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艳娟

作品数:46 被引量:344H指数:12
供职机构:天津市气候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中国气象局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建筑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天文地球
  • 7篇农业科学
  • 5篇建筑科学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气候
  • 12篇气象
  • 9篇降水
  • 6篇气象条件
  • 6篇气象条件分析
  • 6篇城市
  • 5篇雨强
  • 5篇设计暴雨
  • 5篇时空变化特征
  • 5篇暴雨
  • 5篇城市化
  • 4篇农业
  • 4篇农业气象
  • 4篇农业气象条件
  • 4篇排水
  • 4篇夏季
  • 4篇夏季降水
  • 4篇建筑
  • 4篇风能
  • 4篇风能资源

机构

  • 46篇天津市气候中...
  • 8篇天津市气象台
  • 6篇天津市气象科...
  • 2篇中国民航大学
  • 2篇天津市气象信...
  • 2篇中国建筑科学...
  • 1篇天津市滨海新...

作者

  • 46篇杨艳娟
  • 16篇李明财
  • 12篇熊明明
  • 12篇任雨
  • 8篇郭军
  • 8篇曹经福
  • 7篇段丽瑶
  • 5篇陈跃浩
  • 3篇杨德江
  • 3篇郭晶
  • 2篇刘淑梅
  • 2篇刘德义
  • 2篇周慧
  • 2篇柳芳
  • 2篇傅宁
  • 2篇徐姝
  • 1篇李春
  • 1篇谢均
  • 1篇薛庆禹
  • 1篇王彦

传媒

  • 8篇气象与环境学...
  • 4篇天津农业科学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气象科技
  • 2篇气候变化研究...
  • 2篇暴雨灾害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暖通空调
  • 1篇高原气象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地理科学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灾害学
  • 1篇资源节约与环...
  • 1篇干旱气象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气象软科学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7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7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华北地区雨季极端降水量的非均匀性特征被引量:13
2014年
利用1957—2011年中国华北地区50个气象站日降水资料,分析极端降水量的集中度和集中期,探讨华北地区雨季极端降水的非均匀性特征。结果表明:1957—2011年华北地区极端降水量东南部大,西北部小;集中度也为东部大,西部小,即东部地区极端降水较集中,西部地区极端降水较分散。极端降水多出现在7月下旬,即华北地区的主汛期。极端降水量和集中度呈显著减小趋势,集中期减小趋势不显著。华北地区雨季极端降水量的集中度和集中期与同期极端降水量有较好的相关关系,极端降水量越多,极端降水出现越集中,且出现时间越晚;反之亦然,这种关系在环渤海湾地区最显著。分析京津唐地区极端降水发现,极端降水量及其集中度、集中期均呈显著减少趋势。京津唐地区极端降水量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突变,90年代后,极端降水量明显减少,且更分散,集中期主要表现为提前。
杨艳娟李明财
关键词:极端降水集中期集中度
天津市夏季降水日变化特征被引量:23
2009年
利用1954—2007年天津市夏季逐时自记降水资料,分析了天津市夏季降水(包括逐小时降水量、降水频次、降水强度以及不同持续时间降水)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天津市一日内不同时次的多年累积降水量具有显著的日变化特征,呈明显的双峰型,高值分别出现在午后17时和午夜02时。逐小时降水强度与降水量的变化特征非常一致,而多年累积降水频次凌晨02时至08时较高,之后至11时逐步降低,11时至24时变化不大。降水量与降水频次及降水强度的关系均达到显著性水平(P<0.001),但逐小时降水强度与降水量相关性明显高于降水频次,表明降水量变化与降水强度有直接的关系,而降水频次对累积降水量的贡献占较小的权重。持续不同时间降水事件的发生次数在一日内的变化特征明显不同,长时性降水峰值集中在清晨,而短时性降水尤其是1—3 h降水主要以午后为主。
李明财段丽瑶杨艳娟郭军
关键词:夏季降水日变化
奥运期间天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背景分析被引量:10
2007年
利用1951~2006年天津7月下旬至9月上旬的日最高气温、降水量、最大风速和8月扬沙、雾、雷暴和冰雹的观测资料,统计了对足球比赛影响较大的高温、暴雨、大风、雾和雷暴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分布特点,以期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天津分赛场的足球小组赛提供气候背景服务信息。结果表明:在奥运会期间,天津易出现高温、暴雨、雷暴和雾等不利天气;而大风、扬沙、冰雹的概率相对较小。相对而言,8月中旬至9月上旬,这些不利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概率小,对各项赛事的开展较为有利。
杨艳娟周慧
关键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足球赛事
天津电力负荷特性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被引量:20
2013年
利用天津近30年来的逐年电力负荷数据以及2002—2005年逐时电力负荷资料,分析了天津电力负荷的变化特征,研究了电力负荷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近30年来,天津电力负荷的长期趋势基本受当地GDP的影响,气温等气象因子的作用不明显;在季节和日尺度上,气温的影响十分显著,7、8月气温每上升1℃,气象负荷将增加120MW左右;除气温的影响外,夏季、初秋相对湿度对电力负荷的影响非常显著,此外,4月、6月、7月和12月还得考虑风的影响;一般来说,夏季最高气温在30℃以上,平均相对湿度大于65%时,才可能出现极端电力负荷。
熊明明李明财任雨徐姝杨艳娟
关键词:电力负荷气象因子
天津市设计暴雨的空间分布特征
设计暴雨是区域防洪排涝和城市市政排水的重要基础,是关系到区域安全和城市运行的重要问题。利用天津站和塘沽站完整的分钟降雨量资料以及环城四区和滨海新区其它台站的降雨年最大值资料,推求了各台站的暴雨强度公式,分析了天津市城市化...
李明财任雨熊明明杨艳娟
关键词:城市化暴雨强度公式排水设计
天津市2016/2017年冬季农业气象条件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根据天津市13个固定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分析2016/2017年冬季天津市的气温、日照、降水3个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和特点,并与历史同期气候条件进行对比,分析冬季农业气候条件对冬小麦和设施农业生产的影响,得出"整个冬季未发生严重灾害性天气,农业气象条件整体较为有利。冬小麦安全越冬,设施农业生产基本正常"的结论,同时提出相应的农事生产建议。
郭晶杨艳娟马宁
关键词:农业气象条件冬小麦设施农业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天津海岸带影响综述被引量:7
2012年
21世纪全球海平面上升和区域地面沉降叠加所致的相对海平面上升速率存在加快趋势,将加剧天津沿海地区风暴潮、洪涝灾害和土地淹没的危害,影响沿海地区的城市抗灾功能、建筑物安全及生态资源。为此,本文综合讨论了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和地面沉降对天津沿海风暴潮、海岸侵蚀以及港口码头的影响。建议滨海新区建设要高度重视海洋灾害的监测预警,提高沿海地区防潮和防汛工程的设计标准和城市抗灾能力,以有效实现滨海新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段丽瑶赵玉洁王彦于莉莉杨艳娟
关键词: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地面沉降海岸侵蚀
天津滨海新区局地大气污染物扩散特征模拟
本文以位于天津滨海新区南部的南港工业区某石化项目为例,研究大气污染物在局地的扩散及传输特征,为石化工业生产及其发展进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一些参考,以期为天津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污染物的扩散方位与该地区的...
杨艳娟李明财黄鹤郭军
关键词:大气污染物生态建设
文献传递
天津市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气象参数评估被引量:9
2019年
利用255m天津气象塔数据定量评估了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气象参数随高度的变化及其对设计负荷的影响,建立了一种气温垂直模型,明确了该模型可推算超高层建筑室外气温,基于此推算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室外设计气象参数。结果表明:在5—200m处,供暖设计温度、冬季空调室外设计温度和夏季空调室外设计干球温度均随高度降低,200m与5m高度处相比,分别降低2.0℃、1.4℃和2.8℃,导致供暖和冬季空调设计负荷分别增加5.78%和1.36%,而夏季空调设计负荷减少5.85%。基于气温垂直模型得到的200—500m气温数据计算气象参数,发现从200m到500m,供暖设计温度、冬季空调室外设计温度和夏季空调室外设计干球温度均随高度降低,降幅分别为0.52℃/100m、0.50℃/100m和0.66℃/100m。本研究表明,基于地面2m高观测数据计算的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气象参数无法满足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需求,应充分考虑气象参数的垂直变化,选择合理的气象参数,为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提供基础,以保证室内热舒适环境达标,达到降低建筑能耗的目的。
曹经福杨艳娟陈跃浩王敏郝立生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气象参数
天津地区小时降水特征分析被引量:28
2016年
利用2009—2013年天津地区205个自动气象站的逐时降水资料,分析了天津地区降水的基本空间分布和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天津地区降水小时数及小时平均降水强度空间差异明显,高值区分别位于蓟县北部山区、市区西北侧、滨海新区中南部;(2)天津中北部地区累积降水量峰值主要出现在23—03时,南部地区则出现在17—19时和04—08时,降水频次峰值基本都出现在00—09时,降水强度峰值与累积降水量峰值出现时间类似,11时为降水强度低谷出现时间;(3)全市傍晚至午夜的降水频次明显较凌晨偏少,长持续时间(10 h以上)的最大降水易出现在凌晨至清晨,短时降水(1~4 h)的最大降水易出现在傍晚至午夜;13—24时多数时次,无论降水量、频次还是降水强度市区均较其周边地区和沿海地区偏多偏强,而凌晨多数时次,市区则以偏少偏弱为主;(4)始于下午至傍晚的降水多为短时降水,而始于傍晚至凌晨的降水持续时间普遍较长。
熊明明徐姝李明财杨艳娟任雨曹经福
关键词:小时降水日变化主城区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