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水平
- 作品数:19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外国语言文化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科研项目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新中国60年爱默生研究之考察与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基于CNKI文献数据库,对1567项爱默生研究成果进行遴选、统计分析发现基本符合"二八定律"。追索20%的研究精华,选得3组争鸣观点、10大代表成果、16位连续研究学者和63项研究主题,呈现出一幅观点交锋、前沿代表、执着学者、热门主题和新颖角度的图谱。分析另外80%的研究成果,指出爱默生诗意化、哲理化的语言特色和其思想的碎片化、非系统性是研究的难点;研究专著、译著匮乏和重复性、跟风式研究严重是研究的突出问题;爱默生对美国文化独立的贡献及对中国文化的创新性吸收是研究者的共识;场域理论、生态伦理等多种批评理论的运用和爱默生文学与哲学、宗教、教育、美学等跨学科的研究是主流趋势。
- 杨水平杨小刚
- 关键词:CNKI数据库
- 象征——论史蒂文斯与爱默生的诗学契合
- 2010年
- 从象征的内涵、外延和功用三方面入手,对比研究爱默生和史蒂文斯的诗学理论,发现二者的象征理论存在契合。爱默生的象征宽泛而具体,史蒂文斯的象征简洁而抽象;前者兼顾第一和第二自然,后者直指第二自然,即想象世界;前者努力做一名虔诚的教徒,后者却公然宣称诗歌可以替代宗教;前者成就于倡导和阐述,后者建树于理论和创造;二者都着迷于象征,都关注能带给人类灵魂真、善、美的想象世界。
- 杨水平
- 关键词:诗学爱默生史蒂文斯
- 文学伦理学视角下《家庭制造》与《蝴蝶》中的暴力书写被引量:2
- 2017年
- 《家庭制造》与《蝴蝶》是伊恩·麦克尤恩的处女作《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中最受热议的名篇。故事的主人公兼具施害者与受害者双重身份。《家庭制造》中的不良少年"我"无知地犯下乱伦罪。《蝴蝶》中丑陋、孤苦的"我"以"捉蝴蝶"为诱饵猥亵并溺亡了邻家女孩。作为施害者的"我"同时也是社会伦理环境和家庭教育缺失的受害者。运用文学伦理学的批评方法分析少年主人公的受害与迫害经历,并回到历史的伦理现场解析其受害与迫害的伦理身份转换的成因,从而揭示出作者的伦理道德旨归。
- 杨水平
- 关键词:文学伦理学受害迫害
- 爱默生文学中的实用主义观
- 2013年
- 爱默生的实用主义思想主要包括三大论题,即:宗教、实践和真理。作为早于皮尔士和詹姆士的实用主义先驱人物,爱默生的实用主义哲学既是对传统哲学的反叛,又开启了新的哲学传统,对美国的实用主义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虽然他的思想常被诟病没有完整的体系,但那些简短的论见,正是撞击历史铜墙铁壁发出的火光,也是燎原整个美国实用主义传统的星星之火。
- 杨水平
- 关键词:爱默生实用主义宗教真理
- 福柯权力理论下之《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
- 2016年
- 在其代表作《画像》中,乔伊斯通过主人公斯蒂芬的成长历程再现了19世纪末爱尔兰社会中家庭、学校与教会体制中的权力关系图景。该文运用福柯关于身体、话语、知识与权力等核心概念解析爱尔兰社会机构与体制的"权力策略""知识体系"与"话语体系"对斯蒂芬的束缚与控制,透视小说中"规训与惩罚"的事件及忏悔的事件如何将以斯蒂芬为代表的爱尔兰青少年塑造成为符合社会规范的个体。对《画像》福柯式的解读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作者乔伊斯对爱尔兰社会的剖析与反叛。
- 杨水平
- 关键词:福柯权力
- 爱默生对斯蒂文斯的诗学影响管窥
- 2010年
- 通过解读爱默生的作品《美国学者》、《诗人》以及斯蒂文斯的书信等提炼出两者相契合的三个诗学观点:"诗学自立"、"平凡事物寓奇迹"和"诗人创造新象征"。以斯蒂文斯的《坛子轶事》和爱默生的《紫杜鹃》两首诗为主要实例,以《坛子轶事》与《希腊古瓮颂》,《紫杜鹃》与《水仙》两组诗对比研究为辅例,印证了斯蒂文斯传承和发扬爱默生的诗学理论,他是爱默生这颗"北极星"照耀下美国诗坛升起的一颗明星。
- 杨水平
- 关键词:爱默生斯蒂文斯
- 人本、实用和多元——爱默生的实用主义哲学观
- 2014年
- 从实用主义的视角解读爱默生的作品,提炼其在本体论、认识论及实践观三方面的核心思想,我们发现他持有人本世界观、实用价值观和多元人生观。爱默生将上帝从天堂"移居"到超验的"自我",从关心"神"的问题转移到关心"人"的问题,把人置于世界的中心。他摒弃了传统二元对立式看待世界的模式,兼收宗教治心和科学治物两者的实用性。爱默生还提倡积极行动,敢于创造,承认差异,多元包容等实用主义人生观。
- 杨水平杨小刚
- 关键词:爱默生实用主义人本
- “荒诞”的《风景》与《情人》——论品特戏剧中的婚姻危机被引量:1
- 2015年
- 哈罗德·品特的多部剧本都探讨了西方社会中岌岌可危的婚姻关系。从心理的、伦理的以及性别政治的角度研究,发现剧中名存实亡的婚姻关系主要归因于夫妻之间情感交流的缺乏,情感纽带的缺失,频繁的情感背叛以及两性之间的权力争夺。沟而不通、求子不得、假情人、真背叛等一幕幕荒诞的剧情解构了婚姻,深刻演绎了当代西方社会中的两性情感危机。探讨这一主题对我国当前家庭与社会的健康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 杨水平
- 关键词:品特婚姻危机《风景》《情人》
- 试论爱默生文学中的《圣经》主题被引量:2
- 2011年
- 爱默生文学《圣经》中"自我、诗人和哲理"暗合了《圣经》中耶稣"神、神迹和神谕"三大主题。《圣经》千百年积淀的主题塑造了爱默生的文学和思想,既从无意识的层面给他烙下了《圣经》的印记,又从文化意识层面赋予他文学创作中无穷的灵感。对于常常被诟为缺乏系统性的爱默生思想,可以从《圣经》主题角度概括:"自我、诗人和哲理"是其思想体系中一个相对稳定的三元结构,是贯穿爱默生文学的"罗格斯"。
- 杨水平
- 关键词:爱默生《圣经》主题文学
- 从性别视角建构爱默生的女性、婚姻与爱情观被引量:1
- 2014年
- 从性别视角梳理、解读爱默生的作品、日志与信件,还原了一位开明、温情、慈爱的爱默生形象。他对女性的特质、美德与贡献的肯定,对女性追求与男性平等权利的鼓励,对爱情中灵魂交融的执着,以及他对婚姻的赞美和责任都一扫独居离索、冥思苦想的超验主义者的冷峻和乏味。几位重要的女性成就了爱默生,塑造了他关于女性、婚姻与爱情的观点,这在其书信与日志中有充分地体现。
- 杨水平
- 关键词:爱默生女性婚姻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