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丽平

作品数:5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硫酸盐
  • 2篇生料发酵
  • 2篇污泥
  • 2篇链霉菌
  • 2篇链霉菌702
  • 2篇硫酸盐还原
  • 2篇发酵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模型
  • 1篇驯化
  • 1篇驯化过程
  • 1篇优势菌群
  • 1篇生理特性
  • 1篇生理特性研究
  • 1篇培养基
  • 1篇培养基优化
  • 1篇启动过程
  • 1篇微生物
  • 1篇微生物群落
  • 1篇污泥特性

机构

  • 4篇江西农业大学
  • 3篇广东省微生物...
  • 3篇中山大学
  • 1篇广东省农业科...
  • 1篇广东省微生物...

作者

  • 5篇杨丽平
  • 3篇曾国驱
  • 3篇孙国萍
  • 3篇郑小红
  • 2篇刘金国
  • 2篇程新
  • 2篇许玫英
  • 2篇涂国全
  • 1篇付应洁
  • 1篇刘学铭
  • 1篇罗慧东
  • 1篇贾晓珊
  • 1篇涂晓嵘

传媒

  • 3篇环境科学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第十一届微生...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响应面法优化链霉菌702产抑真菌物质生料发酵培养基被引量:8
2008年
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对链霉菌702产抑真菌物质生料发酵培养基进行了研究。实验首先利用部分重复因子试验筛选出链霉菌702发酵产抑真菌物质的关键因素为玉米淀粉和蛋白胨,其次利用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最大响应区,最后利用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曲面分析确定关键因素的最佳浓度。通过优化得到玉米淀粉和蛋白胨的最适浓度分别为16.83 g/L、8.64 g/L,在优化后的培养基中链霉菌702产抑真菌物质效价达到1 214.52μg/mL,比优化前789.41μg/mL提高了53.85%。
刘金国刘学铭程新杨丽平涂国全
关键词:生料发酵链霉菌702响应面
UASB处理高浓度硫酸盐废水启动过程污泥特性变化被引量:15
2009年
跟踪比较一套处理高浓度硫酸盐污水的UASB反应器从启动驯化到稳定运行的243 d内污泥特性的变化.结果显示颗粒污泥的形成与生物活性直接影响反应器的处理效率.反应器启动初期颗粒污泥的平均粒径由种泥的1.82 mm减少至0.99mm;随着负荷增加、水力停留时间缩短,颗粒污泥平均粒径呈逐步增长趋势.采用N2吹脱反应器内产生的H2S,N2流量为60mL·min^-1时,颗粒污泥的平均粒径快速增长至1.51 mm;N2流量为100 mL·min^-1时,颗粒污泥平均粒径呈现下降趋势;N2连续吹脱使得反应器内不同高度污泥的平均粒径趋于接近.污泥中活性微生物的量(MLVSS)在启动初期先降后升,升至33.59g·L^-1之后平稳增长到49.72g·L^-1,活性污泥中微生物所占悬浮固体量的比例(MLVSS/MLSS)也呈相同的变化趋势,先下降后升至0.36之后平稳升至0.50;相关性分析表明,反应器硫酸盐还原效率与MLVSS呈显著正相关(r=0.918,p=0.003),驯化过程中SO4^2-还原效率为30%-95%.电镜分析表明,接种时颗粒污泥表面粗糙,结构松散,多为丝状菌、杆菌、球菌;驯化后颗粒污泥表面光滑内部微生物结构紧密,菌群密集,多为弧菌、杆菌.硫酸盐还原反应器驯化过程中负荷、水力停留时间、反应器内水力上升流速、以及N2吹脱强度和时间都影响颗粒污泥粒径的变化;污泥中菌群组成的变化也可能是影响颗粒污泥粒径变化因素之一.
杨丽平郑小红罗慧东曾国驱许玫英孙国萍
关键词:UASB反应器硫酸盐污泥特性
硫酸盐还原反应器污泥驯化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变化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PCR-DGGE技术,对硫酸盐还原反应器UASB污泥驯化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污泥驯化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生物多样性与反应器硫酸盐及COD去除率呈明显的正相关,微生物群落Shannon指数大于3.45时,反应器硫酸盐去除率稳定在95%左右;对DGGE图谱中优势条带进行回收克隆并测序表明,污泥中微生物群落主要包含Firmicutes、Proteobacteria、Deinococcus-Thermus和Chloroflexi这4大类群,分别占总数的50.0%、28.6%、14.3%和7.1%;其中厌氧发酵细菌Clostridium sp.在驯化全过程中均占优势,但优势菌群的种类发生变化;厌氧细菌Chloroflexi sp.、Geopsychrobacter sp.等在污泥驯化过程中曾成为优势菌群但之后消亡;厌氧细菌Geobacter sp.则在污泥驯化过程中逐渐成为优势菌群;Desulfovibrio sp.在污泥驯化的最后2个阶段成为优势菌.
曾国驱贾晓珊郑小红杨丽平孙国萍
关键词:硫酸盐还原污泥驯化PCR-DGGE微生物群落优势菌群
链霉菌702产抑真菌物质生料发酵培养基优化及动力学初步分析
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对链霉菌702产抑真菌物质生料发酵培养基进行了研究。通过优化得到玉米淀粉和蛋白胨的最适浓度分别为16.83g/L、8.64g/L,在优化后的培养基中链霉菌702产抑真菌物质效价达到1214,52μg/mL...
刘金国程新涂晓嵘杨丽平付应洁涂国全
关键词:生料发酵链霉菌动力学模型
文献传递
1株具硫酸盐还原功能的柠檬酸杆菌的分离及其生理特性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从处理高浓度硫酸盐废水的厌氧上升流污泥床反应器(UASB)污泥中分离、纯化出1株具有硫酸盐还原功能的菌株SR3.经形态、生理生化特征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该菌株SR3归属于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sp.).其特性为:在厌氧和微氧条件下均可还原硫酸盐,同时用硫酸盐还原功能特异性基因引物可扩增到异化亚硫酸盐还原酶基因(dsr基因);在好氧条件下不能还原硫酸盐但菌体生长速率最高,在厌氧条件下菌株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7℃,最适起始pH值为8.0,在Cr(Ⅵ)初始浓度为0.4-0.8 mmol范围内能同时还原SO4^2-和Cr(Ⅵ).对Cr(Ⅵ)的耐受能力达1 mmol.这是首次报道在兼性厌氧的柠檬酸杆菌中发现硫酸盐还原功能并携带硫酸盐还原酶基因的菌株.
杨丽平郑小红曾国驱许玫英孙国萍
关键词:硫酸盐还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