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瑾

作品数:41 被引量:114H指数:6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支持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9篇细胞
  • 11篇蛋白
  • 9篇支气管
  • 9篇支气管上皮
  • 9篇上皮
  • 9篇气管
  • 9篇气管上皮
  • 9篇苯并(A)芘
  • 8篇人支气管上皮
  • 8篇DNA损伤
  • 7篇支气管上皮细...
  • 7篇上皮细胞
  • 7篇气管上皮细胞
  • 6篇人支气管上皮...
  • 6篇热休克
  • 6篇热休克蛋白
  • 6篇热休克蛋白7...
  • 6篇基因
  • 5篇血脂
  • 5篇泛素

机构

  • 29篇山西医科大学
  • 13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晋城煤业集团
  • 2篇太原钢铁集团...
  • 2篇太原钢铁(集...
  • 1篇山西省疾病预...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太钢疾病预防...

作者

  • 41篇杨瑾
  • 13篇邬堂春
  • 12篇牛丕业
  • 10篇袁晶
  • 9篇宫智勇
  • 8篇段燕英
  • 8篇刘晓勇
  • 7篇张慧涛
  • 7篇邹云锋
  • 6篇王志武
  • 6篇王峰
  • 5篇刘志艳
  • 5篇张红杰
  • 4篇李金有
  • 4篇陈文涛
  • 4篇王武斌
  • 3篇郭庆峰
  • 3篇李新
  • 3篇谭皓
  • 3篇刘承芸

传媒

  • 12篇环境与职业医...
  • 4篇工业卫生与职...
  • 4篇毒理学杂志
  • 3篇癌变.畸变....
  • 3篇中华劳动卫生...
  • 2篇中国地方病学...
  • 2篇中国职业医学
  • 1篇卫生研究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8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硒诱导HepG2细胞凋亡与活性氧的关系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亚硒酸钠(Na2SeO3)诱导细胞凋亡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用0、2.5、5、10和20μmol/L的Na2SeO3以及加有N-乙酰基-L-半胱氨酸(NAC)的Na2SeO3(10μmol/L)处理HepG2。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水平以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5、10和20μmol/LNa2SeO3作用于HepG21h即引起ROS增加,12h后HepG2细胞活性降低,24h后细胞早期凋亡以及晚期凋亡/坏死率均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抗氧化剂NAC有效抑制了ROS的增加,并增加了细胞活性,降低了细胞凋亡率,与未加NAC的Na2SeO3组(10μmol/L)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一定浓度的亚硒酸钠使HepG2细胞活性下降,促进了细胞凋亡,ROS的增加在其中发挥了作用。
邹云锋杨瑾刘晓勇袁晶邬堂春陈学敏
关键词:活性氧亚硒酸钠细胞活性细胞凋亡
槲皮素抑制HSP70表达对紫外线C致DNA损伤的影响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紫外线C致DNA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用254 nm紫外线不同照射剂量(10,20,40,80 J/m2)照射槲皮素(quercetin)抑制HSP70表达的A549细胞株(A549/quercetin),用Western-blot检测HSP70的水平,用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DNA损伤,用彗星细胞率和Olive尾矩评价DNA损伤情况。A549细胞作为正常对照组,DMSO处理作为溶剂对照组(A549/DMSO)。结果无论在A549组、A549/DMSO组,还是在A549/quercetin组,DNA损伤的彗星细胞率随着紫外照射的剂量增加而逐渐增加,在10 J/m2时,未观察到HSP70的保护作用,3组的彗星细胞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20 J/m2照射时,可以观察到HSP70的保护作用,但不明显;40 J/m2照射时,观察到HSP70对DNA有很明显的保护作用;80 J/m2照射时,HSP70的保护作用又逐渐地消失了。进一步分析40 J/m2照射的Olive尾矩显示,与A549组或A549/DMSO组相比,A549/quercetin组Olive尾矩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SP70能保护细胞免受一定剂量范围内的紫外线C照射引起的DNA损伤。
牛丕业宫智勇谭皓王峰邹云锋杨瑾段燕英袁晶邬堂春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70槲皮素单细胞凝胶电泳
槲皮素抑制HSP70表达的体外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槲皮素抑制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规律,寻找槲皮素抑制HSP70表达的最佳浓度,为研究HSP70的功能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方法加入槲皮素至终浓度为50,100,150,200μmol/L,继续37℃培养6 h后,置42℃水浴受热1 h,于37℃恢复培养2 h,收获细胞。设立37℃培养组(正常对照)、42℃培养组(阳性对照)和0.1%DMSO组(溶剂对照)。分别处理肿瘤细胞株A549细胞和正常细胞株2BS细胞,用Western-blot检测细胞HSP70的表达水平。结果在A549细胞和2BS细胞中,随着槲皮素浓度的增加,HSP70表达逐渐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的HSP70水平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A549细胞中,当槲皮素浓度达到50μmol/L时,HSP70表达开始下调,但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槲皮素浓度达到100μmol/L时,与阳性对照组相比,HSP70表达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槲皮素浓度达到150,200μmol/L时,与阳性对照组相比,A549细胞HSP70表达降低更加明显(P<0.01);150μmol/L组和200μmol/L组相比,HSP7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BS细胞中,当槲皮素浓度达到50μmol/L时,HSP70表达开始下调,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槲皮素浓度达到100,150,200μmol/L时,与阳性对照组相比,HSP70水平也有显著性降低(P<0.01);150μmol/L组和200μmol/L组相比,HSP7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槲皮素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HSP70的表达,150μmol/L的槲皮素处理A549和2BS细胞,抑制HSP70表达的效果最佳。
宫智勇牛丕业谭皓王峰邹云锋杨瑾段燕英袁晶邬堂春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70槲皮素A549细胞2BS细胞
硒拮抗砷致大鼠血脂谱改变的效应特征研究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明确硒拮抗砷致大鼠血脂谱变化的可行性及剂量特征。方法 将受试动物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砷组、硒组及砷 +硒组 (以测试物的LD50 为剂量划分依据 )。染毒后测定血中血脂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 ,1/ 5LD50 As组血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呈下降趋势 ,高密度脂蛋白呈上升趋势 :与 1/ 5LD50 As相比 ,1/ 5LD50 As+1/ 160LD50 Se组血中甘油三酯含量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1/ 5LD50 As +1/ 12 0LD50 Se组血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1/ 5LD50 As +1/ 80LD50 Se组血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结果提示 ,砷可致大鼠血脂谱的改变 ,硒对其具有拮抗作用 ,且以 1/ 80LD50
李建国杨瑾刘志艳梁维萍李金友
关键词:血脂谱拮抗作用地方性砷中毒
B(a)P作用下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DNA损伤与XPA、XPC蛋白表达的关系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苯并(a)芘[B(a)P]作用下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DNA损伤与着色性干皮病A、C蛋白(XPA,XPC)表达的关系。[方法]用B(a)P(0、1、2、4、8、16、32、64μmol/L)浓度染毒细胞24h,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检测B(a)P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用彗星试验检测细胞DNA损伤并以Olive尾矩值(OTM值)评价DNA损伤程度。并用Western-blot检测XPA和XPC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B(a)P浓度>4μmol/L的各组细胞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各染毒组细胞DNA损伤程度则显著增高(P<0.05)。不同浓度B(a)P染毒细胞中XPA、XPC蛋白的表达量有差异。在1μmol/L B(a)P染毒组,可检出XPA蛋白表达水平增高,但随着染毒浓度增加其表达量逐渐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染毒组细胞XPC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回归分析显示XPA与OTM值之间决定系数为0.572,XPC与OTM值之间为0.852。[结论]B(a)P引起的XPA和XPC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与DNA损伤之间存在高度相关。
杨瑾刘晓勇邹云锋牛丕业,宫智勇,袁晶,邬堂春牛丕业宫智勇袁晶邬堂春邹云锋
关键词:核苷酸切除修复
p53基因抑制染尘AM作用下2BS增殖活性和功能研究被引量:1
2000年
研究野生型 p5 3基因对染石英尘肺泡巨噬细胞 (AM)培养上清导致的成纤维细胞非正常增殖和功能的影响。将体内、体外染尘 AM上清加入人胚肺成纤维细胞 (2 BS)中培养 2 4小时后 ,应用脂质体介导转染法将野生型 p5 3基因导入(2 BS)继续培养 2 4小时。结果 ,转染 p5 3基因组 2 BS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较未转染组受到抑制。表明 p5 3基因对由于石英尘作用后的 AM培养上清所致 2 BS的非正常增殖和胶原合成有抑制作用 ,而对正常 2 BS无明显影响。
李秋营姚汝琳张慧峰杨瑾
关键词:P53基因肺泡巨噬细胞尘肺
镍冶炼工人尿镍水平与p15、p16启动子甲基化的关系
2012年
[目的]探讨镍冶炼工人尿镍水平与抑癌基因p15、p16启动子甲基化的关系。[方法]采用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测定不锈钢冶炼厂165名镍作业工人(镍接触组)和67名水处理工人(对照组)尿镍浓度,并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SP)检测抑癌基因p15、p16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结果]炼钢工、钢渣处理工、轧钢工的尿镍浓度中位数分别为5.34、4.59、4.52μg/L,与水处理工人的尿镍浓度中位数(1.78μ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镍接触组的p15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检出率为25.45%,与对照组甲基化检出率(11.9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而镍接触组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检出率(21.82%)与对照组(11.9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2)。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镍浓度高个体的p15甲基化发生可能性为尿镍浓度低个体的1.47倍。[结论]尿镍浓度与p15启动子甲基化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杨瑾王志武郭庆峰孙建娅
关键词:抑癌基因甲基化
亚慢性砷中毒大鼠血脂谱变化特征及机理研究被引量:26
2003年
目的 观察亚慢性砷中毒大鼠血脂谱变化的特征并对其机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亚慢性毒性实验方法 ,大鼠经口灌胃染毒 ,实验期为 6周。实验结束后采血分离血清测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 ,取部分肝脏左叶测一氧化氮 (NO)、环磷酸腺苷 (cAMP)、环磷酸鸟苷 (cGMP)并做光镜、电镜标本。结果 ①亚慢性砷中毒大鼠血清中TG、LDL C含量下降 ,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血清中HDL C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 (P <0 .0 5 ) ,血清中TC的剂量效应曲线呈“γ”型。②染砷大鼠肝脏中cAMP、cGMP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且肝脏中NO含量明显升高 ,有剂量反应关系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③光镜观察可见染砷组肝汇管区内有炎性细胞浸润 ,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和嗜酸性变性 ;电镜观察发现肝细胞内有脂滴 ,线粒体肿胀 ,膜破坏 ,粗面内质网肿胀 ,脱颗粒。结论 砷可使脂代谢发生紊乱 ,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与体内NO含量增多 ,第二信使系统平衡紊乱 ,肝细胞超微结构受到破坏 ,使脂质的分解、合成、转运等多环节出现障碍有关。
杨瑾李金有孙天佑刘志艳
关键词:血脂谱肝细胞超微结构CGMP含量剂量反应关系第二信使系统
吸烟对焦炉工尿中8-羟基脱氧鸟苷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 探讨吸烟与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ins,PAHs)暴露对焦炉作业工人尿中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deoxyguanosine,8-OHdG)的影响及剂量-反应关系.方法 选取某焦化厂焦炉工436人作为接触组,非焦炉工132人作为对照组,利用问卷调查一般情况,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晨尿中4种PAHs代谢物水平和氧化损伤标志物8-OHdG水平.结果 接触组尿中2-羟基萘(2-hydroxynathalene,2-NAP)、2-羟基芴(2-hydroxyfluorene,2-FLU)、9-羟基菲(9-hydroxyphenanthrene,9-PHE)和1-羟基芘(1-hydroxypyrene,1-OHP)与对照组比较,均增高(P<0.05);在接触组和对照组中均发现重度吸烟工人尿中8-OHdG含量高于轻度吸烟和不吸烟的工人(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和尿中1-羟基芘与尿中高浓度8-OHdG的发生密切相关,OR值分别1.44(95%CI:1.08~1.91)和1.43(95%CI:1.06~1.94) (P<0.01);趋势检验显示,吸烟程度和尿中1-羟基芘浓度与尿中高浓度8-OHdG的发生具有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与1-羟基芘对尿中8-OHdG含量有交互作用,1-羟基芘高暴露重度吸烟组工人发生高浓度8-OHdG的可能性是1-羟基芘低暴露不吸烟组的5.64倍(95%CI:2.15~14.80)(P<0.05).结论 吸烟和PAHs暴露对焦炉作业工人尿中8-OHdG含量有交互作用.在焦炉作业工人中采取控烟措施对预防氧化损伤引起的肿瘤等相关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张红杰张慧涛王武斌范燕峰杨瑾
关键词:焦炉工吸烟8-羟基脱氧鸟苷1-羟基芘
亚慢性砷中毒大鼠血脂的变化
2006年
方丽艳刘志艳杨瑾李金有
关键词:血脂载脂蛋白受体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