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智斌

作品数:12 被引量:90H指数:5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医科大学校级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烧伤
  • 7篇创面
  • 3篇愈合
  • 2篇蛋白
  • 2篇血管
  • 2篇支皮瓣
  • 2篇伤口
  • 2篇伤口愈合
  • 2篇皮瓣
  • 2篇内皮
  • 2篇内皮生长因子
  • 2篇换药
  • 2篇创面愈合
  • 1篇蛋白酶
  • 1篇低血容量
  • 1篇低血容量性
  • 1篇低血容量性休...
  • 1篇动脉
  • 1篇多普勒血流
  • 1篇休克

机构

  • 12篇宁夏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杨智斌
  • 8篇马强
  • 8篇沈江涌
  • 6篇吴银生
  • 6篇姚明
  • 2篇吴学军
  • 2篇赵翔
  • 2篇李津宁
  • 1篇李刚
  • 1篇牛建栋
  • 1篇王文
  • 1篇贾伟
  • 1篇郭涛
  • 1篇董亮艳
  • 1篇朱月萍
  • 1篇巩晶晶

传媒

  • 5篇中华烧伤杂志
  • 4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宁夏医学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紫草油剂对全层皮肤缺损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及相关机制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观察紫草油剂对全层皮肤缺损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取8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紫草油剂组和对照组,每组40只,于背部制作3cm×3cm全层皮肤缺损创面。紫草油剂组、对照组大鼠创面分别以紫草油剂浸润的纱布、凡士林纱布和无菌医用纱布打包包扎,均每2天换药1次。伤后3、7、14、21d,每组分别取10只大鼠处死后,行创面大体观察并计算创面愈合率,取创面未愈合组织行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bFGF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VEGF和bFGF的mRNA表达。对数据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t检验及Bonferroni校正。结果(1)伤后3d,2组大鼠创面均有少量分泌物。伤后7d,紫草油剂组大鼠创面分泌物减少,肉芽组织较多;而对照组大鼠创面仍有较多分泌物,肉芽组织较少。伤后14d,紫草油剂组大鼠创面大部分已愈合,未愈合创面肉芽组织多且鲜红;对照组大鼠部分创面愈合,未愈合创面肉芽组织少,仍有分泌物。伤后21d,紫草油剂组大鼠创面基本愈合,对照组大鼠创面仍有部分未愈合。(2)伤后3、7d,紫草油剂组大鼠创面愈合率分别为(39±5)%和(46±4)%,与对照组的(34±3)%和(44±4)%相近(t值分别为0.807和0.481,P值均大于0.05);伤后14、21d,紫草油剂组大鼠创面愈合率分别为(76±4)%和(90±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6)%和(73±5)%(t值分别为2.308和3.072,P〈0.05或P〈0.01)。(3)伤后3、7、14d,2组大鼠创面未愈合组织中肉芽组织、Fh和新生微血管均逐渐增多,且紫草油剂组大鼠创面未愈合组织中肉芽组织、Fh和新生微血管均较对照组多。伤后21d,2组大鼠创面未愈合组织中肉芽组织、Fb和新生微血管逐渐减少。(4)伤后3、7、14
沈江涌马强杨智斌巩晶晶吴银生
关键词:伤口愈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碱性成纤维细胞
特重度烧伤并发吉兰-巴雷综合征一例
2015年
患者女,26岁,2014年1月14日因汽油着火后烧伤,伤后2h收治入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入院时患者意识清楚,烦躁,声音嘶哑,血压85/58mmHg(1mmHg=0.133kPa),脉搏130次/min。入院诊断:(1)特重度烧伤(全身多处火焰烧伤80%,其中深Ⅱ度14%、Ⅲ度66%TBSA),主要位于面颈部、四肢及躯干。(2)低血容量性休克,失代偿期。(3)轻度吸入性损伤。入院后开放静脉通道,予纠正休克、抗感染、保护脏器功能、气管切开等治疗。
杨智斌董亮艳赵翔
关键词:特重度烧伤吉兰-巴雷综合征低血容量性休克并发声音嘶哑火焰烧伤
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联合人工真皮组织及真空封闭引流技术修复手部创面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究应用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联合人工真皮组织及真空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修复手部深度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月—2018年5月收治手部严重损伤患者15例,手部创面面积2cm×3cm^5cm×7cm,皮瓣面积4cm×3.5cm^8cm×8cm,应用一期手术扩创人工真皮组织覆盖,VSD封闭创面,二期手术再次扩创清除残余坏死组织,利用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创面。结果15例患者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未发生动脉血管危象,其中3例患者术后皮瓣出现静脉危象,经抗凝、保暖等对症治疗,皮瓣颜色逐渐恢复,未出现血运障碍及坏死。术后随访3~6个月,患者满意,皮瓣外形良好,无明显瘢痕增生。2例患者有指伸肌腱断裂,未能行一期修复致第4、5指伸指功能受限,余13例患者手部外形满意,手部关节活动良好。结论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联合人工真皮组织及VSD技术修复手部深度创面,可最大程度减少正常肌腱、神经等组织的损伤,术后手部功能恢复较好,外形满意,可作为一种修复手部深度创面的较好方法。
马强郭涛杨智斌赵翔
关键词: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手部损伤
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在组织瓣修复颈肩、腋窝及上臂高压电烧伤创面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及三维重建在组织瓣修复颈肩、腋窝及上臂高压电烧伤创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12月-2017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高压电烧伤颈肩、腋窝、上臂等部位的患者12例,行彻底清创后创面面积为13cm×10cm^32cm×15cm。组织瓣修复术前行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肱动脉及其分支CTA检查,三维重建主要目标血管及分支,观察拟切取组织瓣利用的轴心血管及其分支血管的显影情况。对上臂及截肢残端骨外露创面、腋窝及前侧创面,结合CTA检查如胸背动脉及内外侧支显影良好,首选背阔肌肌组织瓣修复。本组有6例患者采用此肌皮瓣,切取面积16cm×12cm^32cm×17cm,供瓣区均取大腿中厚皮覆盖。对大面积枕部、颈肩部创面,结合CTA检查创面对侧颈横动脉颈后浅降支及深支,如显影良好,首选对侧下斜方肌肌皮瓣修复;小面积颈肩部创面,结合CTA检查创面同侧颈横动脉浅降支显影良好,选择同侧下斜方肌肌皮瓣修复。本组有4例患者采用此肌皮瓣,切取面积18cm×12cm^25cm×17cm。1例患者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3例患者取大腿中厚皮覆盖。对上臂后内侧、腋窝前侧等创面,如无须肌肉填塞无效腔,或因背部烧伤等原因不能利用背阔肌肌皮瓣时,结合CTA检查侧胸部皮肤血供来源可靠,采用侧胸皮瓣修复。本组有2例患者采用此皮瓣,切取面积16cm×12cm^17cm×14cm。1例患者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1例患者取大腿中厚皮覆盖。结果本组12例患者术中行组织瓣修复时,观察轴心血管的走行方向、起始位置与术前CTA检查所观察到的情况一致,术后组织瓣全部成活。随访1个月~2年,患者均较满意,无严重瘢痕挛缩影响功能,未继发感染或慢性溃疡。结论颈肩、腋窝及上臂高压电烧伤创面,修复术前应用CTA及三维重建技术能清晰重建锁骨下动脉一腋动脉一肱动脉主干及其分支血管,明确血管有无栓塞,观察�
杨智斌牛建栋马勇李津宁沈江涌姚明
关键词:血管造影术
烧伤病房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了解烧伤科病房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治疗提供更好的依据。方法调查收治烧伤患者的创面分泌物、血液、导管尖端、痰液、尿液、粪便等标本分离的2 580株病原菌,分析其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结果在分离的2 580株病原菌中,革兰氏阳性菌1 697株,占65.8%;革兰氏阴性菌863株,占33.4%;真菌20株,占0.8%。主要阳性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到821株,占31.8%,其中MRSA的比例达74.4%,只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敏感,其余抗生素几乎均耐药。阴性菌以阴沟肠杆菌最多,但耐药率逐渐下降,对多数药物敏感;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率逐渐上升,且严重耐药,对头孢类耐药90%以上。结论此治疗中心细菌感染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其中MRSA感染严重,有扩散趋势,且耐药率高,选择抗生素范围窄,问题不容忽视,急需解决;阴性菌鲍曼不动杆菌比例高,且呈多重耐药,治疗困难。
沈江涌王文李刚马强吴银生杨智斌贾伟姚明
关键词:烧伤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细菌分布
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烧伤创面愈合后色素沉着160例
目的探讨面部烧伤创面愈合后遗留色素沉着应用胶原贴敷料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科面部烧伤创面愈合后患者160例,随机选择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胶原贴敷料(商品名:创福康,广州创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对照组采用口...
吴学军何士平杨智斌吴银生关立峰
关键词:胶原贴敷料色素沉着
文献传递
血清降钙素原与烧伤脓毒症患者血细菌培养类别的关系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与烧伤脓毒症患者血细菌培养类别的关系。方法笔者单位2010年9月-2014年3月收治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且血细菌培养阳性患者71例,根据血细菌培养结果及革兰染色法鉴别情况分为革兰阳性菌组38例和革兰阴性菌组33例。统计2组患者烧伤脓毒症确诊时体温、心率、呼吸频率、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钠水平及免疫层析技术快速半定量法测定的PCT水平。对数据行Ⅳ。检验和t检验。结果2组患者脓毒症确诊时体温、心率、呼吸频率、白细胞计数水平均相近(t值为-0.273—1.443,P值均大于0.05)。革兰阳性菌组患者血小板计数、血钠水平分别为(242±11)×10。/L、(134±6)mmol/L,分别显著高于、低于革兰阴性菌组的(176±9)×10^9/L、(137±8)mmol/L,t值分别为3.406、-2.139,P〈0.05或P〈0.01。革兰阳性菌组患者中27例PCT〈0.5ng/mL、11例PCT≥0.5ng/mL,与革兰阴性菌组的5例PCT〈0.5mg/mL、28例PCT〉10.5n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22.290,P〈0.05)。结论烧伤脓毒症患者血清PCT〈0.5ng/mL时血革兰阳性菌感染的可能性大,PCT≥0.5ng/mL时血革兰阴性菌感染的可能性大。
沈江涌马强杨智斌
关键词:烧伤脓毒症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降钙素原血细菌培养
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在足部穿支皮瓣修复创面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high-resolution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在足部穿支皮瓣修复创面中术前血管探测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拟行足背-跖背动脉皮瓣或足底内侧动脉皮瓣转移修复足部创面患者12例(18个部位),用CDFI探测确认拟切取皮瓣利用的轴心血管及其分支,测量血管的内径、走行、分布及血管最大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以评价血管的质量,并在体表定位标记并设计皮瓣,术中观察皮瓣供血血管情况并与术前CDFI探测血管情况进行比较,术后观察皮瓣成活情况并随访评估手术部位外观及功能。结果本组12例患者(18个部位)术前均行CDFI探测、定位、测量评估皮瓣供血血管,各皮瓣轴心动脉起始处血管内径0.3~1.5 mm,管径光滑,未见血栓形成,无血管缺如,PSV为23.8~98.2 cm·s-1,手术中观察与超声定位的血管符合率高度一致;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时间3月~2年,患者均满意,功能恢复,行走无困难,无严重瘢痕挛缩,未继发慢性溃疡,痛温觉恢复。结论术前应用CDFI可对足部穿支皮瓣轴心血管进行准确详细的定位,评估血管质量,能为手术提供重要参考价值,提高了术后皮瓣的成活率。
杨智斌罗启云武雅婷李津宁姚明
关键词:穿支皮瓣供区
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在烧伤重症监护病房中清醒非插管患者换药时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2
2018年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在烧伤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清醒非插管患者换药时的镇痛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7年4月笔者单位烧伤ICU中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40例,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法,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瑞芬太尼组和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组,每组20例。换药时2组患者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记录患者的换药次数及换药时间,换药中(给药25 min)及换药后(换药结束20 min)患者的主诉疼痛分级法(VRS)评分,换药中Ramsay镇静评分(RSS),换药后患者及换药医师对麻醉的满意度,瑞芬太尼用量,换药中及换药后的各种不良反应,给药前、给药10 min、给药15 min、给药25 min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对数据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t检验、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1)共有38例患者完成试验,2组患者性别、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年龄、体质量、烧伤总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230、0.146,t=0.224、0.351、0.367,P〉0.05)。(2)2组患者的总换药次数均为48次,换药时间及换药中VRS评分无明显差异(t=0.821、1.522,P〉0.05),换药后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组患者的VRS评分为(3.1±0.4)分,明显低于瑞芬太尼组的(3.8±0.8)分(t=2.213,P〈0.05)。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组患者RSS、换药后患者自身及医师对麻醉的满意度评分分别为(3.13±0.32)、(3.44±0.41)、(3.13±0.25)分,均明显优于瑞芬太尼组的(1.82±0.24)、(2.71±0.23)、(2.53±0.41)分,t=2.226、2.684、7.702,P〈0.01。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组患者的瑞芬太尼用量为(282±19)μg,明显少于瑞芬太尼组的(340±31)μg(t=9.896,P〈0.01)。2组患者呼吸抑制及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
杨智斌沈江涌米克德马强吴银生姚明
关键词:清醒镇静瑞芬太尼RAMSAY镇静评分
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在大面积烧伤换药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在烧伤重症监护病房中非插管患者大面积烧伤换药时的麻醉效果。方法将38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分两组,换药时分别给予单纯氯胺酮(对照组)、氯胺酮联合右美托咪定(试验组)麻醉,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脉搏氧饱和度、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心率、血压在给药前较给药后5min、换药结束后20min升高(P<0.05),试验组无明显变化;试验组在氯胺酮用量、术后VAS评分、神经精神症状及术后呕吐发生率等方面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应用于有自主呼吸的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换药中,对患者的呼吸循环影响更小,术中、术后并发症少,镇痛镇静效果良好。
杨智斌马强沈江涌吴银生姚明
关键词:烧伤氯胺酮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