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纾

作品数:126 被引量:1,195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社会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3篇期刊文章
  • 3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9篇哲学宗教
  • 69篇经济管理
  • 62篇社会学
  • 6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4篇语言文字
  • 2篇生物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心理
  • 6篇眼动
  • 6篇知觉
  • 6篇助推
  • 6篇跨期决策
  • 6篇风险知觉
  • 5篇心理学
  • 5篇社会
  • 5篇理学
  • 5篇经济学
  • 5篇跨期选择
  • 5篇额叶
  • 4篇神经基础
  • 4篇决策过程
  • 4篇吃亏
  • 4篇吃亏是福
  • 4篇磁共振
  • 3篇地震
  • 3篇动机
  • 3篇选项

机构

  • 124篇中国科学院
  • 29篇中国科学院大...
  • 17篇中国科学院研...
  • 6篇宁波大学
  • 5篇浙江大学
  • 4篇福建工程学院
  • 4篇浙江工业大学
  • 3篇福建师范大学
  • 3篇暨南大学
  • 3篇厦门大学
  • 3篇中国民航大学
  • 3篇沈阳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自...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福州大学
  • 2篇吉林大学
  • 2篇南昌大学
  • 2篇青岛理工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2篇天津职业技术...

作者

  • 125篇李纾
  • 25篇梁竹苑
  • 24篇饶俪琳
  • 16篇郑蕊
  • 11篇许洁虹
  • 10篇汪祚军
  • 8篇刘长江
  • 8篇毕研玲
  • 7篇李岩梅
  • 6篇孙彦
  • 6篇刘欢
  • 6篇周坤
  • 6篇梁哲
  • 5篇周媛
  • 5篇苏寅
  • 5篇江程铭
  • 4篇任孝鹏
  • 4篇周蕾
  • 4篇周媛
  • 4篇孙红月

传媒

  • 27篇心理科学进展
  • 15篇心理学报
  • 6篇心理科学
  • 6篇应用心理学
  • 6篇人类工效学
  • 5篇第十六届全国...
  • 3篇科学通报
  • 3篇科技导报
  • 3篇中国科学院院...
  • 3篇管理评论
  • 2篇中国心理卫生...
  • 2篇经济数学
  • 2篇第十三届全国...
  • 2篇第十二届全国...
  • 2篇心理学与创新...
  • 1篇新华文摘
  • 1篇自然辩证法通...
  • 1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上海管理科学
  • 1篇中国基础科学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8篇2018
  • 6篇2017
  • 6篇2016
  • 7篇2015
  • 4篇2014
  • 11篇2013
  • 7篇2012
  • 9篇2011
  • 9篇2010
  • 11篇2009
  • 11篇2008
  • 16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1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吃亏是福:择“值”选项而获真利被引量:11
2014年
主流决策理论认为人们当遵从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基于"价"(value)做选择——挑选能直接给自己带来最大获益的选项。但决策者实际上经常会基于"值"(worth)做选择——挑选令自己当下吃亏或损失的选项,并认为"值得"。为探索选择吃亏的选项究竟"值"在何处,研究1利用情境实验操纵"基于‘值’选择",发现选择表面吃亏的"值"选项反而能给个体带来更大的延迟获益。研究2a采用归纳法,确定了吃亏选项会在"惠、善、义、法"4个潜在维度上被决策者赋予更大的"值";研究2b利用测量4个潜在维度的情境测验,以销售群体的销售绩效和主观幸福感为真实获益的衡量指标,验证了"基于‘值’选择"与现实生活中的物质和精神获益间存在正向的线性预测关系。研究首次为中国文化中的"吃亏是福"提供了实证证据的支持,揭示诱使人们选择吃亏选项的是"后福"——赋在潜在维度上的延迟获益。
唐辉周坤赵翠霞李纾
关键词:吃亏最大化原则
健康领域的跨期决策与健康行为被引量:9
2020年
健康领域的跨期决策关系着个体和国民的健康和福祉。目前学界对该领域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参考传统金钱领域的相关理论模型和方法的阶段,但健康跨期决策具有领域特异性,沿袭金钱领域理论模型和方法,导致该领域在研究方法和结果上存在较大的不一致性。健康跨期决策的行为后果是该领域关注重点,多数研究均报告个体的低时间折扣率、高未来时间取向与其健康保护行为正相关,与健康风险行为呈负相关。该领域也关注健康跨期决策的影响机制,如决策对象和决策主体的核心特征等因素。未来研究亟需发展适用于健康领域的跨期决策模型和研究范式,明确健康行为与跨期决策偏好的关系,深入探讨健康跨期决策的内在选择机制,并在健康行为干预和医疗卫生政策应用方面进行更多的尝试和探索。
吴小菊陈俊芳符佳慧李纾梁竹苑
关键词:跨期决策
实证研究中金钱刺激的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
2010年
文章从实验经济学和心理学的分歧入手,探讨了金钱刺激在动机、情绪与行为上的作用,分析了实验中真实的金钱刺激存在的一些痼疾:私房钱效应,难以实现损失及随机抽取的有效性。文章最后讨论了真实与虚拟的金钱刺激在过程、结果、效度、成本和应用范围的异同,认为在使用金钱刺激时应结合任务性质、难度以及所需的认知资源综合考虑。
刘欢李纾
关键词:实验经济学
灾难事件后继风险决策被引量:6
2008年
对小概率/高风险的灾难事件的后继风险决策进行探讨,着重在决策的认知神经经济模型框架下,讨论灾难事件后继风险决策的影响因素。灾难事件后人们的风险觉知、信念和假定、经验等认知因素以及灾后情绪因素对于决策分别有不同的影响;人们灾后决策的特点为决策更多直觉化而较少运用理性分析;灾难后继决策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灾难事件后人们为寻求安全感而出现"损失偏差"(loss bias),该偏差在"获得"和"损失"两种条件下的影响是不同的。灾后风险决策的内在机制或可用思维和决策的双加工系统(dual-process)模型来解释。最后展望了灾难事件后继决策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李金珍李纾许洁虹
关键词:灾难情绪
不参赌是规避风险还是规避后悔?被引量:1
2013年
是风险规避还是后悔规避左右人们的冒险行为?长期以来研究者对此各持己见。本研究假设:并非所有风险对人生而相同,决策者是规避风险或规避后悔具有领域特异性。研究调查了赌城澳门有涉赌经验居民参与多种博彩的次数,发现个体的参赌原因具有领域特异性。这说明风险规避说或后悔规避说都不能单独解释人们的风险决策倾向,个体是风险规避或后悔规避,抑或两者都有,取决于其所处的风险情境。研究有助于加深对风险行为特征的认识,可为预防及应对问题赌博提供有益启发和指导。
黄贵海周坤孙悦饶俪琳唐辉李纾梁竹苑
关键词:风险规避
大学生“双创”项目成功者的决策偏好探索被引量:7
2021年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旨在培养国家建设需要的创业型人才。"表现出什么样的决策偏好可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成功者?"之问,考问着各高校的该计划组织者和创业教育的研究者。为探索该问题的答案,我们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获奖者作为创业成功的效标人群,以风险、跨期、社会、环保、可持续等决策偏好为预测指标。实验结果表明:只有偏好可持续,而非冒险、偏好将来、公平/合作、关心环保等决策偏好,才可以有效预测大学生创业项目的获奖表现。本研究从理论上提示并明确了可持续决策偏好是预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成功者的有效指标,实践上可以为大学生创业者的选拔和培训提供了简洁有效的测评工具。
沈丝楚许明星张迅捷郁林瀚郑蕊陈熹李纾
关键词:创业行为风险偏好社会偏好
不确定性决策违背“确定事件原则”的心理机制再探被引量:2
2012年
不确定性决策违背"确定事件原则"的心理机制再探从决策理由切入,在现实情境中考察了违背确定事件原则(sure-thing principle)的心理机制,检验了基于理由(reason-based)的假设。研究结果表明,违背确定事件原则的被试在不确定条件下知觉到的理由冲突程度显著高于遵循确定事件原则的被试在不确定条件下知觉到的理由冲突程度;违背确定事件原则的被试在不确定条件下知觉到的理由清晰程度显著低于其在两种确定条件下知觉到的理由清晰程度,而遵循确定事件原则的被试在不确定条件下知觉到的理由清晰程度则介于其在两种确定条件下知觉到的理由清晰程度之间。研究结果支持了基于理由的假设。
汪祚军李纾
关键词:不确定性
认知、动机、情感因素对谈判行为的影响被引量:20
2007年
谈判,指两方或多方就利益不同而进行的协商,是解决选择冲突最常见的方式之一。认知、动机及情感因素,影响谈判者的信息处理与判断推理过程。谈判中它们既可能导致决策偏差,也可能促进决策质量。长期以来着眼于认知过程的谈判研究在社会心理学中占主流地位。近年,动机与情感因素对谈判行为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社会认知的冷(cold:认知)、热(hot:动机、情感)两个角度,系统解析相关研究近年来的进展与成果,可以为揭示认知、动机、情感间的互动如何影响谈判行为打下基础。
李岩梅刘长江李纾
关键词:谈判动机
风险决策研究新进展
风险决策特指决策者在对未来情况不完全确定、但是确知各种决策后果以及各种后果出现概率情况下的决策。人们如何进行风险决策,一直是经济学和心理学非常关心的未解之谜。百年来对风险决策所做的研究已对心理学、经济学、法律、医学、政治...
李纾
冒风险的决策者:聪明乎?糊涂乎?被引量:3
2010年
决策是对行为的选择——选择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是人类的高级认知活动之一。风险决策特指决策者在对未来情况不完全确定、但是确知各种决策后果以及各种后果出现概率情况下的决策。人们如何进行风险决策,一直是经济学和心理学非常关心的未解之谜。本文尝试从有限理性的角度,分析"齐当别"抉择模型是如何理解、解释人们的风险决策过程,并讨论了"最终的决策只能在单一维度上进行"这一决策规则在现实生活中的旨趣和寓意。
李纾饶俪琳许洁虹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