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灵勇

作品数:12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专利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品系
  • 8篇螺旋藻
  • 5篇引物
  • 3篇生产性状
  • 3篇生物学
  • 3篇克隆
  • 3篇工厂化
  • 3篇工厂化生产
  • 2篇性状
  • 2篇生物学方法
  • 2篇转录
  • 2篇系统发生树
  • 2篇节旋藻
  • 2篇分子
  • 2篇分子生物
  • 2篇分子生物学
  • 2篇分子生物学方...
  • 2篇操纵子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机构

  • 12篇浙江大学

作者

  • 12篇杨灵勇
  • 11篇汪志平
  • 6篇曹学成
  • 5篇黄晖
  • 4篇陈晓燕
  • 4篇李雪斌
  • 3篇徐步进
  • 2篇张巧生
  • 1篇潘剑用
  • 1篇李晋楠
  • 1篇李雪斌
  • 1篇黄晖

传媒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细胞生物学杂...

年份

  • 1篇2012
  • 5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核细胞骨架蛋白的结构与功能被引量:7
2006年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细胞骨架仅为真核生物所特有的结构,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它也存在于细菌等原核生物中。目前已经在细菌中发现的FtsZ、MreB和CreS依次与真核细胞骨架蛋白中的微管蛋白、肌动蛋白丝及中间丝类似。FtsZ能在细胞分裂位点装配形成Z环结构,并通过该结构参与细胞分裂的调控;MreB能形成螺旋丝状结构,其主要功能有维持细胞形态、调控染色体分离等;CreS存在于新月柄杆菌中,它在细胞凹面的细胞膜下面形成弯曲丝状或螺旋丝状结构,该结构对维持新月柄杆菌细胞的形态具有重要作用。
陈晓燕汪志平杨灵勇
关键词:细胞骨架
一种节旋蓝细菌质粒的分离与纯化方法
一种分离与纯化节旋蓝细菌质粒的方法。常规的CTAB法或SDS法虽均能提取出清晰的基因组DNA,但用SDS法提不到质粒,用CTAB法也只能提到隐约可见、模糊的质粒,不能满足研究需要。本发明的CTAB-蛋白酶K法,即在CTA...
汪志平曹学成杨灵勇潘剑用徐步进
文献传递
确定优质螺旋藻生产品系的方法
一种确定优质螺旋藻生产品系的方法。通过设计随机引物,利用RAPD等分子生物学方法扩增5株螺旋藻品系Sp-1、Sp-2、Sp-3、Sp-4和Sp-5的特异性条带,聚类分析发现,5株品系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中Sp-1和Sp-2...
汪志平张巧生李晋楠黄晖李雪斌杨灵勇
文献传递
一种筛选适合大规模生产的优质螺旋藻品系的方法
一种筛选适合大规模生产的优质螺旋藻品系的方法。通过设计16S-23S rRNA转录间隔区的引物,应用PCR技术克隆并测定7株钝顶螺旋藻品系Sp-1、Sp-2、Sp-3、Sp-5、Sp-9、Sp-10和Sp-15的16S-...
汪志平杨灵勇陈晓燕李雪斌
文献传递
一种鉴别螺旋藻品系生产性状优劣的方法
一种鉴别螺旋藻品系生产性状优劣的方法。选取4株钝顶节旋藻品系中的Sp-1、Sp-2、Sp-3和Sp-5。利用上游引物PF:5′-CAATACATCTTCGCCGATTT-3′,下游引物PR:5′-CGTATTATCGGT...
汪志平杨灵勇曹学成黄晖
文献传递
一种鉴别螺旋藻品系生产性状优劣的方法
一种鉴别螺旋藻品系生产性状优劣的方法。选取4株钝顶节旋藻品系中的Sp-1、Sp-2、Sp-3和Sp-5。利用上游引物PF:5′-CAATACATCTTCGCCGATTT-3′,下游引物PR:5′-CGTATTATCGGT...
汪志平杨灵勇曹学成黄晖
文献传递
cpcHID操纵子序列用于钝顶节旋藻品系分类与鉴定的研究被引量:15
2006年
克隆并测定7株钝顶节旋藻品系的cpcHID操纵子序列,以及16SrRNA和16S-23SrRNA转录单元内间隔区(ITS)序列,进一步通过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系统学等研究发现:(1)7株品系的cpcHID序列,以及16SrRNA和ITS序列具有很高的相似性。(2)基于7株品系cpcHID序列的GC含量绝对偏差平均值、碱基变异率和遗传距离系数普遍比基于16SrRNA和ITS序列的大。(3)基于cpcHID序列的分类结果与基于16SrRNA和ITS序列的十分相近。因此,cpcHID可作为节旋藻等蓝细菌分类与鉴定的一种新的分子标记,特别是以其丰富的信息量而在品系水平的分类鉴定中占有优势。
杨灵勇汪志平曹学成陈晓燕徐步进李雪斌黄晖
关键词:节旋藻RRNA16S-23SRRNAITS
螺旋藻(Spirulina)基因组外DNA的高效提取与纯化被引量:3
2007年
通过研究建立了一种简便、高效提取螺旋藻基因组外DNA(exDNA)的方法——CTAB-蛋白酶K法。该法先以含200μg/ml蛋白酶K的CTAB提取液裂解螺旋藻细胞,并用氯仿/异戊醇抽提得到总DNA粗提物,粗提物再经100μg/ml蛋白酶K酶解及酚/氯仿/异戊醇抽提得到总DNA,再利用凝胶冻融离心法得到高纯度exDNA。利用上述方法,对6株钝顶螺旋藻品系Sp-1、Sp-2、Sp-3、Sp-4、Sp-5和Sp-6所作的研究结果表明,(1)6株品系均含有exDNA,但数目与相对质量不尽相同;(2)Sp-1、Sp-2、Sp-5和Sp-6均只有一种exDNA,依次约为1.15kb、0.75kb、1.15kb和1.1kb;(3)Sp-3和Sp-4均有2条exDNA带,Sp-3的exDNA约为1.55kb和3.0kb,Sp-4的exDNA约为1.8kb和3.6kb;(4)螺旋藻品种(系)间exDNA的异同性及其与生理生态等特性的关系,暗示着exDNA可能与螺旋藻的分类、进化和形态建成等重大生物学课题有关,并有可能担负着某些生物学功能。
曹学成汪志平杨灵勇徐步进
关键词:钝顶螺旋藻纯化
节旋藻染色体外DNA的种质差异性研究及其生物学功能探索
一、节旋藻exDNA的种质差异性研究 在完善已有节旋藻exDNA提取技术方法的基础上,考察了7株钝顶节旋藻的exDNA。结果表明,被检测的藻株中均含有exDNA,且不同藻株exDNA的种类与大小不尽相同。结合基于16S ...
杨灵勇
关键词:克隆抗体
文献传递
螺旋藻品系生产性状优劣的鉴别方法
一种螺旋藻品系生产性状优劣的鉴别方法。通过提取5株螺旋藻Sp-1、Sp-2、Sp-3、Sp-10和Sp-NC的总DNA,通过电泳分析发现,根据总DNA中染色体外DNA(exDNA)的数量5株品系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中Sp-...
汪志平张巧生李雪斌黄晖杨灵勇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