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薇
- 作品数:14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高等学校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纤维连接蛋白在慢性难愈性创面治疗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讨纤维连接蛋白(FN)修复慢性难愈性创面(CRW)的疗效。方法选择在该院住院和门诊治疗的CRW患者4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在首次清创后,外用0.1%乳酸依沙吖啶纱条湿敷;观察组患者在首次清创后,外用FN皮肤抑菌液,两组患者创面其他处理相同。比较两组患者在第1、3、5周创面面积缩小率和愈合率,并对创面血供、颜色、气味、肉芽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创面面积缩小率在第1、3、5周分别为(40.50±31.70)%、(96.50±10.89)%、(100.00±0.00)%,明显高于同一时间点的对照组[(8.70±3.57)%、(58.25±37.95)%、(85.00±28.56)%,P<0.01];在第1周,观察组患者创面基本愈合3例,对照组0例,但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5周,观察组的愈合率分别为90.00%、100.00%,明显高于同一时间点的对照组(40.00%、75.00%),两组患者第3、5周创面愈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N能够有效地促进CRW修复,可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 张硕徐静孙晓涵韩志强宋培军李薇王怀谷
- 关键词:纤连蛋白慢性难愈性创面创面修复愈合机制
- 标准化病人联合案例式教学方法在烧伤外科学教学中的效果分析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在烧伤外科学教学中采取标准化病人联合案例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成果。方法:选择某院实习医师32例,根据所采取教学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6例。对照组采取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组采取标准化患者联合案例式教学模式。课程全部结束后,进行试卷测试及问卷调查,对比2组之间的教学效果差异。结果:试卷测试显示,实验组学生的病例分析及总分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学生理论考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实验组教学模式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烧伤外科学教学中学生对联合教学模式的支持率较高,采取标准化病人联合案例式教学模式,不仅能大幅提高学生对烧伤外科的学习兴趣,而且对于学生的考核成绩也有较大的提升。
- 李旭文宋培军李薇徐静张莉
- 关键词:烧伤外科标准化病人案例式教学教学效果
- 骨桥蛋白基因质粒的构建及慢病毒包装的实验研究
- 2015年
- 目的:构建骨桥蛋白(OPN)基因的重组质粒,并包装慢病毒。方法:从C57BL/6野生型小鼠肾脏组织提取总RNA,逆转录为c DNA经特定引物扩增出OPN基因片段,并大量扩增,利用基因重组技术该基因片段与慢病毒载体p CDH-CMV-MCSEF1-GFP-T2A-Puro连接形成重组质粒,该重组质粒转染293T细胞进行慢病毒包装后测定滴度。结果:DNA测序证实提取的基因为OPN片段,慢病毒滴度达2.5×108TU/ml。结论:成功包装了含有OPN基因片段的慢病毒,为进一步研究OPN对各种细胞的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 李薇王文平陈亮王珍祥
- 关键词:骨桥蛋白重组质粒慢病毒小鼠
- Osteopontin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促进糖尿病足创面愈合的作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拟以C57糖尿病小鼠为研究对象,建立糖尿病小鼠OPN-/-MSCs组、糖尿病小鼠MSCs组及溶剂组对照组,采用小鼠创面愈合率检测、HE染色、免疫组化等试验方法,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及OPN基因敲除的MSCs对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原代提取MSCs及OPN-/-MSCs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利用STZ溶液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将MSCs及OPN-/-MSCs分别注射至小鼠尾静脉,并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成功提取和培养了两组细胞,并成功建立了糖尿病小鼠模型;溶剂组小鼠完全愈合用了19.90±0.55天,OPN-/-MSCs注射组完全愈合用了18.52±0.75天,MSCs尾静脉注射糖尿病组小鼠用了13.70±0.35天。尾静脉注射MSCs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普通糖尿病小鼠组。结论:通过观察三组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情况,证实MSCs尾静脉注射糖尿病组小鼠比OPN-/-MSCs注射组小鼠和溶剂组小鼠的创面愈合速度快,说明OPN具有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足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 孟昊李薇王珍祥梁自文
- 关键词:OPN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
- OPN影响小鼠MSCs迁移及其相关分子机制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外源骨桥蛋白(OPN)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OPN-/-小鼠和野生型C57小鼠,进行MSCs的原代分离培养,流式细胞术鉴定分拣MSCs细胞传代培养;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OPN是否能够诱导MSCs定向迁移;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OPN、CD44和Integrinβ1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传代后的细胞形态符合MSCs特征,细胞表达CD44和CD105,但不表达CD34,符合MSCs表面标记抗原的一般规律。0.5μg/mL的OPN能增加体外MSCs的细胞迁移,而野生型C57小鼠MSCs细胞迁移为最多。同时,这一趋势与OPN作用时间正相关,与OPN-/-小鼠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5μg/mL重组OPN蛋白量明显增加,但仍低于野生型C57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若以OPN-/-小鼠为基数100,0.5μg/mL重组OPN组CD44、Integrinβ1蛋白表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野生型C57小鼠细胞CD44、Integrinβ1蛋白表达最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OPN可以通过上调CD44、Integrinβ1的表达,促进MSCs定向迁移。
- 李薇王文平陈亮王珍祥李世荣
- 关键词:骨桥蛋白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运动
- 腋臭衣辅助小切口汗腺切除术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腋臭衣辅助小切口腋下汗腺清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影响手术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2019年7月-2020年4月期间行腋下近腋后线小切口腋臭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小切口汗腺切除术,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腋臭衣进行辅助治疗。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为96.6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为9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腋臭衣辅助近腋后线小切口腋下汗腺清除术切口小而隐蔽、治疗较为彻底,术后瘢痕小,并发症发生情况降低,患者较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 胡小桃李薇彭海峰
- 关键词:腋臭小切口微创
- OPN上调表达对小鼠BMSCs增殖与迁移功能的影响
- 目的 构建携带OPN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并感染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使其OPN梯度表达后检测增殖及迁移功能的变化.方法从小鼠肾脏中提取RNA,基因扩增出小鼠OPN基因,并将其连接至慢病毒载体上.包装的重组慢病...
- 李薇王文平陈亮王珍祥
- 关键词:骨桥蛋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迁移
- 面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与任意皮瓣修复面中部皮肤肿瘤切除后缺损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探讨面中部皮肤肿瘤切除后采用面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修复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烧伤科治疗的40例面中部皮肤肿瘤患者,根据术中切除肿瘤后遗留创面的大小及位置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行面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修复术,而对照组行传统皮瓣修复术,比较2组患者皮瓣修复后皮瓣的色泽评分、美观度评分、功能评分、术后瘢痕宽度、瘢痕弹性、瘢痕的平整度、瘢痕颜色以及术后6个月患者的效果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在皮瓣的色泽评价(7.54±0.17)、美观评价(7.85±1.17)以及功能评价(8.20±0.89)评分方面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6个月在皮瓣的色泽评价(4.85±1.73)、美观评价(5.23±1.50)以及功能评价(6.00±0.93),均P<0.05;观察组患者在瘢痕宽度(0.40±0.13)、瘢痕弹性(0.33±0.12)以及瘢痕平整度(0.24±0.09)以及瘢痕颜色评分(0.20±0.06)方面低于对照组在瘢痕宽度(0.58±0.18)、瘢痕弹性(0.57±0.13)、瘢痕平整度(0.38±0.16)以及瘢痕颜色评分(0.36±0.08);观察组的总体满意度(95%)高于对照组(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面部皮肤肿瘤术后组织缺损皮瓣修复手术中,相较于传统的任意皮瓣修复术,面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修复术可使患者在术后外形及功能方面获得更大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宋培军李旭文李薇王怀谷霍继武张硕徐静
- 关键词:组织缺损
- OPN诱导小鼠MSCs向表皮细胞分化促进创面愈合的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以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基因敲除小鼠及野生型小鼠为研究对象,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分化为表皮细胞的潜能及骨桥蛋白在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实验:将分离培养的野生型(WT)和基因敲除型(KO)新生鼠(鼠龄1 d)MSCs鉴定纯度后分别设为WT组和KO组,取其第3代分别在表皮转化培养体系中孵育,通过镜下观察、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等方法,比较两组表皮细胞标志物(CK14)表达水平的差异。动物实验:实验分4组,WT组小鼠创周注射GFP-MSCs(WT/MSCs)组,WT小鼠创周注射PBS(WT/PBS)组,KO小鼠创周注射GFP-MSCs(KO/MSCs)组,KO小鼠创周注射PBS(KO/PBS)组,每组各8只雄鼠,鼠龄6~8周,体质量20~25 g,按分组将分离培养的GFP-MSCs和PBS注射到创周,观察创面愈合及GFP-MSCs向表皮细胞分化的情况。结果分离培养的MSCs呈梭形或成纤维细胞样生长,流式细胞术检测MSCs的纯度超过91%;诱导分化第12、17天的两组细胞检测发现,WT组和KO组的细胞均表达CK14;第17天免疫荧光结果示WT组CK14的表达阳性率(0.936 3±0.009 5)明显高于KO组(0.647 5±0.023 1),(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也显示KO组的CK14表达量(0.389 4±0.016 8)明显低于WT组(0.614 6±0.015 3),(P〈0.01)。动物实验WT/PBS组创面愈合速度快于KO/PBS组(P〈0.05),WT/MSCs组的创面愈合速度快于WT/PBS组(P〈0.05),注射的GFP-MSCs向表皮细胞分化的能力WT/MSCs组强于KO/MSCs组(P〈0.05)。结论 OPN在体内、体外均可诱导MSCs分化为表皮细胞,进而促进创面愈合。
- 王文平李薇陈亮王珍祥李世荣
- 关键词:愈合表皮分化
- 3D打印技术结合PBL教学法在颅颌面创伤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结合PBL教学法在颅颌面创伤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分为实验组(3D打印技术结合PBL教学组,n=20)和对照组(传统教学组,n=20)。在教学结束后匿名评估,比较两组教学法的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学生的学习成绩与综合能力自我评估分数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技术结合PBL教学法在颅颌面创伤教学中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 徐静宋培军蒋邦红葛树星李薇高涌
- 关键词:PBL教学颅颌面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