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平

作品数:92 被引量:349H指数:10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1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7篇医药卫生
  • 7篇生物学

主题

  • 43篇细胞
  • 30篇干扰素
  • 21篇肿瘤
  • 21篇基因
  • 20篇白细胞
  • 18篇白细胞介素
  • 13篇肝癌
  • 13篇病毒
  • 12篇转录
  • 12篇免疫
  • 11篇逆转
  • 11篇逆转录
  • 11篇逆转录病毒
  • 11篇疗法
  • 10篇白细胞介素2
  • 9篇抗体
  • 9篇活性
  • 9篇基因治疗
  • 9篇肝炎
  • 7篇克隆

机构

  • 9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西安医科大学
  • 1篇长春生物制品...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鹿儿岛大学
  • 1篇首都儿科研究...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常州市第三人...
  • 1篇安徽省医学科...

作者

  • 92篇杜平
  • 34篇曹广文
  • 27篇戚中田
  • 15篇杨文国
  • 13篇吴清璇
  • 10篇孔宪涛
  • 10篇潘卫
  • 9篇范中善
  • 8篇郑杭民
  • 8篇高军
  • 7篇崔龙
  • 5篇潘欣
  • 5篇仇小芳
  • 5篇缪晓辉
  • 5篇陈士葆
  • 5篇吴宗娣
  • 4篇王雄彪
  • 4篇宋燕斌
  • 3篇曹雪涛
  • 3篇周炳荣

传媒

  • 2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7篇国外医学(免...
  • 6篇第九次全国I...
  • 5篇中国肿瘤生物...
  • 4篇中国免疫学杂...
  • 4篇上海免疫学杂...
  • 4篇免疫学杂志
  • 4篇中国微生物学...
  • 3篇中华微生物学...
  • 3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国外医学(预...
  • 2篇World ...
  • 1篇生物工程进展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年份

  • 1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8
  • 7篇1997
  • 14篇1996
  • 6篇1995
  • 9篇1994
  • 14篇1993
  • 11篇1992
  • 4篇1991
  • 13篇1990
  • 3篇1989
  • 4篇1985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组人γ干扰素的纯化和稳定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
1990年
近年来对重组人体干扰素的研究工作已取得很大进展.本文综述了分泌型和非分泌型人γ干扰素(IFN-γ)的纯化方法,介绍了临床级人IFN-γ的稳定性,指出制备质高价廉的重组人IFN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刘沪丽杜平
关键词:干扰素纯化稳定性
白介素2检测进展被引量:1
1989年
自1976年Morgan等人发现白介素2(IL-2)以来,人们对IL-2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功能都作了大量的研究,充分肯定了它在参与机体免疫和肿瘤免疫的调节作用。特别是人IL-2基因被成功地克隆并在E.
郑杭民杜平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免疫
生物疗法引论
杜平曹广文
关键词:生物疗法干扰素
PCR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各高危人群被引量:3
1995年
用PCR方法克隆了中国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的5'端非编码区(5'-noncodingregion,5'-NCR)序列,并根据此序列合成引物检测我国HCV各高危感染人群的病毒复制情况,结果显示HCVRNA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标本中的阳性率为81.8%(9/11),在HCV抗体阳性的血液透析患者血清标本中的阳性率为63.6%(7/11),在HCV抗体阳性的献血员血清标本中的阳性率为20%(4/20),在HCV抗体阳性的肝细胞癌标本中的阳性率为100%(5/5),在HCV抗体阴性的肝细胞癌标本中的阳性率为33.3%(7/21)。表明HCV的体内复制情况在各高危风险人群中的情况有明显差别;提示HCV感染也是我国肝细胞癌发生的重要风险因子之一。
潘卫戚中田崔晓红印慨宋燕斌杜平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多聚酶链反应核苷酸序列
抗人α干扰素单克隆抗体SC_8的应用被引量:2
1992年
本文研究证实McAb SC(?)可用于人rIFN-al和rIFN-aA的纯化和测定。用于纯化可使活性回收大于100%,一步可纯化143~3,000倍。用间接ELISA检测这两种rIFN-a,其敏感性可到微克以下。如用rIFN-al抗原来检测McAb SC(?)可达毫微克水平,比中和法敏感。但McAbSC(?)单独用于亲和层析纯化两种自然IFN-a不合适,回收较低。
吴清璇刘沪丽杨果诗杜平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干扰素
携带单纯疱疹病毒tk基因的人肝癌特异性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英文)被引量:1
1997年
目的构建携带单纯疱疹病毒tk基因(HSVtk)的人肝癌特异性逆转录病毒载体.方法用SalI酶切除逆转录病毒载体pMNSM内部的SV40启动子成为pMNM;从真核表达载体pBPGktk质粒中用BamHI酶游离带有磷酸甘油酸激酶基因(pgk)启动子调控的HSVtk片段,克隆到pMNM的PL位点上,构建成普通型pMNPtk逆转录病毒载体;从pGEM.7ZAFPe质粒中用EcoRI酶游离人甲胎蛋白基因增强子核心序列,克隆到pMNPtk的pgk启动子上游,构建成人肝癌特异型pMNAPtk逆转录病毒载体.结果酶切鉴定pMNPtk和pMNAPtk载体构建正确.结论该载体对肝癌特异性前药转换基因治疗有重要意义.
高军曹广文戚中田仇小芳吴宗娣杜平杨文国崔龙
关键词:逆转录病毒科甲胎蛋白类基因疗法
逆转录病毒介导的肿瘤坏死因子肝癌特异性基因治疗实验研究被引量:9
1996年
为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对肝癌的治疗作用,分别构建SV40早期启动子和白蛋白增强子/启动子调控小鼠肿瘤坏死因子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MNST和MNAT,以及SV40早期启动子和人甲胎蛋白增强子/SV40启动子调控的逆转录病毒载体LTSN和LTASN。构建物导入PA317细胞中包装成重组病毒,感染肿瘤细胞,证明白蛋白增强子/启动子和甲胎蛋白增强子均能使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在肝癌细胞中高效特异表达。MNAT病毒和PA317/MNAT产病毒细胞invivo法基因治疗有特异抗肝癌效果。提示组织特征蛋白“持家基因”转录调控序列在肿瘤组织特异性免疫基因治疗研究中有重要意义。
曹广文杜平杨文国孔宪涛戚中田
关键词:肝肿瘤肿瘤坏死因子基因疗法
恶性血液病患者外周血形成IFNs与NK活性水平及其调节
祝念林杜平
关键词:血液病恶性病免疫疗法
应用ABC-ELISA法检测乙肝患者血清γ干扰素及其改变的免疫学意义被引量:1
1994年
本实验首次应用我国研制的γ-干扰素单克隆抗体建立了ABC-ELISA方法。用此方法检测了81例乙肝患者血清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发现乙肝患者体内的IFN-γ水平异常,可能导致机体免疫功能进一步失调。认为乙肝的慢性化、纤维化的病理改变与其异常水平的IFN-γ参与免疫调节有关。
邓红吴修斌吴清璇杜平
关键词:ELISA干扰素
大肠癌组织CEA基因启动子序列克隆及与正常组织相应序列的比较被引量:2
1997年
目的:研究人类不同组织细胞中癌胚抗原(CEA)产生与其基因顺式作用序列改变的关系,评价该顺式作用序列在大肠癌组织特异性基因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套式PCR方法分别从人新鲜大肠癌、相应癌旁粘膜组织、正常血细胞、正常胎盘组织及建株癌基因组中扩增CEA基因启动子核心序列,PCR-Southern杂交法确定扩增序列可靠性。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和DNA序列分析方法确定扩增序列突变情况。用Band-Shift分析法检验扩增序列的启动子功能。结果:不同组织细胞基因组中的CEA基因转录起始位点上游-130bp~+69bp的CEA基因启动子核心序列区段未发现明显序列差异。大肠癌组织中CEA基因的转录与大肠癌基因组中CEA基因启动子核心序列无明显的对应关系。从大肠癌组织和正常组织DNA中扩增出来的CEA启动子序列与CEA阳性的LoVo大肠癌细胞核蛋白提取物的结合能力一致,但不能与CEA阴性的RC9406人肾癌细胞结合。结论:CEA基因在大肠癌细胞中的特异转录不是由于CEA基因启动子序列的突变。来源于正常细胞或者大肠癌细胞基因组的CEA基因启动子均适合大肠癌组织特异性基因治疗。
曹广文杜平崔龙高军潘欣戚中田
关键词:大肠肿瘤启动子基因治疗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