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青光
  • 6篇青光眼
  • 4篇眼压
  • 3篇原发性
  • 3篇24小时眼压
  • 2篇疑似
  • 2篇正常眼
  • 2篇正常眼压
  • 2篇正常眼压性
  • 2篇正常眼压性青...
  • 2篇双眼
  • 2篇急性
  • 2篇急性闭角型
  • 2篇急性闭角型青...
  • 2篇闭角
  • 2篇闭角型
  • 2篇闭角型青光眼
  • 1篇单眼
  • 1篇眼内
  • 1篇眼内压

机构

  • 8篇中山大学
  • 3篇温州医学院附...

作者

  • 8篇杜驰
  • 7篇彭寿雄
  • 3篇张金顺
  • 2篇方爱武
  • 2篇林明楷
  • 2篇黄文敏
  • 1篇钟毅敏
  • 1篇王勤美
  • 1篇陈智聪
  • 1篇林妙丽
  • 1篇吴中耀
  • 1篇毛羽翔
  • 1篇王玉娟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眼科...
  • 2篇眼科学报
  • 1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眼视光学杂志

年份

  • 1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24小时眼压测量在疑似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诊断的临床应用
<正>目的:评价24小时眼压测量在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疑似患者临床诊疗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疑似患者51人(51只眼),进行24小时眼压测量。结果: 进入研究的51只眼中,只有18眼(35.3%)的眼压...
杜驰彭寿雄黄文敏
文献传递
24小时眼压测量在疑似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诊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6
2006年
目的:评价24h眼压测量在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疑似患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疑似患者51人(51只眼),进行24h眼压测量。结果:进入研究的51只眼中,只有18只眼(35.3%)的眼压在正常范围内且昼夜眼压波动小于6mmHg(1mmHg=0.133kPa),33只眼(64.7%)出现昼夜眼压波动过大或峰值眼压高于21mmHg。24h眼压的昼夜波动值、均值及峰值分别比门诊多次眼压高4.65mmHg、1.64mmHg及3.96mmH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24h眼压测量与门诊多次眼压相比,能更好地发现高眼压和昼夜眼压波动异常。
杜驰彭寿雄黄文敏
关键词:正常眼压性青光眼
应用Tono-pen眼压计测量正常人24 h眼压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研究正常人24h眼压的变动规律。方法选择年龄为30~60岁的正常志愿者30人(60眼),应用Tono-pen眼压计进行24h的眼压测量。测量自清晨7:00开始至第二天清晨7:00,每2h测一次眼压,共测12次。在7:00—23:00时间段中,测受检者的坐位眼压和卧位眼压。在23:00—07:00时间段,测受检者的平卧位眼压。结果志愿者眼压高峰出现在1:30,眼压低谷出现在17:30,24h坐、卧位眼压变动幅度大于24h卧位眼压变动幅度。结论正常人的眼压高峰大多出现在夜间睡眠时间,测受检者的坐、卧位眼压是一种较好的24h眼压测量方法。
张金顺彭寿雄林明楷方爱武杜驰
关键词:眼内压
3.38例外伤性视神经挫伤保守治疗临床观察
观察外伤性视神经挫伤保守治疗临床疗效.方法 对38例外伤所致视神经挫伤患者治疗前作视力、FVEP、视野、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CT检查排除视神经管骨折压迫.治疗采用1000mg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7~10天,同时加用血管...
毛羽翔吴中耀陈智聪杜驰王玉娟
11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双眼急性发作的诱因分析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双眼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诱因。方法对双眼发作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1例患者的诱因、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周边前房、房角形态及屈光状态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1例患者中7例曾用阿托品类药物治疗,2例因眼科检查时诱发,2例患者有剧烈情绪波动史;双眼前房深度:最浅眼为1.4mm,最深眼为1.9mm,每位患者双眼前房深度差别均小于0.2mm,周边前房深度均小于1/4CT或完全消失;双眼房角状态:22只眼静态下均为窄VI房角,动态下18只眼有不同程度的粘连闭合,4只眼呈完全开放状态。结论具有浅前房、窄房角解剖基础眼睛的患者,全身或局部应用阿托品类药物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双眼发作的重要诱因之一,不恰当的眼科眼科检查也会诱发双眼青光眼急性发作。
张金顺彭寿雄方爱武王勤美杜驰
关键词: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双眼急性发作
再次小梁切除手术眼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通过对青光眼滤过手术后眼压不降需要再次手术治疗眼,其手术前后情况的分析,寻找出其临床特点和内在规律,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2000~2002年间本中心青光眼专科收治的294例330眼小梁切除术后眼压不降且经药物治疗眼压仍无法控制,而再次接受小梁切除的196例206眼原发性青光眼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后眼压不降的294例(330眼)其中原发性青光眼为196例(206眼),其它类型青光眼共98例(124眼)。初次手术至失败时间为2m至12y不等。330眼的滤过泡的类型分别为:瘢痕化273眼,囊状包裹泡14眼,滤过泡面积太小43眼。再次接受小梁切除的206眼原发性青光眼中156眼获得成功,成功率75.73%,其中完全成功为108眼,条件成功48眼,且这156眼全为功能性滤过泡。结论在接受滤过手术后眼压不降的原发性青光眼中,绝大部分是由于手术质量的原因而致;理想滤过泡的形成是青光眼滤过手术后眼压控制的根本条件;小梁切除仍是再次手术的首选术式。
彭寿雄林妙丽杜驰
关键词:原发性青光眼小梁切除术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24小时眼压变动规律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4
2005年
目的:研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h眼压变动规律。方法:选择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30人(52只眼,30~60岁),进行24h眼压测量。测量自清晨7∶30开始至第2天清晨7∶30,每2h测1次眼压,共测12次。在7∶00~23∶00时间段测量中,测受检者的坐位眼压和卧位眼压。在23∶00~7∶00时间段测受检者的平卧位眼压。结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眼压高峰出现在1∶30,眼压低谷出现在17∶30,24h坐、卧位眼压变动幅度大于24h卧位眼压变动幅度。结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眼压高峰大多出现在夜间睡眠时间,夜间眼压控制应引起重视。
张金顺彭寿雄林明楷杜驰
关键词: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眼压体位
单眼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分析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 研究单侧眼发病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 1 4例确诊为单侧眼发病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双眼的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房角形态、屈光状况及眼球轴长等多种参数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双眼前房深度 :发病眼前房轴深 ,最浅眼为1 . 4mm ,最深眼为 2 . 0 4mm ,平均为 1 . 89mm ;周边前房深度均小于 1 / 4CT或完全消失。未发病眼前房轴深 ,最浅眼为 2 4 5mm ,最深眼为 3 6 .2mm ,平均为 2 . 73mm ;周边前房深度均大于 1 / 3CT。双眼房角状态 :发病眼全部为窄Ⅳ房角 ,并且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粘连闭合。未发病眼均为窄Ⅰ至宽房角 ,无粘连闭合。双眼屈光状态 :发病眼 1 4只全部为远视 ,远视度数为 + 2 0 0至 + 450度 ;未发病眼中正视 3眼 ,近视 1 1眼 ,其近视度数为 - 32. 0至 - 850度。双眼眼球轴长 :发病眼眼轴最短的为 2 0 . 8mm ,最长的为 2 2 . 5mm ,平均为 2 1 . 3mm ;未发病眼眼轴最短的为 2 3 .4mm ,最长 31mm ,平均为 2. 7 1mm。结论 前房浅、房角窄是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的解剖基础。并非所有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都一定双眼发病 ,一只眼发生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另一只眼若不存在前房浅、房角窄这一发病的解剖基础 ,则不会发生同样性质的?
彭寿雄钟毅敏杜驰
关键词: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原发性双眼房角前房深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