J×DBA/ 2小鼠与生殖力正常的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在CBA/J×DBA/ 2小鼠中 ,代表活化型NK细胞的CD69+ DX5+ 细胞比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有效的LIT能够显著降低CD69在母胎交界面NK细胞表面的表达水平 ,并相应地显著降低胚胎吸收率。结论 :CD69+ DX5+ 细胞在胚胎被排斥的机制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林羿曾耀英曾山何贤辉狄静芳詹美意关洁宾肇静娴全世明
关键词:天然杀伤细胞CD69鼠胚预后免疫治疗
环孢素A与盐酸小檗碱联用预防大鼠心脏移植排斥反应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环孢素A(CsA)与盐酸小檗碱联用对同种异基因大鼠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抑制效果。方法建立Wistar大鼠心脏到SD大鼠的异位(腹腔内)心脏移植模型,术后单独使用CsA、盐酸小檗碱以及联合使用CsA和盐酸小檗碱进行免疫抑制治疗,观察各组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结果单独使用不同剂量CsA者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较安慰剂组明显延长(P<0.01);CsA和盐酸小檗碱联用组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较单用小剂量CsA组明显延长(P<0.01);单用盐酸小檗碱组与安慰剂组相比,移植心脏存活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A与盐酸小檗碱联用预防大鼠心脏移植后的排斥反应具有协同作用。
倪兴华曾耀英狄静芳何贤辉肇静娴林羿王子栋曾山
关键词:环孢菌素药物协同作用移植物排斥
甲氨蝶呤在未破裂型异位妊娠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对比研究甲氨蝶呤在未破裂型异位妊娠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20例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A组以20 mg甲氨蝶呤+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隔日静滴,并结合四氢叶酸解毒,B组采用50 mg甲氨蝶呤单次肌注治疗,C组在B组的基础上联合50 mg米非司酮,1次/d,持续7 d进行治疗。结果治愈率A、B、C三组分别为67.5%、90.0%和92.5%,B、C组不同治疗时期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下降率及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优于A组(P<0.05);B组和C组异位妊娠包块缩小超过50%者显著高于A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0%、22.5%和45.0%,C组高于A、B两组(P<0.05)。结论甲氨蝶呤单次肌内注射治疗方案较多次静脉滴注的治疗效果更好,虽有一定不良反应,但在停药后均能很快恢复正常,而加用米非司酮的方案未增加疗效,反而带来了更高的不良反应风险。
顾金云徐雯林羿
关键词:异位妊娠保守疗法甲氨蝶呤米非司酮
寡肽丙-谷胺-甘-缬抑制多聚次黄苷酸-胞苷酸所致流产的作用
2007年
目的 探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来源的寡肽丙-谷胺-甘-缬(Ala—Gln—Gly-Val,AQGV)是否具有抗poly I:C诱导的小鼠胚胎吸收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免疫机制。方法 给予异基因妊娠的BALB/c小鼠腹腔注射多聚次黄苷酸-胞苷酸(poly I:C)建立胚胎吸收模型,注射磷酸盐缓冲液组作为对照,观察孕期多次注射AQGV对胚胎吸收率的影响,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孕9.5d和13.5d胎盘和外周血中免疫活性细胞,包括T细胞、NK细胞、NKT细胞、B细胞和巨噬细胞等的百分率,以及早期活化标志CD25、共刺激分子CD86和细胞内细胞因子IL-12水平。结果 孕9.5d时AQGV组胎盘中巨噬细胞和B细胞所占比率和CD45^+细胞内IL-12水平显著低于流产模型组;孕13.5d时除上述变化外,AQGV组胎盘中T细胞所占比率显著低于流产模型组;孕9.5d时AQGV组外周血CD45^+细胞内IL-12水平明显低于流产模型组;孕13.5d时外周血NK细胞、巨噬细胞、B细胞所占百分率和CD45^+细胞内IL-12水平明显低于流产模型组。与此相应,AQGV组孕9.5d和13.5d胚胎吸收率也显著下降。结论 AQGV可降低胎盘局部和外周血免疫活性细胞的构成比和抑制免疫反应向Th1型转化,从而抑制poly I:C诱导的小鼠胚胎吸收。
林羿仲艳敏王自能Nisar Khan李莉平Robbert Benner
关键词:动物模型寡肽类免疫耐受
多重免疫缺陷NOD/SCID小鼠CD3^+ DX5^+细胞亚群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2006年
林羿曾山冯铮曾耀英
关键词:动物模型免疫缺陷胎盘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