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志军

作品数:94 被引量:498H指数:13
供职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6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2篇医药卫生
  • 8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9篇中药
  • 18篇甘草
  • 13篇黄芩
  • 12篇内生菌
  • 12篇小鼠
  • 10篇教学
  • 8篇当归
  • 8篇配伍
  • 7篇毒性
  • 7篇黄酮
  • 6篇药学
  • 6篇水煎
  • 6篇水煎液
  • 6篇中医
  • 6篇总黄酮
  • 6篇抗炎
  • 6篇煎液
  • 5篇指纹
  • 5篇指纹图
  • 5篇指纹图谱

机构

  • 94篇甘肃中医药大...
  • 4篇教育部
  • 3篇西北民族大学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甘肃省中医院
  • 1篇兰州交通大学
  • 1篇青海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兰州化学工业...
  • 1篇甘肃省中医药...

作者

  • 94篇杨志军
  • 51篇杨秀娟
  • 33篇邓毅
  • 12篇耿广琴
  • 10篇李硕
  • 10篇张金保
  • 9篇马骏
  • 8篇李晶
  • 8篇赵妮
  • 7篇刘靓
  • 7篇邵晶
  • 7篇高慧琴
  • 7篇王燕
  • 6篇宁艳梅
  • 6篇吴国霞
  • 6篇杨延泽
  • 5篇周语平
  • 5篇梁永林
  • 5篇李芸
  • 5篇张立军

传媒

  • 11篇中国中医药信...
  • 6篇中国现代应用...
  • 6篇中医研究
  • 5篇中国临床药理...
  • 5篇甘肃中医
  • 5篇西部中医药
  • 4篇中国中医药科...
  • 4篇中成药
  • 3篇卫生职业教育
  • 3篇新中医
  • 3篇中医教育
  • 3篇中药药理与临...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陕西中医学院...
  • 2篇中草药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医药学报

年份

  • 8篇2023
  • 3篇2022
  • 6篇2021
  • 6篇2020
  • 3篇2019
  • 12篇2018
  • 14篇2017
  • 8篇2016
  • 8篇2015
  • 3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 1篇1996
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医药治疗粒细胞减少症的研究现状
2004年
李樯杨志军郭胜
关键词:粒细胞减少症病因中医治疗
李应存运用敦煌大泻肝汤加减治疗痤疮经验介绍
2021年
李应存教授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敦煌医学学科带头人,为敦煌医派代表人物,国内敦煌医学研究著名专家,长期致力于敦煌医学文献的发掘、整理及应用,运用敦煌医方治疗多种常见病、疑难病均取得显著疗效。李教授认为,痤疮多由于患者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腻,酿生湿热;情志不舒,肝郁化火,郁而引发,治疗当选泻肝解毒、祛湿健脾兼理气调血之法,遂以敦煌大泻肝汤配梔子重剂随证化裁,彰显敦煌古方古义之特色。笔者有幸侍诊,获益良多,现将其应用敦煌医学治疗痤疮的经验总结介绍如下。
杨秀娟杨志军杨志军杨志军杨晓轶李应存(指导)
关键词:痤疮敦煌医学名医经验
复肝宁对肝炎后肝纤维化患者血清HA、LN、CIV含量的影响
2004年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复肝宁对乙肝后肝纤维化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IV型胶原(CIV)含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复肝宁和肝泰乐等保肝药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A、LN、CIV含量的变化。结果:经复肝宁治疗后的患者血清HA、LN、CIV含量与治疗前对比有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患者血清含量比较也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药复方复肝宁对降低肝炎后肝纤维化患者血清HA、LN、CIV的含量有较好疗效。
周语平刘光炜杨志军
关键词:肝纤维化
毒性中药高乌头炮制前后水煎液与三氯甲烷部分对小鼠的镇痛抗炎作用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研究高乌头炮制前后水煎液和三氯甲烷部分对小鼠镇痛抗炎作用。方法取SPF级昆明小鼠,按照体重随机分为10组:空白对照组(0.5%甲基纤维素)、阳性对照组(消炎痛10 mg·kg^(-1),氢溴酸高乌甲素1.6 mg·kg^(-1))、高乌头水煎液高低2个剂量组(0.9,0.3g·kg^(-1)),制高乌头水煎液高低2个剂量组(0.9,0.3 g·kg^(-1)),高乌头三氯甲烷高低2个剂量组(4.5,1.5 mg·kg^(-1)),制高乌头三氯甲烷高低2个剂量组(4.5,1.5 mg·kg^(-1)),每组10只。采用热板法对高乌头炮制前后水煎液及三氯甲烷部分进行镇痛作用评价;用二甲苯致鼠耳肿胀实验对其进行抗炎作用评价。结果镇痛作用:在热板法实验中,给药后30 min,制品水煎液组小鼠痛阈值为(24.1±6.3)s;给药后120 min后,制品水煎液组痛阈值为(49.7±9.7)s,生品三氯甲烷部分高低2个剂量组、制品三氯甲烷部分高剂量组痛阈值分别为(49.8±7.4),(47.3±6.3),(45.1±7.1)s,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说明高乌头的镇痛作用发生在给药后120 min左右。抗炎作用:高乌头生品水煎液组、制品水煎液高低2个剂量组、高乌头生品和制品三氯甲烷部分高低2个剂量组小鼠耳肿胀度分别为(16.9±11.2),(15.2±4.8),(17.7±6.4),(14.2±4.2),(16.0±4.5),(15.7±5.2),(12.5±5.5)mg,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制品各组与相应生品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头生品具有很强的镇痛抗炎活性,炮制后其镇痛抗炎活性仍然保持,并有增强的趋势。
张立军李芸杨志军马骏张艳霞
关键词:水煎液抗炎
基于一测多评法测定甘肃红芪中4种黄酮类成分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建立甘肃红芪中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金雀异黄酮、芒柄花素4种黄酮类成分的一测多评法,验证该方法在红芪质量评价中应用的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以毛蕊异黄酮为内标,分别建立毛蕊异黄酮与芒柄花苷、金雀异黄酮、芒柄花素的相对校正因子,计算红芪中毛蕊异黄酮、金雀异黄酮、芒柄花素的含量,实现一测多评。结果各相对校正因子重复性良好,一测多评法测定结果与外标法无显著差异。结论以毛蕊异黄酮为内标,同时测定芒柄花苷、金雀异黄酮、芒柄花素的一测多评法可用于红芪的定量分析。
杨秀娟邵晶杨志军吴国霞宁艳梅张金保黑生瑞
关键词:一测多评红芪毛蕊异黄酮金雀异黄酮芒柄花素相对校正因子
川芎临证配伍应用探析被引量:5
2008年
通过对川芎性、味、归经及功效的分析,以临床常用药对为例,探析川芎与当归、芍药、石膏、防风、乌药、羌活等不同的药物配伍时产生不同的疗效。
虎勤柳树英赵晓霞杨志军
关键词:川芎中药配伍
甘肃不同产地黄芩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甘肃不同产地黄芩提取物对肝癌H_(22)模型小鼠的抑瘤作用。方法:将H_(22)瘤株接种于小鼠,建立移植瘤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组,模型组,5-Fu组,陇西、漳县、渭源、岷县产黄芩提取物组。于小鼠接种H_(22)瘤株第2 d开始给药,黄芩组每d每只灌服黄芩提取物6 g/kg,每d1次,5-Fu组按25 mg/kg剂量隔日给药1次,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每d每只给予0.2 m L/10 g的生理盐水,给药10 d。观察给药后小鼠体质量变化,计算肿瘤抑制率;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比色分析法检测血清T-AOC活力和MDA含量;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程度。结果:不同产地黄芩提取物对肿瘤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瘤效果:陇西产黄芩提取物>漳县产黄芩提取物>渭源产黄芩提取物>岷县产黄芩提取物;同时,明显升高移植瘤小鼠血清IL-2水平和降低TNF-α水平,升高血清T-AOC活力和降低MDA含量,减轻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结论:不同产地的黄芩提取物不但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而且可以通过调节IL-2和TNF-α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改善或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以及通过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减轻自由基对脂质、淋巴细胞DNA的过氧化损伤,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耿广琴杨志军杨秀娟李晶
关键词:肿瘤黄芩提取物
消肿止痛合剂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消肿止痛合剂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胥少汀脊髓半横切法制作大鼠T8~T9脊髓损伤模型,根据性别、体质量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A),消肿止痛合剂低、中、高剂量组(B、C、D),甲基强的松龙组(E),模型组(F),每组10只,B、C、D组予消肿止痛合剂,每日用药量分别按成人等效剂量的5、10、20倍,每日用药3次,术后第8天开始改为每日2次,剂量不变;E组于术后开始肌注甲基强的松龙(0.03 g/kg);A组和F组分别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给药14天后,用放免法检测血清IL-6、NOS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Caspase-3的表达;观察各组大鼠HE染色脊髓损伤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HE染色提示脊髓损伤组织改善情况D组优于C组,且与E组相似;损伤脊髓组织中IL-6、NOS含量F组显著增高,D、C组与E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Caspase-3的表达在F组中升高,C组与E组、D组相比Caspase-3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消肿止痛合剂能降低IL-6、NOS在损伤脊髓组织中的含量,可抑制caspase-3在急性脊髓损伤后的表达。
邓强陈志龙宋渊丁仁伟杨志军杨峰李盛华
关键词:急性脊髓损伤消肿止痛合剂IL-6NOSSPASE-3
高乌头不同溶剂萃取部分对小鼠的急性毒性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比较高乌头不同溶剂萃取部分的急性毒性大小,筛选高乌头的毒性部位,为阐明高乌头的毒性成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法对高乌头95%乙醇提取物进行萃取,依次得到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乙醇和水提6个不同的溶剂萃取部分,通过半数致死量(LD50)和最大给药量法对高乌头不同溶剂萃取部分的急性毒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高乌头三氯甲烷、水提及正丁醇部分LD50分别为89.65、1805.40、24 409.41 mg/kg,95%可信区间分别为76.39~108.41、1521.60~2240.00、20 422.54~24 246.95;高乌头石油醚、乙酸乙酯及乙醇部分最大给药量分别为2686.01、3108.13、28 376.21 mg/kg。结论高乌头三氯甲烷部分毒性最大,乙醇部分毒性最小。
张立军李芸张艳霞杨志军马骏戴海蓉
关键词:急性毒性半数致死量最大给药量小鼠
甘草内生菌代谢物的抗炎作用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研究甘草内生菌代谢物的体内外抗炎作用。方法 96孔板中接种巨噬细胞RAW264.7培养,模型组加入1 mg·L^(-1)脂多糖(LPS),各受试药物组分别加入10,20,40 mg·L^(-1)甘草水提液浸膏或内生菌发酵物,2 h后再加入LPS1 mg·L^(-1)培养,检测NO、IL-1β、PGE2的含量。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9组,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0.01 m L·g^(-1),甘草水煎液组给予甘草水煎液0.95 g·kg^(-1),各内生菌代谢物组给予甘草内生菌发酵物0.95 g·kg^(-1),每日1次,连续灌胃给药5 d。末次给药后1 h,除空白组外,各组大鼠尾静脉注射1 mg·kg^(-1)体质量LPS,制备急性肺炎模型,空白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按5 mg·kg^(-1)体质量腹腔注射地塞米松给药。6 h后大鼠股动脉取血,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血清中TNF-α、IL-6、IL-10的含量。结果与LPS模型组比较,40 mg·L^(-1)时,甘草浸膏组、5组内生菌代谢物组(JTZB006、JTZB018、JTZB059、JTZB060、JTZB063)巨噬细胞RAW264.7分泌的NO、PGE_2、IL-1β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同一质量浓度(40 mg·L^(-1))的甘草浸膏组比较,JTZB006、JTZB060组巨噬细胞RAW264.7分泌的PGE2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甘草水煎液组、3组内生菌代谢物组(JTZB006、JTZB060、JTZB063)大鼠外周血中白细胞数量及血清中TNF-α、IL-6的含量均显著降低,IL-10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甘草水煎液组比较,JTZB006、JTZB060、JTZB063组IL-10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 3株甘草内生菌代谢物(JTZB006、JTZB060、JTZB063)对LPS诱导的炎症模型具有体外及体内抗炎作用。
杨志军邓毅曼琼杨秀娟杨延泽
关键词:甘草抗炎RAW264.7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