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继霞

作品数:25 被引量:118H指数:6
供职机构:济南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济南军区总医院院长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7篇耐药
  • 5篇真菌
  • 5篇病原
  • 4篇耐药性
  • 4篇菌种
  • 4篇标本
  • 3篇药物
  • 3篇真菌感染
  • 3篇痰标本
  • 3篇皮质
  • 3篇皮质类固醇
  • 3篇侵袭性
  • 3篇香草扁桃酸
  • 3篇菌药
  • 3篇菌种分布
  • 3篇抗菌
  • 3篇抗菌药
  • 3篇抗菌药物
  • 3篇类固醇
  • 3篇扁桃

机构

  • 25篇济南军区总医...
  • 1篇山东省医学科...
  • 1篇山东省文登整...

作者

  • 25篇李继霞
  • 20篇公衍文
  • 16篇胡成进
  • 9篇薛炼
  • 5篇罗南萍
  • 4篇张京海
  • 4篇王燕
  • 4篇陈世敏
  • 2篇杨道理
  • 2篇崔海荣
  • 1篇于莉莉
  • 1篇肖鹏云
  • 1篇陈庆莹
  • 1篇孙成春
  • 1篇贺青卿
  • 1篇杜丹
  • 1篇庄大勇
  • 1篇尹丹萍
  • 1篇张彩
  • 1篇毕玲玲

传媒

  • 5篇放射免疫学杂...
  • 3篇实用医药杂志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2篇第6届中国医...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医药导报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检验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第二届中国临...
  • 1篇第四届全国细...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痰标本真菌检验阳性结果的临床诊断价值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分析痰标本真菌涂片和培养阳性结果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我院2506例患者送检的合格痰标本,均涂片镜检真菌孢子和菌丝,并做真菌培养。其中酵母样真菌进行半定量计数并经VITEK2Compact60YST卡鉴定;丝状真菌则主要根据形态学鉴定到种。所有痰标本真菌检测阳性结果分为以下四类:A为同一患者两次以上涂片均可见菌丝,且培养出同一种真菌;B为同一患者两次以上培养出同一种真菌,但涂片未见菌丝;C为单次涂片可见菌丝,真菌培养半定量≥+++;D为单次真菌培养半定量≥+++,但涂片未见菌丝。收集所有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照"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147例酵母样真菌,A组患者仅23例,其中11例(占47.83%,11/23)符合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确诊或临床诊断标准;124例B、C、D组患者中只有1例同时血培养阳性、22例为拟诊患者,其余101例(占81.45%,101/124)均没有临床诊断的参考价值。36例痰标本丝状真菌检测阳性患者中,A组患者11例,其中7例(占63.64%,7/11)符合确诊或临床诊断标准,5例B组患者均符合拟诊标准,而20例单次检测阳性的C组和D组中仅有6例符合拟诊标准。结论两次以上痰标本真菌检验阳性具有较高临床诊断价值,因此重复检验非常必要,而单次检验阳性临床诊断价值不大。丝状真菌阳性检测结果临床价值远高于酵母样真菌。
公衍文李继霞薛炼胡成进
关键词:念珠菌属丝状真菌
HIV感染病人的血清学诊断及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张京海陈世敏崔海荣李继霞杨道理
关键词:血清学诊断HIV感染感染病人卫生防疫部门预防控制工作全身性疾病
侵袭性真菌感染可疑病原菌种分布及其耐药现状
目的:了解侵袭性真菌感染可疑病原菌种分布及其耐药现状. 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NET 5.6软件对2012年临床送检各类微生物学标本分离真菌的菌种分布及耐药现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出酵母样真菌320株,以念珠...
公衍文李继霞胡成进
关键词:真菌菌种分布耐药性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多重耐药菌的临床分布和发生特点,为减少临床多重耐药菌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分离自我院2006年1月至201 1年6月门诊、住院患者送检的各类标本,经VITEK-32或VITEK-2 COMPACT 60(200...
李继霞公衍文薛炼王燕杜丹胡成进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
住院及门诊患者泌尿系感染细菌谱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泌尿系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居社区感染(CAI)第二位,在医院感染(HA1)中仅次于下呼吸道感染[1]。有泌尿道疾病如前列腺增生、神经源性膀胱炎或使用导尿管的患者,易导致反复发作的UTI或复杂UTI[2,3]。本文就笔者所在医院门诊与住院泌尿道感染患者的感染菌株及耐药状况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对临床用药起到一定的指导与借鉴作用。
李继霞公衍文张京海薛炼王燕胡成进
关键词:泌尿道感染医院内感染耐药性监测
尿17-OH、17-KS、VMA与血浆ALD、COR联合检测在肾上腺肿瘤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17-羟皮质类固醇(17-hydroxycorticosteroids,17-OH)、17-酮皮质类固醇(17-ketosteroids,17-KS)、香草扁桃酸(vanilmandelic acid,VMA)、醛固酮(aldosterone,ALD)和皮质醇(Cortisol,COR)在肾上腺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微柱比色法和电化学发光技术,对笔者所在医院400例不同病理类型的肾上腺肿瘤患者进行24小时尿17-OH、17-KS、VMA及血浆ALD、COR检测。对照组30名,均为排除肾上腺、内分泌、心血管、肿瘤等疾病的健康人。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7-OH水平在肾上腺肿瘤(除肾上腺增生组)均显著增高(P<0.05);17-KS水平除腹膜后肿瘤组外,其他各组均显著增高(P<0.05);VMA水平在肾上腺增生组、肾上腺恶性肿瘤组和嗜铬细胞瘤组显著增高(P<0.05);ALD在肾上腺囊肿组、肾上腺良性肿瘤组、肾上腺恶性肿瘤组和腹膜后肿瘤组均显著增高(P<0.05);COR在肾上腺良性肿瘤组、肾上腺恶性肿瘤组、嗜铬细胞瘤组和腹膜后肿瘤组显著增高(P<0.05)。嗜铬细胞瘤组的VMA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超出正常值范围为阳性,不同肿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17-OH以肾上腺恶性肿瘤组(31%)为最高;17-KS以肾上腺囊肿组(60%)和嗜铬细胞瘤组(44%)为最高;VMA以嗜铬细胞瘤组(88%)为最高;ALD和COR以肾上腺增生组为最高,分别是31%和38%。相关分析显示,血浆ALD与17-OH、17-KS之间呈正相关(r=0.502,0.796,P<0.01);COR与17-OH、17-KS之间亦呈正相关(r=0.648,0.584,P<0.01);ALD、COR与VMA之间无相关性(r=0.090,0.010,P>0.05)。结论应用24小时尿17-OH、17-KS、VMA和血浆ALD、COR的联合检测,对良、恶性肾上腺肿瘤的鉴别诊断以及肿瘤功能性的判断,为临床手术的实施方案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李继霞罗南萍公衍文胡成进
关键词:香草扁桃酸肾上腺疾病电化学发光法
HIV感染的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7年
张京海李继霞陈世敏杨道理
关键词:HIV感染IMMUNODEFICIENCY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例全身性疾病
血液透析患者感染HIV、TP、HBV和HCV的情况调查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螺旋体(TP)、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感染现状,为控制传染科疾病的医源性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320例患者进行HIV、TP、乙肝五项、抗-HCV检测。结果:本文患者HIV感染0例,梅毒感染7例(占2.19%),乙肝感染153例(占47.81%),与国内相关报道大致相符,丙肝感染37例(占11.56%),低于国内相关统计数据;其中梅毒+丙肝混合感染1例,梅毒+乙肝混合感染4例,丙肝+乙肝混合感染20例,总感染率达到53.75%。严格感控措施后,感染率由44.44%降到了21.21%。结论:血液透析患者是经血传播疾病的高发人群,与正常健康查体人群的梅毒、乙肝、丙肝的感染率有较大差异,混合感染多见,严格感控措施后感染率下降明显,提示加强血液透析患者传染性疾病的监控,有助于阻止医源性传染性疾病的传播。
李继霞罗南萍公衍文薛炼
关键词:医源性感染
痰标本真菌涂片和培养的临床价值
目的 分析痰标本真菌涂片和培养结果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我院2506例患者送检的合格痰标本,均涂片镜检真菌孢子和菌丝,并做真菌培养.其中酵母样真菌进行半定量计数并经VITEK 2 Compact 60 Y...
公衍文李继霞薛炼胡成进
关键词: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念珠菌丝状真菌
改良微柱法检测17-OH,17-KS和VMA及其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完善并改良微柱分光光度检测技术,探讨其在肾上腺肿瘤、心血管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3月济南军区总医院住院肾上腺肿瘤患者181例,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168例作为实验组,同时以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微柱分光光度比色法,进行24h尿液17羟皮质类固醇(17Hydroxycorticosteroids,17-OH)、17酮皮质类固醇(17-Ketosteroids,17KS)和香草扁桃酸(VanilmandelicAcid,VMA)的水平检测。在常规检测方法基础上,17—0H采用活性高岭土作为吸附剂,过柱后采用70ml/dl的无水乙醇作为洗脱液收集待测成分;17=KS检测在加热水解后,以3000r/min离心5min后再行过柱,Zimmermann显色过程稳定在4℃,60min;VMA检测则将样本PH值调至6.5~7.0时再行过柱,比色时在做样品测定的同时做试剂空白、样品空白。以蒸馏水调零测标准及其空白、样本及其空白,最后计算时将各自空白扣除,并进行回收率、精密度等方法学评价。结果①应用此方法检测17—0H,17-KS及VMA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6%,98.8%和90.8%;平均批内变异系数为9.5%,5.9%和3.8%;平均批间变异系数为10.0%,5.6%和8.4%。②17—0H在肾上腺良性肿瘤组、肾上腺恶性肿瘤组、嗜铬细胞瘤组、腹膜后肿瘤组、其他恶性肿瘤组、高血压组、冠心病组和对照组中的水平(μmol/24h)分别为30.49±18.61,34.51±18.59,32.08±10.89,30.74±25.53,67.25±27.06,44.83±32.63,39.59q-24.93和18.90±3.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8,P〈0.05;t=3.19,P〈0.05;t=3.11,P〈0.05;t=2.93,P〈0.05,t=10.248,P〈0.01;t=5.19,P〈0.01;t=4.01,P〈0.01);17=KS在肾上腺良性肿瘤组、嗜铬细胞瘤组、肾上腺恶性肿瘤组、其他恶性肿瘤组、高血压组、冠心病组和�
李继霞罗南萍公衍文胡成进
关键词:香草扁桃酸肾上腺肿瘤嗜铬细胞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